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入世”方面有很大渊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立德”,“立功”,“立言”的观念。士人积极入世,建立功业,创造辉煌的功绩,从而拥有不朽的事业。不管在何时何地,士人的身份均得以肯定,作用在不断提高。他们是一群拥有传统文化知识并渴望得到重用的一个阶层。东方诸国社会基本以“文”和“道理”为基础,所以士人们的责任更大。士人意志更加坚定,拥有远大抱负。士人往往要移尊就教,为学是行。孔子为了国家民族而入世,为了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后代学子受其影响,以孔子精神相激发,明晰为国贡献,是不能局限于书斋之内的。
越南儒士亦不断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儒士身份,践行自己的儒士理想。高伯适在诗歌主张男儿最大的事是追求功名。他积极步入仕途,追求自己的入世理想。在《世事浮沉》一诗云:“功名二字已经刻在山河”[13],彰扬“功名”的重要性。越南其他诗人在作品中也经常提及功名,如“无功名宁粉碎如草木”、“功名是个负累”、“得失一声公侯”等。潘廷逢《答友人寄》中写道:“百年宗社余怀热,一片孤忠贼胆寒。寄语同人知也否,楚王势力拔何山。”[14]阮公著更是典型。诗云:“有劈山补河之志,作为英雄会明亮。”[15]在阮朝嘉龙皇帝去往北河的路上,在义安河边休息,阮公著到他的行宫觐呈《太平十策》,提出在长时间离乱后的建国办法,受到君臣的关注。阮公著42岁才步入仕途,保国安民,其功业在诗歌中得到体现,事迹于后世流传。
越南诗歌内容多关涉兵备,并且注重发展经济。在那时,士人们还主动帮助人民开垦荒地。黎克瑾《恭次协辩大学士陈大人留柬元韵》中写道:
帝轸勋臣降惠养,人怀元老系私忧。青山未必长闲局,想到期颐尚献猷。[16](www.xing528.com)
阮春温《述怀》中写道:
报国臣心不敢亏,那堪人事每相违。……此身荣辱何须挂,敌忾丹忱死不衰。[17]
总之,士人要有远见卓识。为官要安民,力图使人民衣食无忧。正如俗语所说“有土则有才”。故士人除了会用笔和剑以外,还要会使用犁铧,如同中国尧舜一样。“以民为本”的思想贯穿于诗歌主旨之中,其入世的精神也得到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