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后,清涧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和难事。与此同时,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安全稳定等社会事业发展,使广大群众真正分享到改革开放的红利。
(一)教育科技取得新进展
2019年,全县有各类学校31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小学18所,幼儿园8所,在校学生总数9167人。初中毕业升学率71%,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99.9%。有基础教育专任教师89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93人,中级职称341人,初级职称297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2288.10万元,县财政教育费用支出29525.7万元。教育布局不断优化,学校安全常抓不懈,教育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高考2本以上上线人数130人,上线率55%。
清涧中学新校址
县委、县政府将教育作为民生之本,优先投入,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健全,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和“蛋奶”工程,完成了校园采暖和防渗漏工程。坚持“科教兴县”战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巩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创建省“双高双普”合格县为抓手,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突破,深入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工作,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
(二)文化体育取得新突破
2012年后,清涧县委县政府立足清涧丰厚的黄土民俗文化,注重“清涧道情之乡”、清涧秧歌等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结合旅游产业的开发、发展,强化文化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培养优秀文艺人才,繁荣文化文艺创作,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和民间文艺演出,让广泛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至2012年,县内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3个,县级图书馆1个,乡镇、部门图书馆(室)90余个,村级农家书屋220个藏书总量达到25万余册。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电影放映队24个。红枣科技文化博览馆、路遥纪念馆、清涧县文博馆、清涧中学校史馆、清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清涧道情传习所等文博馆室6个,县清涧道情演艺公司(文工团)1个,民间演出团体4个,业余演出秧歌、道情,健身舞等表演队18个,民间文化艺术团体11个,新华书店1个,个体书画影像经销店12个。
2013—2014年,建成清涧县体育场、体育馆,新建或改造群众文化广场13处。村镇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农家书屋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用。县城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16970户,改造群众文化广场13个,群众文体生活更加丰富。
欢乐过大年 2016 年春节《清涧道情唱清涧》
截至2019年,集图书馆、会议中心、文艺演出、文物保护、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为一体的文化广电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路遥书苑、清涧县非遗展馆建成开放,县公共体育场、体育馆建成投运,兴建东征纪念馆、毛泽东诗词馆、清涧起义纪念馆、游泳馆、羽毛球馆、城建馆、县史馆完成主体建筑,启动内外装饰和布展。非遗保护传承取得新成果,有清涧道情、清涧秧歌插棒子等1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国家、省、市、县保护项目,成功举办了路遥《平凡的世界》发表27周年暨路遥精神研讨会。县文工团成功改制,成立了道情文化演艺公司,聘用了一批优秀演职人员,创作出了大批优秀剧目;先后有6名演员多次登上央视“城市春晚”“回声嘹亮”“星光大道”“非常6+1”等舞台,用精彩的表演展示了清涧文化魅力。编辑录制地方风情音乐专辑《放歌清涧》,展现了清涧的风俗民情。为2776户困难家庭缴纳了有线电视安装及收视费;建成14个农村文化阵地,受益群众达3000多人,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学艺术创作空前繁荣,县文联下属各种文化艺术团体,创作了一大批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舞蹈、小品、摄影、绘画、书法、剪纸、泥塑等文学艺术作品。编辑出版《清涧历代诗词选集》《清涧民歌选》;编纂出版《清涧县军事志》《清涧革命英烈》《清涧县文史资料》《清涧县卫生志》《清涧县公安志》等一批史志书籍;制作《声命》《路遥》《边走边唱》《拨浪鼓·咚咚响》《双水村里枣花香》《清涧华丽嬗变70年》《方志清涧》等一批影视作品。积极组织开展节日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2017—2019连续举办三届红枣文化艺术节,精心组织了“爱我中华、爱我陕西、爱我榆林、爱我清涧”为主线的美术摄影展览、广场舞大赛、民歌民谣创作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等一系列主题采访活动,利用报章杂志、电视广告等现代媒介,传播清涧声音,叙述清涧故事,展示清涧形象。2016年,清涧被命名为“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三)医疗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2013年,县内药品零差价销售实现全覆盖,投资3000万元,推动医院标准化建设。2014年,县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并投入运行,5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主体竣工,中医院完成搬迁,并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群众就医条件大幅改善。清涧被命名为陕西省“人口文化示范县”。
2015—2016年,全面推行院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岗位绩效工资制等医疗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县级医院招聘30名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引进临床专业学科带头人2名和中级医技人员10名,乡镇卫生院招录一批县级协理员;投资700万元完成妇幼保健站改扩建工程。整合了妇幼保健站、计生服务站医疗资源;为县医院配置了CT仪器、中医院配置了DR等一批医疗设施设备;投资2500万元改扩建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143个。完成卫生与计生机构合并组建,实施两孩生育政策,促进全县人口持续均衡发展。
清涧县医院新址
2017年后,全面深化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坚持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把破除“以药养医”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县医院与域外重点医院合作交流,加大医疗骨干培训力度,引进、招聘医疗专业人才132名(含村医12名);投资2425万元的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主体竣工投用,信息化网络项目顺利完工,投资1018万元建成县医院急救中心主体;全面启动了县医院、中医院与乡镇卫生院远程会诊系统;投资800万元一次性配齐了县乡两级医院的基本医疗仪器设备,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有序推进;投资900万元,新建和改建贫困村卫生室100个;建成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4个;县妇幼保健院开启了儿科、产科诊疗业务;投资2890万元实施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截至2019年,全县有县级医院3所,县级公共卫生机构5个,乡镇医院14所,村卫生室304个,个体诊疗所、卫生所5个;共有病床901张,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371人,其中执业医师88人,助理医师37人,注册护士393人,药检、检验86人。全县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78人。医疗队伍进一步壮大,医疗设施迅速提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解决。
