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静态审美方式:焦点透视

静态审美方式:焦点透视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中国动态的审美把握方式——仰观俯察的“游目”观赏方式相反,西方人认为要认清一个事物,首先必须将该事物独立出来进行明晰的观察,以便认清其本质,后来这种实体明晰精神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为实验科学。人在定点上对审美对象采取的是焦点透视。中国的游目是几种感官的运用,西方的焦点透视力图突出单一感官。

静态审美方式:焦点透视

与中国动态的审美把握方式——仰观俯察的“游目”观赏方式相反,西方人认为要认清一个事物,首先必须将该事物独立出来进行明晰的观察,以便认清其本质,后来这种实体明晰精神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为实验科学。这种精神体现在审美上,就是焦点透视。所谓“焦点透视”是西方绘画的一种透视法,其基本原理是将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笔将其画在这块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块符合焦点透视原理的绘画。其特征是符合人的视觉真实,讲究科学性。在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焦点透视可以掌握表现空间的规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既是焦点透视的典范之作,在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我们举一个最直白的例子,比如观察街上两边的路灯,越远越小,两排路灯的头和尾连成四条直线后汇聚一点,那个点,就是焦点,这种情形就是焦点透视。

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说:“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的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倚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活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因此,情节也须有长度(以易于记忆者为限),正如身体,亦即活东西,须有长度(以易于观察者为限) 一样。”[8]这里亚里士多德着重谈的是:审美对象是有限度的,不能太大或太小,必须以人的感官为尺度来予以范围。而人作为在一个固定点上的人;人固定了,审美对象应有的尺度范围也就固定了。人在定点上对审美对象采取的是焦点透视。只有焦点透视,才能获得一定的光照,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光,光的确是一种文化精神和观照方式的确定。在确定的光照中,事物准确的比例显示出来,事物的色彩层次显示出来,事物的背景范围也得到明晰的确定。从毕达哥拉斯就开始对事物形式尺度的追求,在焦点透视中得到了更具文化深意的体现。中国人以游目的方式来寻找客观对象的气韵,西方人以寻找最佳的视点来显出事物最美的方面。中国的游目是几种感官的运用,西方的焦点透视力图突出单一感官。西方并非不重视多感官的并用,其多感官的运用表现为不同的感官有最适于自己的艺术种类:视觉是造型艺术,听觉是音乐戏剧是综合性的,但以“回忆”为主。然而无论在什么艺术中,都可以看到“焦点透视”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精神。在音乐里,曲式类似于比例,也决定了感受范围,主音类似于光。在戏剧里,结构的头、身、尾类似于比例,情节的整一类似于光。

用焦点透视,最远的东西最容易在眼睛里消失,因为最先消失的是最小的部分,再远些,接着消失不见的是其次小的部分。细节就这样逐次消失,到最后一切部分以至整体部分都消失不见,并且由于眼与物体之间的空气厚度连颜色也消失殆尽,以致遥远的物体终于全不能见。焦点透视把西方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显示出来了,他能清晰地看清一些东西,他拥有存在,也清晰地知道自己看不清一些东西,他意识到虚无。焦点透视典型地反映了西方实体和虚空的宇宙观。在实体和虚空的宇宙里,焦点透视的核心是找一欣赏事物的最佳观点,犹如几何的公理,超人间的上帝,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然而随着西方文化进入到现代,上帝和绝对理念的消失,审美欣赏也不存在一个唯一的最佳视点,焦点透视就让位于多角度之观。

这种分析性思维和审美模式影响到西方的建筑,使得西方人更加注重建筑单体。西方建筑的造型总能分解成各种几何体,就像儿童玩的搭积木游戏,一大堆各不相同的几何体,可以组合成许多种不同的建筑形象。欧洲古典园林,也是由几何形的水池、笔直的林荫大道、修剪整齐的树木、大片平坦的草皮组成,点缀以雕塑和喷泉,使人感觉整齐有序,富于逻辑性,易于理解。

西方从柏拉图到法国浪漫派都是以建筑的几何法则和审美思想来规划园林,他们把园林看作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形成了几何式的园林风格,布局上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全园,讲求绝对的对称,园林中的景物设计都有精确的比例和严整的几何图案,道路笔直而又平坦宽广,园林中的水体和花坛也都是规则的几何形,甚至连树都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总之,一切都被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中去,以及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表露“人是万物之灵长”的思想和人的自由意志。

如果说儒家哲学是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总的理论,与此相对,基督教神学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总的理论,是它包罗万象的纲领。西方人笃信基督教,他们用石材来砌筑永恒的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形象,象征着无所不在的神。当王权神化、神人合一时,人的形象也归于高度规则、平整的形象。这种标准形象就是带有某种神圣意义的“几何形的规则”形式。因此他们的建筑艺术都充满着“神”的气息。这些巨大的石头建筑用凌厉的坚定的直线带着粗犷的气息拔地而起,成排的石柱和其精美的柱头雕塑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承接石梁和屋顶的重量。在强烈的阳光下呈现出同样巨大的阴影,庄严而肃穆,这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粗犷的力度美,它们坦率地外现人心中的宗教激情,把内心中的一切迷妄和狂热,幻想和茫然都化成实在的视觉形象——超人的巨大尺度,强烈的空间对比,神秘的光影变幻,飞扬跋扈的动势,骚动不安的气氛,这在古埃及、拜占庭哥特巴洛克神庙和教堂中都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

【注释】

[1]高清海:《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1 期,第1 页。(www.xing528.com)

[2]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143 页。

[3]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133 页。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106 页。

[5]浦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第22 页。

[6]杨百顺:《西方逻辑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323 页。

[7]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 年版,第68 页。

[8]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人民出版社1962 年版,第25~26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