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区灾荒主要表现为缺粮少衣,尤其是粮食短缺。为此,边区各级政府十分注意粮食工作,确保粮食安全。一是调剂粮食,实行平粜。政府通过在敌占区、边缘市场购入粮食或在边区内非灾区调买粮食,在灾区低于市价进行平粜。1948年仅在清涧、绥德、子长等十多个县区共平粜粮食4130余石,稳定了市场,安定了人心。二是禁止粮食出境及用粮食蒸酒熬糖。1947年7月18日,边区政府发展部命令,要求“各级政府确实严厉查禁,倘有故违,除粮食没收外,人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绝不宽贷”。为了激励军民参与稽查,特制定了《查获出境粮食给奖办法》。
根据边区政府1947年9月7日指示,清涧县各级党委政府在延清战役完成后,迅速进入生产恢复的战斗。首先,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扩大麦田,消灭熟荒,在一个月内种完原有麦地,并将当年撂荒的向阳地,全部翻种冬麦”。加强秋田作物保护,防止霜冻灾害。由于1947年春季大旱,加之大量劳动力投入战勤服务,当年秋田作物入种晚,入秋来一直阴雨连绵,秋庄稼成熟期推迟。为此,组织群众在田间地畔堆积干草,点火生烟,驱逐霜冻(见《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1辑,第210—211页)。1948年春,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边区政府关于开展春耕运动的通知,组织群众通过生产竞赛,多翻去年丢的熟荒地,多种春麦、大麦、豌豆等早熟庄稼和春菜,缩短灾荒时间。为弥补1947年秋冬战勤服务,贻误了农民砍柴拾粪的工作。动员老汉、娃娃积极打柴拾粪,准备柴草肥料,节省主要劳力投入春耕生产(1948年2月14日《群众日报》)。至1948年9月,边区共种夏田450万亩,秋田1040万亩,产细粮300余万石。耕地面积和产量都恢复到战前1946年的70%(见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4页)。(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根据边区政府号召,清涧县各级政府带领人民,进行养蚕抽丝,纺织运输、挖药材、扫硷熬硝等工副业生产换取粮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