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一样,古希腊、罗马的建筑形制也对西方的建筑造型起着一个规则和示范标本,因此,探讨古希腊、罗马建筑法则对了解整个西方建筑有巨大的作用。古希腊、罗马的建筑法则是在其建筑美学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古希腊、罗马建筑美学是建立在数学比例基础上的一种形式美学,它和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的和谐的探求,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维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美学家的学说有关。
公元前6 世纪末,在古希腊由第一个美学家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前580—前500 年) 及其信徒组成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其成员多为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们认为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数为万物的本质”。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的一切,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毕达哥拉斯就认为:“美就是和谐,一切事物凡是能够看出一定和谐关系的就是美的。”这实际上是经过一种理性思维后得出的一个判断,概括出了当时的审美与艺术活动的成果。他还说“数是万物的本质,一般说来,宇宙组织在其规定中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体系”,[1]“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2]黄金分割比1 ∶0.618 就是其早期研究的结果。他们很注重审美对象的数学基础,力图为艺术家们找出产生最美效果的经验性规范。他们也应用这个原则来研究建筑与雕塑等艺术,想借此找到物体的最美形式。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年) 也提出:美存在于具体的美的事物之中,美首先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这主要是体积的大小适中和各种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的和谐统一。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不能把数排斥在美的范围之外。“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3]
可见,古希腊人推崇“数”的原则,他们认为精确“比例”比感官可靠得多,不会透视变形而被扭曲。这种美学思想导致了古希腊人在高、宽、厚的关系中寻找建筑的美,在对角线与边长中获取建筑美的奥秘。
在神学主宰的中世纪,数学原则在艺术中的权威地位仍然不可动摇。在宗教哲学家看来,美是适当的比例和鲜明的旋律。圣·奥古斯丁认为美是数学的和谐关系的显示。他在《论音乐》一书中说:“美丽的东西所以使人喜欢,就是全靠有数字的关系。”[4]而圣·托马斯·阿奎那更明确提出:“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的。”[5]宗教理论家的观点充分地反映在宗教艺术之中。米兰大教堂等哥特式宗教建筑,都表现为严格的几何体尖角,圣坛的长度、高度都无不表现出和谐的比例。它的迷人之处正在于数学智慧与宗教精神的有机结合。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维特鲁维所开创的以数的和谐为标准的形式主义美学被文艺复兴的理论家所继承。但是这些理论都是在维特鲁维的强烈影响之下,都没有超出维特鲁维著作的体系。文艺复兴时期的理论家仍然崇奉“和谐是美”这个观点。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建筑学家阿尔伯蒂说:“我认为美就是各个部分的和谐,不论是什么主题,这些部分都应该按这样的比例和关系协调起来,以致既不能再增加什么,也不能再减少或更动什么,除非有意破坏它。”同时,阿尔伯蒂还在他的《论建筑》书中对建筑设计下了一个定义:“整个建筑艺术,是由设计与结构所组成的;整个设计的力量与规则,是将组成建筑外观的线与角,加以正确而准确地适应与连接而构成的。设计的本质就在于:将一座大厦的所有部件放在它适当的位置,决定它们的数量,赋予恰当的比例与优美的柱式。”从他的言论和著作可以看到阿尔伯蒂与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师一样信奉数的关系和比例的规则。阿尔伯蒂的建筑理论在当时影响甚广,同时他也是一位有很多建成作品的建筑师,他的建筑是他的理论的最佳范例,阿尔伯蒂设计的位于佛罗伦萨的新圣玛利亚教堂的立面由一系列正方形和平行线来控制整个建筑的比例的,新圣玛丽亚教堂的立面取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并且成为建筑和谐优美比例的典范。
