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铜器型类分别为食器(鼎﹑簋之类)﹑酒器(卣﹑尊﹑爵﹑斝﹑觚之类)及水器(盘,匜之类)。酒器之中,卣﹑尊﹑觥﹑觚为盛酒之器,爵﹑斝为饮酒之具。诸器中又以卣最为铺张华丽,通体为深浮雕(high relief),包括盖﹑提梁(提手)﹑器身,无处不雕。上海博物馆藏有西周凤纹卣一具,为西周前期最主要的中型盛酒器之一。这件卣纹饰特别精美,据上博馆中描述:“盖和腹部的回顾式大凤纹羽冠逶迤交缠,华美异常,范铸技术也十分精湛,是西周卣中难得的精品。”斝是中国古代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诗经·大雅》谓“洗爵奠斝”,可见其多作祭祀之用。其器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将其定为御用酒杯,诸侯则用角觥。
有个非常美妙的巧合,曹雪芹《红楼梦》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中,出现了一个用来喝茶的瓠瓟斝,另外还有形似钵而小的点䀉犀。四十一回这一段是这样的: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瓠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妙玉斟了一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她两个就用那样古珍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语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珠玉宝一概贬为俗器了。”
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得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你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你吃这一海,更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
夏朝青铜爵
商代青铜斝
沈从文先生曾为瓠瓟斝﹑点䀉犀这两个杯子作了一番虚实的考证。他在《“瓠瓟斝”和“点䀉犀”——关于〈红楼梦〉注释一点商榷》一文里指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红楼梦》的注释是不对的,因为注中释“瓠瓟斝”为古代的大酒杯,“瓠”﹑“瓟”都是瓜类别名,所以瓠瓟斝就是近似瓜类形状的酒杯,另外又释“䀉”为古代碗类器皿,“点犀”用的是李商隐诗“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典故。这都是不对的。
沈先生说,明代以来,南方新抬头的中层士绅阶层中,流行呼朋唤友,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出行时必须携带一些雅致轻便的茶酒器具,这些器具后来在清初成了流行于北方宫廷贵族中的时尚器物。但它们不是人文版注释中所说的“这个斝类杯近似瓜类形状”。正好相反,瓠瓟斝就是“用瓟瓜仿作斝形的用具”。
沈先生又指出《梦溪笔谈》提到“流行用葫芦或编竹丝加漆作茶酒器,讲究的且必仿照古代铜玉器物,范成各种形态花纹”。事实的确如此,明清年间将生长中的幼嫩葫芦套以模型,待成长定形后再除掉种子,再风干制成茶酒器,称为匏器或葫芦器。康熙﹑乾隆年间许多工匠在模型上雕绘花鸟﹑山水,并题字,制造出杯壶等葫芦器。匏器取得不易,尤其清初题款的匏器,件件花纹形态绚丽灿然,百件之中,仅有一两件精品。
清嘉庆匏制长颈鹅型药葫芦
清康熙匏制酒壶(下款“康熙赏玩”)
清乾隆匏制吉祥绶纹内剔黑金中碗
但是斝是青铜酒杯,不是茶杯,而且古代多用作礼器,体积容量有时比爵还大。曹雪芹写《红楼梦》有实有虚,实的匏杯已如上述,但把它取一个古怪名字叫作瓠瓟斝,其实是虚假借喻,有如谐音“甄士隐”即“真事隐”,贾雨村即“假语村言”,沈从文认为瓠瓟斝谐音为“班包假”,北方俗语有谓“假不假?班包假。真不真?肉挨心”,意思就是“假的就一定假,真的就一定真”。妙玉把这杯子给宝钗用,按照周汝昌的说法,就是暗示宝钗这姑娘班包假的性情,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智珠在握,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的描写相合,其不露锋芒处,王熙凤曾形容是“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其实人世虚华,红楼一梦,真斝或包假,酒器或茶杯,杯中是茶是酒,又何必认真?倒是金庸《笑傲江湖》第十四章,祖千秋与令狐冲论何酒用何杯时,竟也提到青铜酒器的爵及犀角杯,那才是古代饮酒的杯子:
祖千秋指着一坛酒,说道:“这一坛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饮,那就醇美无比,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诚不我欺。”
……
祖千秋指着一坛酒道:“至于这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夏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饮这高粱酒,须用青铜酒爵,始有古意。”
……
