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地理区位等。这个因素决定了一个地区接受外来先进文化和技术的可能性和先后次序,也直接影响了非洲国家乃至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
自然条件直接影响了一个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潜力、人口分布、产业分布等。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条件决定了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当然也就影响了人口分布和城市发展潜力,这对于农业经济时代乃至当代人口迅速增长的非洲来说尤其重要。农业生产能力和非洲人口的分布密切相关,而这也成为非洲城市扩张的基础,因为城市扩张的最大动力就是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进程。
非洲3/4的面积都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方约占全洲面积的95%,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非洲的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因受南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非洲有1/3的地区处于高温、少雨、干燥的气候,且降水量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减少,降水分布极不平衡,赤道附近的几内亚湾沿岸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即非洲仅东南部、几内亚湾沿岸及山地的向风坡降水较多,但有的地区几乎终年无雨,如南北回归线两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的降水很少,从而使非洲成为地球上沙漠面积最大的一个洲,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1/3。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因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非洲北部拥有丰富可观的自然景观,赤道附近广大的热带雨林,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长约6852.06km),但同时也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洲。
非洲气候主要分为五个区:①沙漠气候区:包括北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面积比澳大利亚还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西南非的纳米比亚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②半沙漠气候区:位于沙漠气候区外侧。③地中海型气候区:包括北部非洲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沿海和南非的角省一带。④热带雨林气候区: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⑤热带莽原气候区:位于雨林气候区的边缘。非洲气候带的特征已从某种意义上规定了农业生产的基本类型,也限定了各地的生态系统容量。从农业文明兴起和发展的角度来讲,地中海型气候区和半沙漠气候区都比较容易适合早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以埃及为代表的非洲早期文明产生的地理基础(Helen,2009)。(www.xing528.com)
地理环境的地表结构特征影响了非洲农业文明的发育。非洲尽管在地理上优于美洲、大洋洲,隔地中海与欧洲相连,但也只有北部非洲地域受惠于此。撒哈拉沙漠、苏德沼泽、平直及少湾的海岸线,都成为进入非洲大陆内部的天然阻隔。这在提供了某种抵御外来侵略能力的同时,也妨碍了非洲对外的联络,制约其发展(崔荻,2009)。从内部来讲,无垠的沙漠、绵延的草原、湍急的河流、稠密的雨林虽可能在阻隔中同时孕育多层次、多类别的农业经济形式和组织,但也同样因阻隔而在大陆内部缺乏文化、技术的交流,这很可能导致地方文明的过早衰落或难以持久,如北部非洲地区,或者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如南部非洲地区。
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窄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这使得非洲各国在更古老的时期相对独立。但在后来,尤其是在近现代的全球化时期,非洲因成为外来先进文明体,尤其是欧洲发达国家“征服”的对象,如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对非洲的侵入时期、北部非洲的伊斯兰化时期以及近代的殖民地时期,这就深刻扭转了非洲的历史进程,改变了非洲的城市面貌和演化轨迹。例如,非洲的东北端有苏伊士运河,使之与亚洲相隔(在地缘政治学上,有时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埃及西奈半岛也会被视为非洲的一部分),北面则是地中海和与其隔海相望的欧洲。这导致了北部非洲等地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地区之一,当然也影响了相关国家的命运和城市发展(崔荻,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