文艺复兴时期另一个建筑大师帕拉第奥写了一套四本的著作《建筑四书》,他的著作同样以维特鲁维的理论为基础,只不过更加完善和精妙,《建筑四书》同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和维尼奥拉的《五种柱式规范》成为当时建筑界的圣典,并成为后来欧洲建筑师的教科书。帕拉第奥在书中向人们揭示了一系列复杂的、建立在音乐尺度之上的和谐关系,这些各种比例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涉及某一个房间的比例,而且要涉及一个空间序列中的每一个房间的比例关系。由此他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关于比例几何及和谐的理论。帕拉第奥认为:“被人觉得美的比例除了(正方形和圆) 和黄金比以外,还有许多黄金比和基本比例的组合。”同时他还说:“美产生于形式,产生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部分之间的协调,以及又是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协调;建筑因而像个完整的、完全的躯体,它的每一个器官都和旁的相适应,而且对于你所要求的来说,都是必需的。”帕拉第奥所说的整体的完整,本来是维特鲁维反复论述过的。阿尔伯蒂也说:“有一个由各个部分的结合和联系所引起的,并给予整体以美和优雅的东西,这就是一致性,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切优雅的和漂亮的事物的根本。一致性的作用是把本职各不相同的部分组成一个美丽的整体。”(www.xing528.com)
同样,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实践着自己的建筑理论,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维晋察的圆厅别墅。圆厅别墅采用了正方形平面,立面严格四面对称,正中上部有穹隆的圆形大厅。文艺复兴时的建筑设计深受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影响,建筑师执着于对完美的几何形的追求。坦比哀多是文艺复兴盛期的建筑代表作之一,平面为圆形,分析其剖面可以看到它的构图遵循着一定的几何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们认为复杂的比例关系比简单的比例关系达到更高的美学境界。他们在设计中追求这种复杂的比例关系,并且在设计中使用了“控制线”作为追求复杂的比例关系的手段。控制线包括对角线和基本几何形两种。对角线的原理就是:如果一系列方形的对角线是平行的,那么它们的长和宽具有相同的比例;如果它们的对角线是垂直的,那么它们具有相同的比例并且是旋转了90 度的。基本几何形,控制线包括圆三角形、黄金分割矩形以及各种动态矩形等简单而又有确定的比例关系的几何图形。
文艺复兴时期对建筑和谐的美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潮。古典建筑在西方各个国家广泛的传播开花结果。这之后,关于建筑比例尤其是柱式的规范逐渐僵化教条。有两种建筑风格突破了这种教条,一种是标新立异力求突破既有形式的巴洛克风格,另外一种是主要在法国大行其道的古典主义。巴洛克建筑师贝尔尼尼(1598—1680 年) 说:“一个不偶尔破坏规则的人,就永远不能超越它。”[6]巴洛克是创新的,但是处处留着古典主义的影子,甚至还遵循着古典主义的某些原则,使用柱式作为建筑造型的主要手段。法国古典主义的大本营是1677 年成立的法国皇家建筑学院,学院致力于建立更加严谨的建筑艺术规则,他们认为这种规则就是数和几何。他们把比例作为建筑造型中唯一的主导的因素。建筑学院的第一任教授弗·勃隆台(1617—1686 年) 说:“美产生于度量和比例”,“建筑中,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7]。只要比例恰当,连垃圾堆都是美的。它们用以几何和数学为基础的理性判断完全代替直接的感性的审美经验,不信任眼睛的审美能力,而依靠两脚规来判断美,用数字来计算美。奥古斯丁也认为,美的基本原理在于数。“数始于一,数以等同和类似而美,数与秩序不可分。”[8]他的关于比例、尺度、均衡、对称、整一和谐等形式美概念,都被当成法则一直使用到现今。
古典主义建筑以使用严谨的柱式为特征。卢浮宫的东立面是古典主义的经典之作,卢浮宫的立面具有简洁的几何关系:中间突出部分是一个正方形,柱距是柱高的一半,基座是整个高度的1/3。卢浮宫优美动人的外观使其成为建筑史上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
自毕达哥拉斯和维特鲁维以来,都相信客观存在着的美是有规律的,而这个规律就是几何和数的和谐。而且,这个规则是存在于整个宇宙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理论家,也相信世界是统一的,世间万物存在着普遍的和谐。科隆主张,建筑物不仅要自我完整,而且应该是整个世界的和谐的一部分,服从于世界整体。他们认为,建筑美的内在规律和统摄着世界的规律相一致。这个规律,就是数的规律。阿尔伯蒂、赛利奥等认为建筑就是以数字转化为空间单元的艺术。以数学为基础的比例,就是几何关系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