1983年6月,广州市建筑工人开挖公寓楼房地基,触到一座墓室的墓顶大型盖石板。专家立刻前往查勘,知悉为西汉初年的大型古墓。经国务院批准,于同年8月动工进行挖掘,到10月完成,出土有三印证明墓主身份,此三印即黄金蟠龙钮阴刻小篆的“文帝行玺”金印﹑螭虎钮阴刻篆文“帝印”的玉印,及“赵眜”玉印。届此已可确认此墓室为西汉南越国君赵佗之孙﹑第二代南越王﹑僭称“文帝”的赵眜之墓。
据云“文帝行玺”金印出土时,印面沟槽及印台四壁都有碰撞和使用过的痕迹,显然它是墓主生前使用的印章。“文帝行玺”金印是目前最大的一枚考古发现的西汉金印,秦汉的帝玺都是白玉制成,以螭虎图案为印钮,印面边长尺寸为2.7到2.8厘米之间,“文帝行玺”金印打破了帝玺规制,反映了南越王僭越称帝的野心。
另又有两枚黄金印极为珍贵,一为“泰子”金印,“泰子”即太子,“泰”字与“太”字古音相通,应为赵眜父亲之印。另一枚为龟钮印文篆刻“右夫人玺”,汉朝以右为尊,右夫人为南越王众妃之首。此墓东侧室为四位妃子殉葬之寝室,各人自佩带印章以辨身份。右夫人赵蓝,身即佩带此黄金龟钮印文篆刻的“右夫人玺”。西汉时期早用陶俑以代生人或牲畜殉葬,然南越王墓仍行生人陪葬之陋俗,四位妃子外,陪殉者另有掌管宫廷事务的宦官﹑乐师﹑庖厨隶役﹑御车马夫及近卫,加上牛﹑羊﹑猪三牲,极为残酷。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赵眜”玉印
“文帝行玺”金印
“帝印”玉印
“右夫人玺”金印
“泰子”金印
金银器中除黄金印章外,其他器物如杏形金叶﹑金花泡﹑身盖相合呈扁球形的波斯银盒,均显示出南越国工艺的成熟,贴金﹑鎏金﹑错金﹑错银制作精巧,制法包括铸压﹑捶揲﹑抽丝﹑焊接﹑镶嵌等工艺,技法纯熟,不留痕迹,有若天成,美丽绝伦。(www.xing528.com)
南越王墓中出土带钩共36件。其中铜带钩24件,银带钩7件,金带钩1件,玉带钩4件。金银错带钩中,尚有稀见的以北斗七星作图案的“七星纹银带钩”,通体作蟠龙形,钩尾分叉,钩身饰七星纹,钩首弯曲如北斗杓子,脸上双目亦人亦龙,极其怪异,富有巧思。
杏形金叶
波斯银盒
金花泡
又有嵌宝石“鎏金银带钩”,通体镶嵌宝石,惜宝石均已脱落遗失,钩身之高浮雕(high relief)极为精致,又因鎏金遍体,有若披上一袭金色衣裳,金光灿烂夺目,为带钩极品。
另有用青玉缕雕成的玉龙与一只金质虎头带钩合成的“黄金虎头衔玉龙金带钩”,虎头在钩尾,上有“王”字,如人中君,兽中王,极其得体。
七星纹银带钩
鎏金银带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