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平广记》参纂人员构成及简况分析

《太平广记》参纂人员构成及简况分析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李昉《太平广记表》,参与修纂《太平广记》的共有十三人:将仕郎守少府监丞臣吕文仲、臣吴淑。[35]《太平广记》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就得以完成,中途退出的李克勤、徐用宾、舒雅、阮思道可能还未来得及参与具体工作就离开了,故李昉《太平广记表》的修纂人员不列其名。

《太平广记》参纂人员构成及简况分析

据李昉《太平广记表》,参与修纂《太平广记》的共有十三人:

将仕郎守少府监丞臣吕文仲、臣吴淑。

朝请大夫太子中赞善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陈鄂。

中大夫太子左赞善直史馆臣赵邻幾。

朝奉郎太子中允赐紫金鱼袋臣董淳。

朝奉大夫太子中允紫金鱼袋臣王克贞、臣张洎。

承奉郎左拾遗直史馆臣宋白。

通奉大夫行太子率更令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徐铉。

紫光禄大夫上柱国陈县男食邑三百户臣汤悦。

朝散大夫充史馆修撰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李穆。

翰林院学士朝奉大夫中书舍人赐紫金鱼袋臣扈蒙。

翰林院学士中顺大夫户部尚书知制诰上柱国陇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赐紫金鱼袋臣李昉。[33](www.xing528.com)

又据王应麟《玉海》卷五四《艺文·承诏撰述类书》“太平兴国《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条云:“《实录》:太平兴国二年三月戊寅,诏翰林学士李昉、扈蒙、左补阙知制诰李穆、太子少詹事汤悦、太子率更令徐铉、太子中允张洎、左补阙李克勤、右拾遗宋白、太子中允陈鄂、光禄寺丞徐用宾、太府寺丞吴淑、国子寺丞舒雅、少府监丞吕文仲、阮思道等(十四人),同以前代《修文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及诸书,分门编为一千卷。又以野史、传记、小说杂编为五百卷……二书所命官皆同,唯克勤、用宾、思道改他官,续命太子中允王克正、董淳、直史馆赵邻幾预焉。”[34]则修纂《太平广记》与《太平御览》的是同一团队,在修纂过程中,团队成员又略有变动,李克勤、徐用宾、阮思道因改他官中途退出,王克正、董淳、赵邻幾补入修纂团队。张国风先生比较了《太平广记》各传本,包括谈恺刻本、清人陈鳣据宋本所校明许自昌刻本、明沈与文野竹斋抄本,认为舒雅也中途退出修纂团队,他说:“结合《玉海》卷五四的记载,使我们进一步确认:《太平广记》的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三月;第二年八月十三日成书;负责纂修的有李昉、扈蒙、李穆、汤悦、徐铉、宋白、张洎、王克贞、董淳、赵邻幾、陈鄂、吴淑和吕文仲等人。其中王克贞、董淳、赵邻幾三人一开始并未参加,而李克勤、徐用宾、舒雅、阮思道四人是开始参加而中途退出……”[35]《太平广记》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就得以完成,中途退出的李克勤、徐用宾、舒雅、阮思道可能还未来得及参与具体工作就离开了,故李昉《太平广记表》的修纂人员不列其名。本文讨论亦不及此四人。

李昉,《宋史·李昉传》:“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父超,晋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从父右资善大夫沼无子,以昉为后,荫补斋郎,选授太子校书。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36]李昉有才学文章,后周显德中,宰相李谷征淮南,李昉为记室,其所作章奏,深得周世宗赏识,并因此被擢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李昉亦有史才,入宋,太宗即位后,曾参与撰写《宋太祖实录》,“加昉户部侍郎,受诏与扈蒙、李穆、郭贽、宋白同修《太祖实录》”[37]。又据《宋史·李昉传》,“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为文章慕白居易,尤浅近易晓”,“有文集五十卷”[38]

扈蒙,《宋史·扈蒙传》:“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曾祖洋,涿州别驾。祖智周,卢龙军节度推官。父曾,内园使。蒙少能文,晋天福中举进士,入汉为鄠县主簿。”宋初,由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扈蒙有史才、史识,亦曾参与撰写《宋太祖实录》,“太宗即位,召拜中书舍人,旋复翰林学士,与李昉同修《太祖实录》”。又曾参与撰写《五代史》,“六年,复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开宝中,受诏与李穆等同修《五代史》,详定《古今本草》”。并曾上书建议保存当代日常重要文献,以备史官将来撰著之用,“望自今凡有裁制之事,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39]。《宋史·扈蒙传》又称其好释典,有文集二十卷行世:“……蒙性沉厚,不言人是非,好释典,不喜杀,缙绅称善人。有笑疾,虽上前不自禁。多著述,有《鳌山集》二十卷行于世。”[40]

