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色彩学:明暗视觉与视锥细胞功能解析

设计色彩学:明暗视觉与视锥细胞功能解析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者是明视觉器官,后者是暗视觉器官。水晶体将物像聚焦在中央窝上,中央窝的视觉神经与大脑视觉中枢有一对一的联系。因此,严格来讲明视觉实际上是指网膜中央的锥体视觉,暗视觉是指网膜边缘的杆体视觉。因此,把这种在较暗的条件下由视杆细胞产生的视觉叫做暗视觉。对于从事设计、装潢和颜色工作的人员来说,研究视锥细胞的功能和明视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设计色彩学:明暗视觉与视锥细胞功能解析

由于人眼有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它们分别执行着不同的视觉功能。前者是明视觉器官,后者是暗视觉器官。

锥体细胞与杆体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也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分布在黄斑附近,特别是中央窝内,后者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如图2.7所示。中央窝的面积虽然只有0.2~0.3 mm2,由于其中只有锥体细胞,因而是产生最清晰视觉的点。水晶体将物像聚焦在中央窝上,中央窝的视觉神经与大脑视觉中枢有一对一的联系。因此,严格来讲明视觉实际上是指网膜中央的锥体视觉,暗视觉是指网膜边缘的杆体视觉。

视锥细胞与视神经是一对一连接的。它对光的敏感性低,必须在一定的光亮条件下,才能够准确地辨别物体的颜色和细节。在黑暗条件下,它就会感受不到光对其的刺激而失去作用,人们就无法感受物体的细节和色彩,而只有形状和明暗感觉。视锥细胞只有在亮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被激发起来,人眼的视锥细胞才起作用。因此,把这种在明亮条件下产生的视觉叫做明视觉。

(www.xing528.com)

图2.7 感光细胞的分布(Osterberg.G.A,1935)

视杆细胞形状细长,可以感受到微弱光的刺激,分辨出物体的形状和明暗感觉,但不能分辨出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性能很高,同时为了增加在黑暗条件下感受到微弱的光刺激,往往几十个连在一起向视神经输送信息。这样在光线很弱的情况下,它都能有所感受。它只能反映光的亮度差异,却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因此,把这种在较暗的条件下由视杆细胞产生的视觉叫做暗视觉。在明亮的情况下,视杆细胞不起作用,失去工作能力。暗视觉只能分辨出物体的形状和明暗。根据视杆细胞的波长灵敏度特性,波长为507 nm(青绿波段)的光显得最亮,而长波段的红色则显得漆黑一片。

在光亮条件下,具有明视觉的眼睛可能看到可见光谱上不同明暗的各种色彩。当光亮减弱到一定程度时,人眼依靠暗视觉来分辨物体,只是只有暗视觉的眼睛感觉不到各种颜色,而只能感觉到物体的不同明暗,并依据明暗的层次来区别不同的物体。

对于从事设计、装潢和颜色工作的人员来说,研究视锥细胞的功能和明视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