(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十二五以来,清涧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脱贫攻坚、小康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强力推进产业开发同时,通过发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加大种子、农机、地膜等农资补助标准,足额兑现各种征占补偿费用,促进群众增收;采取加大财政列支力度,提高低保、五保、优抚、救助等标准;发展城镇第三产业,加快移民搬迁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扩大各类保险覆盖面,减少居民支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构筑社会保障网络体系 “十二五”期间,民生民本实现重大转变,进入共享发展新时期。县委政府坚持将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用于改善民生。落实积极的就业和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困难人员就业。继续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推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群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低保户、残疾人、五保户等社会救济对象信息平台,实现全县社会救助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扎实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年增加老年事业发展经费;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围绕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全面落实粮食补贴、农村低保、残疾人救助等各项惠民政策。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养老服务、医疗救助、大病统筹、社会保险等“一站式”服务体系,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截至2016年,全县2.3万人享受城乡低保,3.3万人享受养老保险,17.1万人参加了新农合,2.6万人参加了医保,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养老资金6亿多元、医疗报销4亿多元。(www.xing528.com)
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为重点,落实积极的就业和创业扶持政策,着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使用就业专项资金1329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1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至2016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43名、协理员460名,特招教育和卫生专业人员354名,安置退伍军人50名。
2012—2016年,投资5.73亿元,建成保障房1498套、改造棚户区1400户、改造农村危房2656户。扶贫开发整村推进34个,移民搬迁1822户7252人,发放租赁补贴335万元,有效解决了居民住房困难问题。
先后建成康家圪台救助站1所、解家沟镇敬老院,石咀驿镇康家湾等15个乡镇(村)幸福院,河口残疾人托养中心累计入住农村老人和残疾人100多名。切实解决农村老人,特别是留守、独居老人生活和养老问题,努力让每位老人安享晚年。
政府补贴60万元,在县城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放心早餐供应点12个,为广大居民提供便捷、卫生、健康的大众化早餐。投资2.44亿元,完成县城引黄供水工程,投资5900万元,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70处,解决了1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投资8300万元,完成县城供气工程,并将居民和非居民直供气价格每立方米下调近1元,有效解决了群众用气贵、用气难问题。
康家圪台移民安置点(2019)
同时,坚持用城市理念建设集镇,延伸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折家坪、石咀驿、解家沟、高杰村、店则沟、李家塔等特色小城镇。建成解家沟行政金融商业综合大楼、师家园则窑洞住宅、康家圪台居民小区和下七里湾住宅小区建设。坚持新型城镇与美丽乡村建设并重,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产业发展、环境整洁的中心镇村,引导农民向中心镇村集中。完善城镇化配套政策,放开户籍限制,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城镇化率达到38%。先后完成折家坪镇公园及街道改造,完成上七里湾村、康家圪台村、牛家湾村、师家园则村、石台寺村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使农民享受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十三五”期间,继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先后投资7625万元,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50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77户。新建居民集中安置点11个,安置1546户5207人;14个镇(中心)分散安置179户592人,搬迁群众实现了稳定就业。其中工业园区集中安置点,从开工建设到竣工入住,仅用时15个月,被国务院扶贫办专题报道,誉为“清涧速度”。
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协理员323名,招录公务员16名、特岗教师25名、乡镇扶贫干部8名,安置退役转业士官38名,城镇新增公益性岗位17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降为3%。开展创业及技能培训4386人,推荐273名大学生外出就业,累计转移就业4630人,发放交通补贴31.76万元。
探索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2019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90743人,享受待遇34133人;新建幸福院、农村社区42个。投资620万元的民政救助站主体竣工,投资180万元的城区日间照料中心投用。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大病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使广大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城镇和农村5496户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2019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3亿元。
扎实推进“平安清涧”建设 “十二五”以来,紧盯突出社会问题,全力以赴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雪亮工程”建设,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2019年,查处治安案件772起,侦破刑事案件134起,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7人,破获黑恶势力团伙案件4起,保证了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满意率位居全市第一。从严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强化企业生产、民爆物品、安全运输等方面的监管,确保安全无事故;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整治,强化集贸市场、学校食堂、红白喜事等领域的监管,保证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五)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居民可支配收入显著增长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全县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水平快速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19年全县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收入60175元,是2011年34035元的1.76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3260元,是2011年36906元的1.7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22元,分别是2011年18718元和5234元的1.48倍和2.03倍。
清涧县城老城区夜景(2016 年2 月)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城乡居民以居住、交通通信、文教卫生、医疗保健为热点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逐年降低。2019年全县城乡居民拥有小汽车5815辆,固定电话8765户,移动用户91165户,互联网用户25260户。201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2011年的5.37亿元增长到12.4亿元,增长了1.3倍。人民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清涧县城岔口新区之晨
一百年风雨如霾,一百年沧桑巨变。一百年里,清涧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胜利;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民族百年梦想的伟大战斗中,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取得了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老区清涧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最具特色经济发展潜力县”“中国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县”“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城市”,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全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县、生态文明先进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林业产业强县、人口文化示范县、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县;县域生态质量全省第一。
一百年后的老区清涧,正以昂扬的意气迈入新时代。清涧人民将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上,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民生保障,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为加快建设“四个清涧”、实现中华民族下一个百年梦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