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育教学创新:加强人本性建设

高校教育教学创新:加强人本性建设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课程理念是时代的要求。加强课程的人本性,建设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课程设置和编排的基础,是对知识结构的规划和设计。用布鲁纳的话说,就是要重视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虽然宣称可以将任何事物以适当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但他同时也十分重视学习的准备。个性化课程组织强调个别发展,以学生的需要、

高校教育教学创新:加强人本性建设

当今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核心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成长主要靠教育,教育在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教育应该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21世纪,整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智慧型、复合型、创造型的人才,要求培养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人才和数以亿计的一般人才,而不是单纯的传统的知识型人才。美国著名未来教育学家沙恩指出:“我们的学生在未来要经历两次大浪潮,即微电子技术浪潮和信息预测浪潮,以信息为依据的预测和智慧,将变得比知道如何获得信息更为重要。”所以说,智慧比知识更为重要。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充分的智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事业心、开拓精神和合作精神,具有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个性品质。21世纪,人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课程理念应该改变,把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到核心地位予以认识和宣扬,树立“人本理念”“人的发展”代替以前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提法,应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价值观”“兴趣和经验”以及“实践能力”等。[1]

课程的发展变革应该为教育目的服务。高校课程理念、课程体系价值取向应该以人的发展需要为基础,要建立新的课程体制,统一、单调、固定的课程设置为灵活多样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程设置。在课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化教学,要从强调内容向强调过程转变,从强调积累知识向强调发现、重视创造、发展能力、形成素质转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课程理念是时代的要求。加强课程的人本性,建设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符合人的认知规律,重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层次结构

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首先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和编排之中。课程设置和编排的基础,是对知识结构的规划和设计。因为,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是以“知”为起点的,智力、能力、技能、技巧也好,情感、兴趣、态度、动机、意志也好,理想、信念道德审美观也好,都离不开“知”,都要从“知”开始。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更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离不开一个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的系统认识。课程的设计和编排就是要着眼于形成学生的某种知识结构,以此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知识基础。

按照认知心理学家的看法,认知结构是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它不是简单的记忆和接受的结果,是经过了思维的创造性加工改造,并形成了相应的智力技能、操作技能和行为习惯。那么,教材要选取什么材料才能塑造学生的合理的结构呢?奥苏贝尔认为,首先必须找出那些决定学科基本结构的“强有力的观念”,确定学科中特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用布鲁纳的话说,就是要重视学科的基本结构。

课程设计中之所以要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是由于学科基本结构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特殊的心理学意义。第一,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利于学生理解学科的内容。在新异的学习情境中,通过由一般概念原理到具体内容的演绎性教学模式获取新知识比归纳获取新知识要省时、省力。学生认知结构中一旦有概括水平高于新知识的原有固定观念,新观念和新信息的获取与保持才最有成效。第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生记忆的保持与检索。人类记忆的主要任务不在于贮存而在于检索。只有把一个个材料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材料才能因得到简化而拥有“再生”的特征,学生一旦掌握了学科的基本概念,就能简化信息,减轻记忆负担,并产生新命题,推演出大量新知识。第三,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利于学习的迁移。学科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这些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广,越有利于后继学习。

确定学科的基本结构,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准备。这一方面是知识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认知发展的准备,即由一般认识成熟程度决定的学生从事新的学习和一定范围的智力活动所应具备的认知功能的基本发展水平。

布鲁纳虽然宣称可以将任何事物以适当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但他同时也十分重视学习的准备。他认为,如果过早地将不适当的知识结构教给学生,超越了他们认知发展的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就会“闭合”,反而不利于他们今后获得更适当的学科知识结构。因此,课程的选择和编排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体现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即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完整的知识提供给学生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性,又按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筛选课程以保证学习的量力性和可塑性。学科内容的体系是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逻辑线索,应以有关科学的体系为基础,处理好课程关系的“四个性”:①理顺课程的承续性(先行或后续课程);②注意课程内容的过渡性;③重视课程结构的整体性;④实现关键课程的不断线。同时,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规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古人言“欲速则不达”,课程偏多或偏少、过难或过易、“吃不了”或“吃不饱”,均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从而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大学生属于“中晚期青年”,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未成熟,具备了掌握系统科学知识的充分条件,且可塑性强。因此,课程设置的起点要适当,台阶要小,每学期课程门数要安排适当,不宜过多,主要理论课的门数和时间不要过分集中,要给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二)符合人的个性发展规律,设计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的实质是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而充分地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全面性取决于学生学习活动类型的完整性。课程设计要实现其最终目标,就必须遵循功能完备原则,即将人类活动的各种基本类型完整地纳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体系,以促进学生个性的整体发展。

