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籍研究《存有题署的八十老人本》

古籍研究《存有题署的八十老人本》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敦煌文献中有一批《金刚经》写本,抄写者署名为“八十二老人”“八十三老人(翁)”“八十四老人”“八十八老人”等。通过普查现已刊布的敦煌文献图版,我们共搜集到11件明确署名为八十老人的《金刚经》抄本。

古籍研究《存有题署的八十老人本》

敦煌文献中有一批《金刚经》写本,抄写者署名为“八十二老人”“八十三老人(翁)”“八十四老人”“八十八老人”等(以下统称为“八十老人”)。通过普查现已刊布的敦煌文献图版,我们共搜集到11件明确署名为八十老人的《金刚经》抄本。更难得的是,这些抄本都有帝王纪年或干支纪年。兹按所存纪年先后依次介绍如下:

1.S.5534号。见IDP[1]。册叶装,15叶30个半叶。首缺尾全,经文部分每半叶约11行,行约13字。有科分标题,从“尊重正教分苐十二”至“应化非真分苐三十二”,尾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换行署“西川过家印真本”,后附“大身真言”“随心真言”“心中心真言”,末题“时天复五年岁次乙丑(905)三月一日写竟,信心受持,老人八十有二”。楷书。分题低正文约3 字。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2]T8/750A1—752C7[3]。《翟录》已考定为《金刚经》罗什译本三十二分本,称原件每叶纸高11厘米(IDP称纸高11.3厘米),宽16厘米。《翟录》/32

2.S.5444号。见IDP。册叶装,29叶58个半叶。首尾皆全,经文部分每半叶约10行,行约10字。经前有启请文,首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有科分标题,从“法会因由分苐一”至“应化非真分弟三十二”,尾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换行署“西川过家真印本”,后附“大身真言”“随心真言”“心中心真言”,末题“天佑二年岁次乙丑(905)四月廿三日,八十二老人手写此经,流传信士”。楷书。分题低正文约2字。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48C17—752C7。《翟录》已考定为《金刚经》罗什译本三十二分本,称原件每叶纸高11厘米,宽16厘米(IDP称纸宽15.5厘米)。《翟录》/31

3.S.5965号。见IDP。册叶装,由卷轴装写经纸裁剪而成,共4叶4个半叶。经文部分每半叶约9行,行约12字。包括原属同册,但互不相连的两部分:第一部分S.5965(1),2叶2个半叶,首尾皆缺,有科分标题,从“一合相理分弟三十”至“知见不生分弟三十一”,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52B3—752B18,背面抄有《莲华经》,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9/40C1—40C27;第二部分S.5965(2),2叶2个半叶,首缺尾全,尾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下署“西川过家真本”,后附“大身真言”“随心真言”“心中心真言”,末题“天复(佑)二年乙丑(905)十二月廿日,八十二老人手写流传”,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52B27—752C7,背面抄有《莲华经》,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9/39B15—39C4。比勘完整文本,二者间缺2个半叶。楷书。分题低正文约3字。《翟录》已考定为《金刚经》罗什译本三十二分本,称原件每叶纸高12.5厘米(IDP 称纸高12.8厘米),宽12.5厘米。《翟录》/33

4.敦博53号。见《甘藏》6/129B—144A。册叶装,共31叶61个半叶。首尾略残,经文部分每半叶约8行,行约13字。包括原属同册,但互不相连的两部分:第一部分,前30叶60个半叶,经前有启请文残文,首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有科分标题,从“法会因由分弟一”至“知见不生分弟三十一”,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48C17—752B19;第二部分,后1叶1个半叶,存“心中心真言”后部,末题“唐天佑三年丙寅(906)正月廿六日,八十”。比勘完整文本,二者间缺2叶4个半叶。楷书。分题低正文约3 字。《甘藏》序录称原件每叶纸高13.6厘米。

