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域中游水资源转化:祁连山及绿洲荒漠区生态水文研究成果

流域中游水资源转化:祁连山及绿洲荒漠区生态水文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降水量>水面蒸发量>地下水埋深>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空气湿度,其中降水量、水面蒸发量、地下水埋深呈波动性增加趋势,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和空气湿度呈波动性略有减少趋势。在一年内,降水量、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地下水埋深变化步调基本一致,1—3月份都较低,随后便逐渐增大,直到7、8月份增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降低,到11月份后降到最低。地下水埋深与水面蒸发中度相关,与空气湿度不相关。

流域中游水资源转化:祁连山及绿洲荒漠区生态水文研究成果

(1)降水量、空气湿度、水面蒸发量、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地下水埋深近6年平均分别为135.92 mm、46.02%、1108.10 mm、3.46%、265.31 cm;波动范围分别为106.62~165.22 mm、43.73%~48.31%、887.52~1328.68 mm、3.10%~3.82%、224.53~306.09 cm,区间波动的概率占68%。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降水量>水面蒸发量>地下水埋深>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空气湿度,其中降水量、水面蒸发量、地下水埋深呈波动性增加趋势,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和空气湿度呈波动性略有减少趋势。

(2)在一年内,降水量、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地下水埋深变化步调基本一致,1—3月份都较低,随后便逐渐增大,直到7、8月份增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降低,到11月份后降到最低。水面蒸发从1月份开始逐渐增加,到5月份最大,随后逐渐减小。空气湿度1月份较大,随后降低,到4月份降到最低,随后又逐渐升高,到9月份后又下降,10月份以后又开始升高,周而复始。

(3)降水量与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地下水埋深高度相关,与空气湿度和水面蒸发中度相关;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与地下水埋深高度正相关,与水面蒸发中度正相关,与空气湿度不相关。地下水埋深与水面蒸发中度相关,与空气湿度不相关。(www.xing528.com)

(4)降水、土壤水、地下水模型拟合属高度相关,拟合模型分别可预测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变差的86.2%、88.7%、80.7%,预测的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准确率分别可达83.1%、86.2%、76.4%,预测的降水、土壤水、地下水与实际监测值之间误差平均分别为5.69 mm、0.56%、81.58 cm,预测的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在a=0.001(P<0.001)水平上极显著。

(5)降水、土壤水、地下水模型偏回归系数显著水平a分别为0.5、0.25、0.9。降水-土壤水-地下水的回归模型都通过了R2拟合检验、F方差检验和t偏回归检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