高校教育的课程设计,既要遵循这一原则,也要和自己的专业教育相适应,如何将自己的学科、专业范围内的知识结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个性化培养的一个前提。(www.xing528.com)

个性化课程组织强调个别发展,以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来进行课程的组织。它有两个特征:一是以个别学生而不是以内容为其组织的线索;二是不预先计划,而是随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教学任务(常常称为“生长”)而演化形成的。这种组织的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课程的结构由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这意味着是学习者自己直接感觉到需要和兴趣,而不是由设计者来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或他们的兴趣应当是什么。

第二,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追求的目标,规定查阅的资料、计划实施的活动以及安排评定的程序时,课程组织才会形成。

第三,把重点放在所学习问题的解决过程上。追求兴趣的过程中,碰到某些必须解决的困难和障碍构成真正的、学生渴望接受挑战的问题。

这种课程培养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活动,我国高校教育的课程改革,曾经有过“产品带教学”的经历,但这种形式绝不是个性化教学的形式。要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新模式,也不能照搬上述的组织形式,因为它已被国外教育实践证明是失败的,但是这种思想是值得借鉴的,摆在高校教育课程设计者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利用这一思想来设计出符合大学生学习特征的个性化课程,这既是高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也是改革的方向、奋斗的目标。

(三)符合人的社会发展特征来组织课程

在高校教育过程中,人是高校教育实施的对象。大学生的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它受到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的制约,高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高校教育活动主要就是指培养和发展一个人全部潜能的过程,即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道德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在某些方面具备特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人。高校教育要达到其目的并体现其功能和价值,其活动就必须遵循受教育者——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求来进行。根据大学生的智力、体力及个性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结合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大学生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的同时,更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使他们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社会如同一面多棱镜,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结果,社会的发展是动态的,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特征。高校教育要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把握这些特征。教育学生懂得科技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如理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科学素养、工程素养,而且还需要人文素养。理工科人才面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考虑的不能仅是技术问题,必须考虑到社会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价值判断。在做可行性报告时,要考虑到特定的地理人文经济因素。产品设计不仅要经济实用,而且要满足人的审美情趣和心理特征(建筑设计还要考虑到历史文化因素)。理工科学生还应具备社会责任心,能够想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对自然、对社会的影响,并由此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对课程构成提出了要求,不仅要开设科学课程,而且还要开设工程课程、文化课程。

课程应该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社会的发展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课程的变化、发展要与之相适应,课程的设置既要保证各自的学科性,还要有相当的灵活性,如现阶段,开设创业教育课。另外,要重视建设适应性课程,适应性课程的特点就是课程本身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采纳以未来为导向的动态的学习材料,取代传统课程中以过去为指向的静态的学习材料。

有学者提出适应性课程体系由配套的四部分组成:数据书、阅读书、核心课本、教师参考书。适应性课程不仅有助于保持课程的相对稳定性,形成学生一定的思想方法,同时其灵活的组织方式和对学生的独立探究过程的强调也有助于随时纳入新的信息与材料,向新思想、新观点开放,从而促使学生在掌握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历史,立足现实,适应社会。

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融入社会。高校课程在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的动向,或让学生深入社会和生产部门,以丰富社会经验,学习并应用实际知识,或让学生通过自主的科研活动加深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要求。理、工、农、医各专业要获得实验、实习、计算机应用、绘图和某些必要的工艺及有关现代技术的训练;文科类专业要获得阅读、写作、资料积累、文献检索、调查研究、使用工具书等方面的训练;艺体类专业、师范类专业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实践训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大学教育中,理论课程是引导学生向学科纵深发展的基础,实践课程则是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的敲门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