李穆,《宋史》卷二六三《李穆传》:“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父咸秩,陜西大都督府司马。穆幼能属文,有至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从酸枣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究其义。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迁右拾遗。宋初,以殿中侍御史选为洋州通判。亦曾参与纂修《宋太祖实录》,“太平兴国初,转左补阙。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馆事,面赐金紫。四年,从征太原还,拜中书舍人。预修《太祖实录》,赐衣带、银器、缯彩”[41]。《宋史·李穆传》又称其工篆隶、绘画,深信释典,“穆善篆隶,又工画,常晦其事。质厚忠恪,谨言慎行,所为纯至,无有矫饰。深信释典,善谈名理,接引后进,多所荐达。尤宽厚,家人未尝见其喜愠。所著文章,随即毁之,多不留稿”[42]

徐铉,《宋史·徐铉传》:“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试知制诰,与宰相宋齐丘不协。时有得军中书檄者,铉及弟锴评其援引不当。檄乃汤悦所作,悦与齐丘诬铉、锴泄机事,铉坐贬泰州司户掾,锴贬为乌江尉,俄复旧官。”[43]太平兴国初,徐铉直学士院。“从征太原,军中书诏填委,铉援笔无滞,辞理精当,时论能之,师还,加给事中”。《宋史·徐铉传》又称其不喜释氏而好神怪,且精小学,“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不喜释氏而好神怪,有以此献者,所求必如其请。铉精小学,好李斯小篆,臻其妙,隶书亦工。尝受诏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铉有文集三十卷,《质疑论》若干卷。所著《稽神录》,多出于其客蒯亮。”[44]《宋史·艺文志》又著录徐铉、汤悦《江南录》十卷。

宋白,《宋史·宋白传》:“宋白,字太素,大名人。年十三,善属文。多游鄠、杜间,尝馆于张琼家,琼武人,赏白有才,遇之甚厚。白豪俊,尚气节,重交友,在词场名称甚著。”建隆二年,窦仪典贡部,擢进士甲科。乾德初,献文百轴,试拔萃高等,解褐授著作佐郎。宋太宗即位,擢为左拾遗,权知兖州。后召还,参与修撰《宋太祖实录》、《文苑英华》:“预修《太祖实录》,俄直史馆,判吏部南曹。从征太原,判行在御史台刘继元降,翌日,奏《平晋颂》。”“雍熙中,召白与李昉集诸文士纂《文苑英华》一千卷。”[45]《宋史·宋白传》又称其“学问宏博,属文敏赡,然词意放荡,少法度”;“尝类故事千余门,号《建章集》,唐贤编集遗落者,白多缵缀之”;“有集百卷”[46]。《宋史·艺文志》又著录宋白、李宗谔《续通典》二百卷。

张洎,《宋史·张洎传》:“张洎,滁州全椒人。曾祖旼,澄城尉。祖藴,泗上转运巡官。父煦,滁州司法掾。洎少有俊才,博通坟典。江南举进士,解褐上元尉。”[47]后归宋,拜太子中允,岁余判刑部。太宗即位,以其文雅,选直舍人院,考试诸州进士。《宋史·张洎传》又称其曾参与修撰《国史》,“俄奉诏与李至、范杲、张佖同修国史,又判史馆”;后与寇准一同秉政而无所参预,“专修时政记”;“洎风仪洒落,文采清丽,博览道释书,兼通禅寂虚无之理。终日清谈,亹亹可听”;“有文集五十卷行于世”。[48]

赵邻幾,《宋史·赵邻幾传》:“赵邻幾,字亚之,郓州须城人,家世为农。邻幾少好学,能属文,尝作《禹别九州岛赋》,凡万余言,人多传诵。周显德二年,举进士,解褐秘书省校书郎,历许州、宋州从事。太平兴国初,召为左赞善大夫、直史馆,改宗正丞。四年,郭贽、宋白授中书舍人,告谢日交荐之,俄而邻幾献颂,上览而嘉之,迁左补阙、知制诰,数月卒,年五十九。中使护葬。”[49]《宋史·赵邻幾传》又云邻幾体貎尫弱,如不胜衣,“为文浩博,慕徐、庾及王、杨、卢、骆之体,每构思,必敛袵危坐,成千言始下笔。属对精切,致意缜密,时辈咸推服之”;“常欲追补唐武宗以来实录,孜孜访求遗事,殆废寝食”。赵邻幾卒后,其家属寄居睢阳,太宗遣直史馆钱熙往取其书,“得邻幾所补《会昌以来日历》二十六卷及文集三十四卷,所著《鲰子》一卷、《六帝年略》一卷、《史氏懋官志》五卷,并他书五十余卷来上,皆涂窜之笔也。诏赐其家钱十万”[50]

