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下土属于自然土壤,它的土壤养分主要源自土壤母质的分化作用、地表有机质的降解过程、土壤微生物参与的矿化作用。在这些作用下,结合周围环境的温湿度变化、降水、植被、土壤动物、地形等综合因子的参与,决定了释放出土壤养分的速率与大小。研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化,对青海云杉林的生长健康状况也是一个很好的判断,以便日后土壤改良。这里研究的土壤养分特指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和全钾。
4.4.1 哈溪林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化
本文所测得的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壤中氮、磷、钾素稳定的储量,从整体水平上体现土壤供给植物养分能力的大小。哈溪林区土壤全氮沿海拔梯度变化的结果见图8。从图8可以看出,各海拔下土壤全氮含量最大值为0.177%,最小值为0.880%,变异系数为18.41%。土壤表层和中层全氮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表层总体增幅较大。下层土壤含氮量较中、上两层整体偏低,并随海拔梯度呈波浪形递减趋势,其中最小值位于海拔2900 m地下20~40 cm处。
图8 哈溪林区土壤全氮沿不同海拔梯度的变化
哈溪林区土壤全磷在不同海拔的变化见图9。从图9可看出,该林区在一定海拔范围内土壤全磷的变化范围为0.065%~0.093%,变异系数为10.67%。其中海拔2600、2800、3000 m的全磷含量均高于海拔2700、2900 m的全磷含量。土壤底层含磷量整体高于中、上层,分析得该层多为沙壤土,矿物质分解的磷素比较多,海拔3300 m出现异常的原因是沙壤土在中层居多。
图10反映了土壤全钾含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由图可得,在该海拔范围内土壤全钾含量的分布范围为1.967%~2.487%,变异系数为1.88%。其中最高值出现在海拔2900 m,各海拔段的最低值都比较接近。土壤上层和下层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范围接近,且小于中层。
图9 哈溪林区土壤全磷沿不同海拔梯度的变化
图10 哈溪林区土壤全钾沿不同海拔梯度的变化
4.4.2 西水林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化
由图11所示,西水林区土壤全氮含量随海拔梯度逐渐增大,且各土层增加趋势一致。其原因为,林内枯落物不仅能够快速提升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同时也能长久保存土壤氮素[52]。枯落物积累量在高海拔地区大于低海拔地区,氮素总量大部分来源于枯落物的分解,所以较高海拔的土壤含氮量较大。综合来看,林区土壤含氮量沿土壤剖面由上到下逐层减小,即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表层(0~10 cm)土壤含氮量最大值为0.510%,在海拔3200 m处,最小值为0.364%,在海拔2900 m处,变异系数为13.82%;下层(40~60 cm)土壤含氮量最大值为0.382%,在海拔3300 m处,最小值为0.225%,在海拔2900 m处,变异系数为19.18%。
图11 西水林区土壤全氮沿不同海拔梯度的变化
从图12可以看出,上层(0~10 cm)、中上层(10~20 cm)、中下层(20~40 cm)土壤全磷含量沿海拔梯度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下层(40~60 cm)土壤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即比较稳定,说明下层土壤的磷素主要来自成土母质长久而缓慢的释放,与外界环境关系不大。除海拔2900 m外,上层土壤全磷含量大于中上层、中下层和下层,并沿着海拔升高,差值越来越大。该林区青海云杉林土壤全磷的变化范围是0.052%~0.083%,变异系数为7.29%,在森林土壤中表现出较高的含量,只有保证土壤全磷含量丰富,才会有充足的有效磷供植物吸收利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中的钾素主要是由枯落物的矿化和土壤颗粒的风化而产生的[53]。(www.xing528.com)
图12 西水林区土壤全磷沿不同海拔梯度的变化
图13为西水林区土壤全钾在不同土层、不同海拔分布的规律。从中可以看出,土壤全钾在海拔梯度上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各海拔20~40 cm、40~60 cm土层全钾的含量均非常接近,10~20 cm土层随海拔梯度稳定下降,其含量接近剖面平均水平。0~10 cm土层全钾含量小于或接近40~60 cm土层,海拔3000 m除外。纵观整个海拔段,全钾的变化范围是1.146%~1.999%,变异系数为16.24%,即全钾在海拔梯度上为中等变异性。
图13 西水林区土壤全钾沿不同海拔梯度的变化
4.4.3 祁丰林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化
下面就祁丰林区的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变化展开分析。从图14可以看出,在海拔2700~3100 m土壤全氮变化范围是0.159%~0.364%,变异系数是21.57%,属中等变异性。土壤剖面上层(0~10 cm)土壤全氮明显高于中层(10~20 cm)和下层(20~40 cm),中、下层全氮含量非常接近。这主要是由表层土壤枯落物分解形成较多的腐殖质,供给氮素的来源充足所致。而且,上、中、下三层沿海拔梯度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海拔2700、2900、3100 m全氮含量接近,且均高于海拔2800 m和3000 m。与祁连山东段和中段相比较,位于西段的祁丰林区林下枯落物较少,再加上气候的差异,所转化的土壤养分也相对减少。比较土壤全氮含量均值:哈溪林区(0.514%)>西水林区(0.379%)>祁丰林区(0.283%)。
祁丰林区土壤全磷在不同土层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如图15所示,其含量范围为0.037%~0.058%,变异系数为13.64%。剖面上层、中层和下层全磷含量在海拔梯度上变化趋势一致,在海拔2700~2800、3000~3100 m表现为升高趋势,在海拔2800~3000 m处表现为降低趋势。且剖面上层和中层含磷量接近,下层在其值附近表现为小范围浮动。总之,祁丰林区全磷含量在土壤剖面上变化不大,其原因为全磷含量小。比较土壤全磷含量均值:哈溪林区(0.077%)>西水林区(0.064%)>祁丰林区(0.050%)。
图14 祁丰林区土壤全氮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图15 祁丰林区土壤全磷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土壤全钾在不同土层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如图16所示,其含量范围为1.766%~2.072%,变异系数为3.51%。表层(0-10 cm)土壤全钾含量较小,表层以下全钾含量较大,主要是由于研究区土壤母质富含钾,而表层土壤受到了土壤有机质等的“稀释效应”[54],并且表层K素经水分的淋溶向下有部分转移。土壤全K沿海拔梯度变化无明显规律。比较土壤全钾含量均值:哈溪林区(2.108%)>祁丰林区(1.970%)>西水林区(1.440%)。
图16 祁丰林区土壤全钾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