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5538号。见IDP。册叶装,由卷轴装写经纸裁剪而成,共5叶5个半叶。首尾皆缺,每半叶约9行,行约12字。包括原属同册,但互不相连的两部分:第一部分叶面标注“S.5538(1)”,如图4-1中右部所示,共3个半叶,上部2个半叶,左半叶残损,有科分标题“法身非相分弟二十六”,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52A5—752A16;下部1个半叶,下部略有残损,有科分标题“无断无灭分弟二十七”,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52A19—752A24。背面抄有《莲华经》,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9/38C9—38C23;第二部分叶面标注“S.5538(2)”,如图4-1右部所示,共2个半叶,页面有残损,右半叶空白,左半叶有科分标题“(福)智无比分弟二十(四)”,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51C24—751C29。背面亦抄有《莲华经》,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9/41B29—41C14。楷书。正面经文分题低正文约3字,《翟录》已考定为《金刚经》,并称原件纸 高14 厘米,宽12.5 厘米(IDP 称 纸高、宽皆约12.5 厘米)。《翟录》/131
2.S.5965号。写本信息如前文所述。S.5965(1)图版如图4-1 中左部所示,S.5965(2)图版如图4-1左部所示。
按:据残存文字及科分标题推断,S.5538号亦为《金刚经》罗什译本三十二分本。上揭二号册叶装散叶皆由废弃的卷轴装写经纸裁剪而成。正面所抄皆为《金刚经》,每叶纸高、宽皆约12.5厘米,抄写行款格式相同(楷书,经文部分每半叶约9行,行约12字,分标题比正文低约3字,天头、地脚、书口处留白相近,书口上下角皆略作裁剪,字体大小相近、字间距相近),书风相似,书迹似同(比较共有的“须”“菩”“提”“若”“我”“人”“是”“不”“如”“来”“所”“说”等字)。背面所抄皆为《莲华经》(或《添品妙法莲华经》),抄写行款格式相同(楷书,有乌丝栏,地脚等高,字体大小相近、字间距相近),书风相似,书迹似同(比较共有的“人”“子”“大”“罗”“供”“养”“师”“法”“无”等字)。由此推断,二号原属同册,但不直接相连。正面缀合后如图4-1所示,其先后顺序为S.5538(2)…S.5538(1)…S.5965(1)…S.5965(2),据完整文本推算,S.5538(2)与S.5538(1)间缺1个半叶、S.5538(1)与S.5965(1)间缺1个半叶、S.5965(1)与S.5965(2)间缺2个半叶,二号缀合后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51C24—752C7。背面缀合后如图4-2所示,其先后顺序为S.5538(1)V…S.5965(2)V…S.5965(1)V…S.5538(2)V,据完整文本推算,S.5538(1)V 与S.5965(2)V 间缺约44行、S.5965(2)V 与S.5965(1)V 间缺约71行、S.5965(1)V 与S.5538(2)V 间缺约45行,缀合后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9/38C9—41C14。
上揭二号既属同卷,又S.5965号有明确的抄写纪年“天复(佑)二年乙丑十二月廿日”,则可推知S.5538号亦必抄写于同一年。
(www.xing528.com)
图4-1 S.5538号(2)…S.5538号(1)…S.5965号(1)…S.5965号(2)缀合示意图
图4-2 S.5538号(1)V…S.5965号(2)V…S.5965号(1)V…S.5538号(2)V缀合示意图
通过这4组缀合,既确认了S.5443号等17号写本亦为八十老人所抄《金刚经》罗什译本三十二分本,又根据存有纪年的散叶推断出了这17号写本的确切抄写时间,据以纠正了前贤时修在定名、断代、图版排序等问题上的一些疏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