5.S.5451号。见IDP。册叶装,17叶34个半叶。首缺尾全,经文部分每半叶约8行,行约12字。有科分标题,从“离相寂灭分弟十四”至“应化非真分弟三十二”,尾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下署“西川过家真印本”,后附“大身真言”“随心真言”“心中心真言”,末题“天佑三年丙寅(906)二月二日,八十三老人,手自刺血写之”。楷书。分题低正文约3字。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50A24—752C7。《翟录》已考定为《金刚经》罗什译本三十二分本,称原件纸高13.5厘米,宽11厘米(IDP 称原件每叶纸高14.3厘米,宽11.5厘米)。《翟录》/32

6.S.5669号。见IDP。册叶装,共6叶12个半叶。经文部分每半叶约8行,行约13字。内容包括原属同册,但互不相连的两部分:第一部分,前1叶2个半叶,首全尾缺,正面为封面,背面为金刚图及启请文残文;第二部分,后5叶10个半叶,首缺尾全,有科分标题,从“威仪寂静分弟二十九”至“应化非真分弟三十二”,尾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换行署“西川过家真印本”,后附“大身真言”“随心真言”“心中心真言”,末题“天佑三年丙寅(906)二月三日,八十三老人刺左手中指,出血,以香墨写此金经流传,信心人一无所愿,本性实空,无有愿乐”,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52A25—752C7。楷书。分题低正文约2 字。《翟录》已考定为《金刚经》罗什译本三十二分本,称原件每叶纸高13.5厘米,宽11厘米。《翟录》/32—33

7.P.2876号。见《法藏》19/229A—242B[4]。册叶装,28叶56个半叶。首尾皆全,经文部分每半叶约8行,行约15字。经前有八大金刚图、启请文,首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下署“后秦罗什法师译”,中有科分标题,从“法会因由分弟一”至“应化非真分弟三十二”,尾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换行署“西川过家真印本”,后附“大身真言”“随心真言”“心中心真言”,末题“天佑三年岁次丙寅(906)四月五日,八十三老翁刺血和墨,手写此经,流布沙州,一切信士,国土安宁,法轮常转,以死写之,乞早过世,余无所愿”。楷书。分题低正文约4 字。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48C17—752C7。

8.Дх.11043号。见《俄藏》15/151A—152B。册叶装,图版有误[5],暂时无法确定叶数。首缺尾全,经文部分每半叶约7行,行约13字。有科分标题,从“无断无灭分弟二十七”至“应化非真分弟三十二”,尾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换行署“西川过家真囗(印本)”,后附“大身真言”“随心真言”“心中心真言”,末题“天佑三年丙寅(906)五月廿六日,(奉为)司善使者在于幽冥分付领受,所有损害生命及五逆十(恶)不善缘,冤家债主,所有刺血写《金刚经》功德并乞分明领受,老人八十三岁,流传此经,至心受持”。楷书。分题低正文约4字。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52A11—752C7。《俄藏》未定名。

9.Дх.5126号。见《俄藏》12/25A。册叶装,1叶2个半叶(《俄藏》仅刊布了正面图版)。首缺尾全,存7行,行字不定。存“随心真言”后半部及“心中心真言”,后有题记“天佑三年丙(寅)(906)六月十二日,八十三(老)人奉为金刚蜜迹菩萨写此经,乞早过世,信心人受持”。楷书。原件缺题,《俄藏》未定名。(www.xing528.com)

10.BD8888号(有9)。见《国图》104/214A—218B。册叶装,10叶20个半叶。首缺尾全,经文部分每半叶约8行,行约13字。有科分标题,从“法界通化分弟十九”至“应化非真分弟三十二”,尾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下署“西川过家真印本”,后附“大身真言”“随心真言”“心中心真言”,末题“丁卯年三月十二日,八十四老人手写流传”。楷书。分题低正文约1字。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51B25—752C7。《国图》拟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十二分本)”。《国图》条记目录称原件每叶纸高14.5厘米,宽10.6厘米,为967年归义军时期写本。