祖千秋伸手入怀,掏了一只酒杯出来,光润柔和,竟是一只羊脂白玉杯。只见他一只又一只,不断从怀中取出酒杯,果然是翡翠杯、犀角杯、古藤杯、青铜爵、夜光杯、琉璃杯、古瓷杯无不具备。他取出八只酒杯后,还继续不断取出,金光灿烂的金杯,镂刻精致的银杯,花纹斑斓的石杯,此外更有象牙杯、虎齿杯、牛皮杯、竹筒杯、紫檀杯等等,或大或小,种种不一。
无独有偶,《红楼梦》四十一回提到形似钵而小的点䀉犀也正是上面祖千秋饮关外白酒要用的犀角杯。沈从文认为作者是用此器物隐喻妙玉做作﹑势(犀)利,以此器的通透象征妙玉的“到底假”或“透底假”,使用会意手法,与瓠瓟的谐声相映成趣。他认为《红楼梦》四十一回这节文字“重点主要在写妙玉为人,通过一些事件,见出聪敏﹑好洁﹑喜风雅,然而其实是有些做作﹑势利和虚假,清洁风雅多是表面上的。作者笔意双关,言约而意深。甚至于两件器物取名,也不离开这个主题,前者是谐音,后者却是会意。也可说并非真有其物,可又并不是胡乱凑和”。
由于上文涉及对妙玉性格的否定理解,1961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刊出周汝昌《也谈“瓠瓟斝”和“点䀉犀”》,周文赞同沈从文的部分观点,认为曹雪芹笔下两件古怪饮器的名称,不限于字面意义,但不同意说妙玉“凡事皆假”的性格,认为应是描述宝钗及黛玉的性情,尤其点䀉犀在庚辰本﹑戚序本皆作“杏犀䀉”,用之于黛玉,则是“性蹊跷”的隐语,以描述她的多疑冷僻性格。周汝昌还提出瓠瓟斝应该是古匏器,不是沈从文所说的明清时期的葫芦器。
1961年11月12日《光明日报》又刊出沈从文一篇《“杏犀䀉”质疑》的答辩,指出瓠瓟斝是明清器物,与古代瓟器不相干,古代瓟器和明清仿斝瓟器故宫现成物甚多,他也“经手收买过,说的大致不会太错”。
届此,这两件酒器的身份已明确,只不过曹雪芹笔下用作茶器而已。点䀉犀就是高足犀角酒杯。据说犀角可解百毒,并且犀角本身是清凉去热﹑止血定惊之药,饮酒用角杯可提取犀角药性,更是风行一时。不要忘记,《笑傲江湖》第十四章祖千秋要令狐冲饮尽八杯药酒的八个杯子,除了内里混有种种极珍贵药物的八颗药丸外,其中一只杯子正是犀角杯,以助令狐冲解毒。(www.xing528.com)
宋明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犀牛角大量流入中国,明成祖朱棣先后派郑和出使南洋﹑东非等地,犀角正是从这些地方源源涌入,犀角与沉香木进口甚多,官僚贵族“示阔斗奢”(沈语),用犀角雕成精美酒器,有横如出海浮槎的酒船,有直立山水园林﹑亭台水榭喇叭侈口的高足犀觥。近年海内外拍卖行雕刻犀角器物的标价,已达天价,《红楼梦》那种“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䀉犀”的钵形犀角杯也常赫然在其中,至于用来喝茶饮酒,那就视乎情况了。
但是有一点让人无法释疑的就是沈从文先生的联想与附会说法,假如“瓟斝”正是谐音的“包假”,而“包假”又出自北方俗语“班包假”,那么又如何解释“班包假”的“班”字呢?如果“班”字和瓠爮斝的“瓠”字毫不相干,那又何必大费周章去引述“假不假?班包假。真不真?肉挨心”这一北方俗语呢?干脆就说“瓟斝”谐音“包假”岂不就南北皆懂了么?
清康熙尤侃制犀角六云龙杯
乾隆犀角茶蕾杯
犀角荷叶杯
晚明犀角雕饕餮纹酒壶
清犀角弦纹小碗象牙托
晚明犀角人物庭院杯
清乾隆仿古夔龙纹云雷地犀角杯
无论瓠瓟斝或点䀉犀,我们更大的兴趣还在于它们的稀有及复古外型,《红楼梦》四十一回尚有拿来给刘姥姥饮酒的十个黄杨根子大套杯,“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并有草字以及图印”。另外有妙玉亲自捧与贾母饮用的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漆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盏,给宝玉饮茶用。
黄杨木生长缓慢,长成树身直径20厘米的黄杨树就要几百年,所以古语有云:“千年难长黄杨木。”李渔誉黄杨为“木中君子”。由于木质坚韧光洁,纹理细密,几乎看不到木材棕眼,其色又淡黄似象牙,年久色深,古朴美观,硬度适中,是一种雕刻小型圆雕的上佳材料。凤姐等人作弄刘姥姥,拿给她饮酒的十个黄杨根子套杯应是大型杯子,极是难得,更用树根部雕成,一色山水树木人物的图案纹饰。
漆雕(剔红)工艺自宋元到明清已达极致,在木胎上层层髹漆,干而再髹,周而复始,达到某种厚度再雕刻出层次分明的浮雕纹饰。清代的制作更趋精致,雕刻精细,运刀如笔,锋棱清楚有力。清代雕漆的显著特点是:漆色一改明代温润的暗紫红色,代之以鲜艳的朱红色,花纹则更加繁缛纤细。妙玉捧与贾母饮用的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漆盘的云龙纹饰原则上只有皇宫才能使用,曹雪芹也就虚晃一枪以示它的名贵了。
成窑指明成化朝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传说明万历时,成化五彩斗彩鸡缸杯一双,已价值十万钱,可见成化五彩在明代后期已是罕见瑰宝。那时小巧精致的斗彩鸡缸杯没盖子,盖盅茶杯明代虽有,但要清代中晚期始流行。
黄杨木根出岫云笔筒
黄杨木根台
元剔黑花鸟纹盘
清乾隆剔彩双龙纹方盘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清道光粉青盖碗
竹雕,也称竹刻,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风格大多浑质朴厚﹑构图盈盛,刀工深峻,线条刚劲,纹饰布满器身,往往浅刻﹑留青﹑圆雕各种技法同时施行。年代愈久的竹雕器色泽转深,现琥珀,或暗红﹑深棕色。尤其用家多年摩挲把玩,器物会变得莹润光滑,色感温和有致。虽然现今竹雕器物尚未见到宝玉拿来饮茶的大型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盏,但也不见得没有。
清康熙竹雕玉兰大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