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文化管理的构建方法

学校文化管理的构建方法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怎样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与制度管理是有机统一、互为补充的。可以说,文化与制度的关系一如道德与法律,学校文化是学校制度的有益补充,两者相互统一。制度文化以其导向性与规范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教育性的特征彰显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管理的构建方法

针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怎样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相对于学校硬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特点,需要我们做出更加艰巨、更加长期的努力。

学校文化与制度管理是有机统一、互为补充的。做管理工作最终的落脚点是人的思想问题。严格管理的规范制度能否落实到位,取决于人的思想高度和认识程度。学校文化必将为制度管理提供一个人文环境。

可以说,文化与制度的关系一如道德法律,学校文化是学校制度的有益补充,两者相互统一。总之,学校文化的出现和完善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必然,也将是传统教育方式向素质教育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这种文化又是人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突出“人文”“人本”“人情”“人性”“人权”在管理中的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它是弥漫在空气中的一种精神存在,在每一位师生的呼吸吐纳中化为一种气质、一份修养,或见于谈吐,或形于笔端,形成学校管理的文化,即所谓的管理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按其不同层次来划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物质文化陶冶人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的外显文化,是以某种文字符号为载体,将校园精神显现于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之中,如校服、校歌、校刊、校报、雕塑、学校建筑、艺术节、文化墙、名言警句等,它是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思想文化、制度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爱家乡、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2]

(二)用制度文化规范人(www.xing528.com)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校园人在交往过程中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是校园一切活动的准则,它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

校园制度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校园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是校园思想文化的保证。建立和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校有效执行力的重要保障。制度文化以其导向性与规范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教育性的特征彰显校园文化。

(三)用思想文化凝聚人

校园思想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校意识和文化观念,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主要体现在班风、校风的建设上。班风、校风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表现在校园内多种文化载体及其行为主体的上,让人时时处处切实感受到它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置身其中,受教育者无须教育者更多的说教,便会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感悟它对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熏陶。校园思想文化是校园的内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难以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校园思想文化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校园思想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对广大师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是导向功能,即指导个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学校组织的关系,把个人行为引导到学校组织目标上来,使他们向着学校期望的方向发展;二是凝聚功能,即思想文化起着心灵黏合剂的作用,它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聚合到一起,使师生员工对学校产生一种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三是激励功能,即思想文化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激起校园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校成员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进精神,获得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四是控制功能,即思想文化具有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使校园人接受必要的约束,使个体行为符合共同的准则;五是辐射功能,即校园思想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对师生教育、影响的同时,也对周边及社会产生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