吴淑,《宋史·吴淑传》:“吴淑,字正仪,润州丹阳人。父文正,仕吴至太子中允。好学,多自缮写书。淑幼俊爽,属文敏速。韩熙载、潘佑以文章著名江左,一见淑,深加器重。自是每有滞义,难于措词者,必命淑赋述。以校书郎直内史。江南平,归朝,久不得调,甚穷窘。俄以近臣延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51]《宋史·吴淑传》又云吴淑“性纯静好古,词学典雅”,“善笔札,好篆籕”,又曾撰《九弦琴五弦阮颂》,“又作《事类赋》百篇以献,诏令注释,淑分注成三十卷上之。迁水部员外郎。至道二年,兼掌起居舍人事,预修《太宗实录》”;“取《说文》有字义者千八百余条,撰《说文五义》三卷,又著《江淮异人录》三卷、《秘阁闲谈》五卷”;“有集十卷”[52]

吕文仲,《宋史》卷二九六《吕文仲传》:“吕文仲,字子臧,歙州新安人。父裕,伪唐歙州录事参军。文仲在江左,举进士,调补临川尉,再迁大理评事,掌宗室书奏。入朝,授太常寺太祝,稍迁少府监丞。预修《太平御览》、《广记》、《文苑英华》,改著作佐郎。”[53]《宋史·吕文仲传》又云其“富词学,器韵淹雅”,“有集十卷”。[54]

参与修纂《太平广记》的汤悦、王克贞、董淳、陈鄂四人,《宋史》无传。汤悦,原名殷崇义,清吴任臣《十国春秋·殷崇义传》云:“殷崇义,陈州西华人。”殷崇义博洽能文章,深得南唐元宗及后周世宗赏识,“国亡入宋,避宣祖庙讳,易姓名曰汤悦。宋太宗敕撰《江南录》十卷,自言有陈寿史体,当世颇称之”[55]。王克贞,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二三《文学·著书下》“《太平广记》”条云:“宋王克贞,庐陵人。南唐进士,宋初授太子中允,知汉州。太宗闻其词学,命直舍人院、诰命典正,预修《太平广记》。”[56]董淳,《宋史·王溥传》、《宋史·郑起传》言及,《宋史·王溥传》云:“恭帝嗣位,加右仆射。是冬,表请修《世宗实录》,遂奏史馆修撰都官郎中知制诰扈蒙、右司员外郎知制诰张淡、左拾遗王格、直史馆左拾遗董淳同加修纂。”[57]《宋史·郑起传》云:“又有颕贽、董淳、刘从义善为文章,张翼、谭用之善为诗,张之翰善笺启。贽拔萃登科,至太子中允。淳为工部员外郎、直史馆,奏诏撰《孟昶纪事》。”[58]则董淳善为文章,后周时参与编修《周世宗实录》,宋时又撰《孟昶纪事》。陈鄂,《宋史·西蜀孟氏》言及,其云:“时玄珏方就学,为选起居舍人陈鄂为教授。至是,自陈愿以钱赐鄂,昶嘉而许焉。鄂尝仿唐李瀚《蒙求》、高测《韵对》为《四库韵对》四十卷以献,玄珏益赏之。”[59]《宋史·艺文志》子部杂家类著录陈鄂《十经韵对》二十卷,又《四库韵对》九十九卷。陈鄂亦曾参与李昉等人编纂的《开宝通礼》,《宋史》卷九八《礼志第五十一·礼一》云:“开宝中,四方渐平,民稍休息,乃命御史中丞刘温叟、中书舍人李昉、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卢多逊、左司员外郎知制诰扈蒙、太子詹事杨昭俭、左补阙贾黄中、司勋员外郎和岘、太子中舍陈鄂撰《开宝通礼》二百卷,本《唐开元礼》而损益之。既又定《通礼义纂》一百卷。”[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