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救护伤员运送军粮支援前线|清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救护伤员运送军粮支援前线|清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延清战役”期间,全县青壮年总动员,组织担架队、运输队运伤员,送弹药,参加围城战斗。当时医院的大夫和护士们回忆起群众救护伤员,送粮送菜,加工粮食,洗衣做饭的情景时激动得泪流满面。清涧县委奉命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洗护组、侦查组等各类支前队伍,为主力部队提供了高效的后勤服务。为此,获得西北野战军政治部、后勤部授予的“西北支前模范县”称号。

救护伤员运送军粮支援前线|清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延清战役”期间,全县青壮年总动员,组织担架队、运输队运伤员,送弹药,参加围城战斗。战役期间和战后,西北野战医院驻地的解家沟镇薛家川、白家川、学武村、渠则圪台、呼家山、安则畔等村,每家每户的土炕上躺满了作战双方的伤员。当时医院的大夫和护士们回忆起群众救护伤员,送粮送菜,加工粮食,洗衣做饭的情景时激动得泪流满面。他们说:“救活我们的伤病员的不是我们这些医生护士,是清涧的大红枣、钱钱饭、老南瓜,是可敬的清涧人民啊!”

运送弹药上前线

在西北野战军转战陕北的每一场胜仗的背后,都有无数个百姓的牺牲和付出。清涧县委奉命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洗护组、侦查组等各类支前队伍,为主力部队提供了高效的后勤服务。其间,全县百姓为筹措粮草、赶制军鞋等物资送到前线,想尽千方百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转战陕北期间,正值天灾加“胡祸”导致的严重饥荒。但是为了支援战争老百姓勒紧裤腰带,将三分之一以上的粮食供给部队。据老人回忆,仅1947年,清涧、绥德米脂、佳县、吴堡等县区一年缴纳公粮就达6至7次。习仲勋回忆这段历史时曾动情地说:“我在绥德、米脂、清涧一带,亲眼看到许多乡亲把还未完全成熟的高粱、豇豆采收回来,连夜炒干交给部队。清涧县东区直川山村,有个闹红时期的妇女模范刘大娘,听说毛主席和大家一起吃黑豆、榆树叶干面,难过得热泪直流,把坚壁在后山的麦种、豌豆豆种取回来,连夜磨成面,擀成面条,托人送给毛主席。”特别是沙家店战役期间,为了解决大部队粮食短缺问题,不少村庄群众竟冒雨把地里刚刚灌浆的高粱穗割回来。因为庄稼太嫩,无法打成颗粒,饭锅里烘,石碾子上压出浆液,摊成煎饼或蒸成干粮(发糕),赶着毛驴,行程几百里送往前线。

据统计,陕甘宁边区1947年交公粮24.6万石,1948年交公粮29万石,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了补充西野部队兵员,边区群众响应号召,踊跃参军,到1948年延安光复前,全边区有1.9万名青壮年参加了主力部队和地方兵团,有1.6万地方兵团转入主力部队,有1万多参加了游击队

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清涧县先后选送2100多名青年参加解放军。累计动员民工1.7万人次,牲口2670头次,战勤服务,累计28.86万工。仅1947年4—10月,清涧县多次动员数百、上千副担架,2000多名队员,组成担架大队,由苏振云任大队长,黄钵任政委。连续完成了榆林、沙家店、清延等战役的支前担架任务。全年,全县人民参加支前担架队47152人次,支前运输226937人次,动用畜力228147头次,运送军粮(包括救灾粮)109062石,做军鞋26810双。(www.xing528.com)

1948年春,中共清涧县委遵照中央西北局《关于抽调干部去新区工作》的指示,先后4次动员300多名区乡党员干部开辟新区。组织360副常备担架队,500多副临时担架队,参加战勤服务。1948年,全年有20415人次随军支前抬担架,11899人次参加支前运输,动用支前畜力9640头次,群众给部队送军粮2304石。做军鞋9660双。为此,获得西北野战军政治部、后勤部授予的“西北支前模范县”称号。

常备担架队

1949年5月,清涧再次组织700余人的随军远征担架队,由县政府四科(建设科)主持工作的副科长苏振云率领,奔赴西北战场。先后完成了扶眉、宝鸡、凤翔及甘肃天水临洮临夏等战役的战勤任务,有30多名队员牺牲。1949年10月,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后勤部在甘肃灵武县召开的表彰大会上,清涧县支前大队受到表彰奖励,并被授予“支前摸范兵团”锦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