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清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防止日军西渡黄河,侵犯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与国民党当局商定,划国民党陕西省第二行政区清涧、绥德、吴堡、米脂、佳县为绥德警备区。丙、正在加紧动员民众巩固河防,策应河东作战。担任保卫边区,防守所划定的黄河沿岸任务。1938年6月5日,日军占领黄河渡口军渡后,隔河炮击宋家川,企图渡河西犯陕甘宁边区,河防形势紧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部队相继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为保卫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军委于1937年8月25日决定,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炮兵营、辎重营,第一二零师第三五九旅第七一八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第一二九师第三五八旅旅部和第七七零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共9000余人,留守陕甘宁边区。为统一指挥上述留守部队,在延安设立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萧劲光任主任。留守部队配合边区政府开展群众工作,进行抗战动员,并以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式,对流窜于边区境内的土匪进行清剿。

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山西省大部分地区。为了防止日军西渡黄河,侵犯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与国民党当局商定,划国民党陕西省第二行政区清涧、绥德、吴堡、米脂、佳县为绥德警备区。成立五县和神府、两延(延川、延长)河防司令部。11月,留守部队整编,除第三五八旅旅部和第七七零团外,编为8个警备团。1937年11月8日,毛泽东致电周朱彭任并告林聂贺箫关刘徐张:“……丁、文年生阎红彦白志文所部,担任从佳县至延长之河防。陈奇涵为绥米清佳吴五县警备司令,郭洪涛为政委,指挥文阎全部……阎部明日由杏安出发,接防于瓦窑堡、清涧城、河口、马家坪一带。”

1938年2月,日军长驱直入,侵占山西军渡,直逼陕甘宁边区的绥米佳吴清和神府河防,形势非常严重。

2月25日,毛泽东、滕代远、萧劲光致朱德、彭德怀,并告林彪、贺龙、叶剑英电:

甲、敌二千余本日十八时占领离石进扰军渡,另进至川口之敌似正向隰县进攻。乙、河防部署:一、河合村至大会坪为第一河防区,黄罗斌负责;二、大会坪至丁家畔为第二河防区(碛口对面),贺晋年负责;三、丁家畔至沟口为第三河防区(军渡对面),文年生负责;四、沟口至河口为第四河防区,阎红彦负责。以上四区统归陈奇涵指挥。五、河口至马头关为第五河防区,白志文负责;六、马头关至凉水崖为第六河防区,陈先瑞负责。以上二区统归白志文指挥。丙、正在加紧动员民众巩固河防,策应河东作战。

1938年初,团长阎红彦、政委杜平、政治部主任惠世恭等率八路军警备三团进驻清涧县,团部驻高杰村。担任保卫边区,防守所划定的黄河沿岸任务。(www.xing528.com)

1938年6月5日,日军占领黄河渡口军渡后,隔河炮击宋家川,企图渡河西犯陕甘宁边区,河防形势紧张。根据陕甘宁边区党委指示,为了加强河防的领导工作,1938年9月,中共绥德特别区委决定,在绥德、清涧和延川县沿黄地区,成立中共河防县委,属绥德特别区委领导。在此期间,河防县委动员民众16500名,在200多里的河防线上,帮助河防部队运送弹药、送饭、送水、修筑工事,建立起牢固的防守堡垒。保安队(1937年8月由清涧地方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立)和不脱产的河防基干自卫军配合正规部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抗击西犯日军。

双庙河安家畔河防阵地遗址

1940年,新政权建立后,组建了100余人的警卫队(亦称保安队)作为保卫和巩固新政权的武装力量。警卫队参加了西北边防剿匪以及镇压反共顽固分子的行动。先后瓦解和争取土匪300余人,缴获枪支40余支,子弹800余发。动员归队480余人。

全县城乡组织建立了自卫军、少先队等不脱产的群众武装组织。自卫军全部以班排连营三三制层叠编制,在编5540人。少先队以小中大队建制,共5941人。他们平时站岗放哨,盘查行人,锄奸肃特,战时配合河防部队作战,承担物资运输、护送伤员等战勤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