11.BD10902号(L1031)。见《国图》108/220B。册叶装,1叶1个半叶。首缺尾全,存8行,行字不定。尾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下署“西川真印本”,后附“大身真言”“随心真言”“心中心真言”,末题“辛未年七月廿日,八十八老人手写流通”。楷书。所存内容参见《大正藏》T8/752C2—752C7。《国图》拟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十二分本)”。《国图》条记目录称原件纸高15厘米,宽10.8厘米,为971年归义军时期写本,系翟奉达写本,并指明首接BD10900号。

分析比较上揭11号明确署名为八十老人的《金刚经》抄本,试作推断如下:

第一,上揭11号抄本皆有八十老人题署,皆为册叶装,内容皆为《金刚经》罗什译本三十二分本,尾题后皆附真言,除敦博53号、Дх.11043号二号缺损外,其余九号皆署明所据底本为西川印本。就行款格式而言,同一册叶本内,纸张规格相同,每半叶行数及每行字数大致统一,分题基本都换行降格题写,所降格数亦相近;不同册叶本间,纸张规格、每半叶行数、每行字数、分题所降格数则不尽相同。笔迹似同,兹截取上揭11号中反复出现、书风相近,同时又与其他敦煌《金刚经》写本字迹有较大区分度的特色例字若干,如表1所示(见下页)。结合以上种种线索,可以推定上揭11号所署八十老人当是同一个人。

第二,“天复”系唐昭宗年号,始于901年四月。904年闰四月,昭宗改年号为“天佑”。同年八月,唐哀帝即位,沿用“天佑”直至907年三月。那么,S.5534号题记所谓的“天复五年”,其实是“天佑二年”。至于为什么沿用“天复”年号,可能是因为敦煌地处边远,改元消息滞后,也可能是八十老人习惯使然。从天佑二年四月抄写的S.5444号已题为“天佑”年号,而天佑二年十二月抄写的S.5965号又误题为“天复”推测,后者可能性更大。

第三,上揭11号,前九号采用帝王纪年,容易断代。而后二号采用干支纪年,需参考老人年龄以确定具体年份。BD8888号题“丁卯年”,时年老人八十四岁,当是907年;《国图》条记目录称系967年归义军时期写本,差一甲子,误。BD10902号题“辛未年”,时年老人八十八岁,当是911年;《国图》条记目录称为971年归义军时期写本,亦差一甲子,误。二号断代修正后,上揭11号纪年变化与老人年纪变化皆可对应。

第四,上揭诸号抄写时间,分别为S.5534 号“天复五年岁次乙丑(905)三月一日”、S.5444号“天佑二年岁次乙丑(905)四月廿三日”、S.5965号“天复(佑)二年乙丑(905)十二月廿日”、敦博53号“唐天佑三年丙寅(906)正月廿六日”、S.5451号“天佑三年丙寅(906)二月二日”、S.5669号“天佑三年丙寅(906)二月三日”、P.2876号“天佑三年岁次丙寅(906)四月五日”、Дх.11043号“天佑三年丙寅(906)五月廿六日”、Дх.5126号“天佑三年丙(寅)(906)六月十二日”、BD8888号“丁卯年(907)三月十二日”、BD10902号“辛未年(911)七月廿日”。其中S.5669号与S.5451号仅差一天,S.5451号与敦博53号仅隔五天,Дх.5126号与Дх.11043号仅隔半月,S.5444号与S.5534号、敦博53号与S.5965号、Дх.11043号与P.2876号也都只隔约一月,而留存纪年最早的S.5534号与最晚的BD10902号之间,相差了六年多。可见,八十老人抄写《金刚经》不仅抄得很勤,而且常年坚持。由此推测,八十老人所抄《金刚经》数量不容小觑。

表1 敦煌《金刚经》八十老人抄本例字表[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