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宫艺术史.初民之美:小口尖底瓶之谜解析

故宫艺术史.初民之美:小口尖底瓶之谜解析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种观点认为,它其实是欹器,如果在里面注入一半水,则可保持平衡,如果放满水,水就会倾泻而出,最终全部流光。莫非,孔子曾经见到过的欹器,就是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的模样?但考古学家很快否定了小口尖底瓶是古代欹器的说法,认为它实际上是一种礼器。唯有这件小口尖底瓶,是无法直立在地面上的。小口尖底瓶的使用方法至今成谜。面对后人探寻的目光,它守口如瓶。

故宫艺术史.初民之美:小口尖底瓶之谜解析

这样的尖底瓶,

仰韶文化之前,

从来未发现过。

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陶器中,考古学家们也发现了一件特异的器形——尖底瓶[图5-29]。它出土于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红陶质,口很小,身较长,高50.4厘米,口径6.5厘米[39],腰部内收呈弧形,两侧有耳,可以系绳,器表多拍印斜向绳纹,底部则呈现为一尖角。

这样的尖底瓶,在仰韶文化之前从来未发现过,在仰韶文化中,却不止一次地被发现。在河南巩义双槐树考古遗址,就发掘出这样的小口尖底瓶[图5-30]。在甘肃省陇西县吕家坪,也出土过一件马家窑类型彩陶漩涡纹尖底瓶[图5-31],与前面这件尖底瓶几乎有着同样的外形,只是后者的装饰,更加绚丽华美

仰韶文化的尖底瓶,一般都拍印绳纹,没有彩绘装饰,但这件马家窑文化的尖底瓶,有优美流畅的漩涡纹在外壁上回旋流动,旋转飞扬,有黑白圆点穿插其间,表现出极强的韵律感。

这样的尖底瓶是做什么用的?我们前面说过,陶器的产生,首先是出于实用。因此,有考古学家猜测,它是一种汲水工具,它的造型,经过了严格的力学计算,利用重心来调节平衡,十分方便于在河中取水。它的工作原理是:“汲水时,将绳子穿过瓶子的双耳,将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动下沉,注满水后,由于重心转移,瓶口朝上竖起,再用绳将瓶吊出水面,从而实现取满水而滴水不漏,汲满水时,瓶口向上并保持平衡。”[40]严文明先生说:“由于口小,搬运时又不致溢出水来。……由此可见,首先是用水增加的需要使仰韶居民制造了各种水器。而小口尖底瓶结构的优越性又使它成为竞争的最后的胜利者,使它成为仰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41]

这种随时倾倒的神奇陶器令我倾倒,它后来被录入不同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鲜活例证。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据王先胜先生介绍:1988年,西安半坡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对馆藏的一批半坡类型尖底瓶(其中包括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出土的尖底瓶)进行实验考古,得出了一个意外的结果:“半坡类型绝大部分尖底瓶因盛水后重心高于瓶耳而倾覆”[42],因此根本不可能用于自动汲水;1989年,半坡博物馆又与北京大学力学系的专家合作,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半坡博物馆的七个样品尖底瓶进行仿真实验,得出的结论与一年前的实验一致。[43]

似乎已经清晰的答案,再度变得模糊起来。

这样的尖底瓶,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一种观点认为,它其实是欹器,如果在里面注入一半水,则可保持平衡,如果放满水,水就会倾泻而出,最终全部流光。人们常把这种器物放在宗庙中,以昭示“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老箴言。

据说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有了劝诫之器。在夏代,与夏禹同时的伯益就讲过“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老格言。在殷代,甲骨文中就有了“欹”字,形状像两手捧着一个尖底瓶,瓶呈倾斜之状。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释该字为宥坐之器(“宥”,也写作“侑”“右”,宥坐之器,就是放在座侧以示劝诫的器物,是“座右铭”一词的语源),名“欹”。

[ 图5-29]
红陶小口尖底瓶,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

(www.xing528.com)

[ 图5-30]
尖底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 图5-31]
彩陶漩涡纹尖底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 藏

[ 图5-32]
红陶三足钵,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 图5-33]
红陶三足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欹器在周代已成为罕见的古物,话说春秋时代,孔子曾到鲁桓公庙参观,见一倾斜放置着的陶器(或许就是尖底瓶),不知何物,便问守庙人:这是啥东东?守庙人答曰:是宥坐之器。孔子说:“听说这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倾没),果真如此吗?”于是让弟子们取水试验,果然如是。孔子感叹说:“正如古语所说,‘满招损,谦受益’啊!”[44]

鲁桓公庙里的欹器,在无数的历史昼夜中消失了。汉代张衡南朝祖冲之等古代科学家都研制过欹器,但他们研制的欹器也失传了。

莫非,孔子曾经见到过的欹器,就是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的模样?

但考古学家很快否定了小口尖底瓶是古代欹器的说法,认为它实际上是一种礼器。苏秉琦先生说:“这种瓶就是甲骨文中的‘酉’字下加一横,也就是‘奠’字,表示一种祭奠仪式,所以它不是一般生活用具,而具有礼器性质。”[45]

指认尖底瓶为礼器的理由有很多,比如:绝大部分尖底瓶都只能盛装不超过半瓶的液体才能正常地提在手中而不倾覆,这说明尖底瓶根本不是出于实用的目的(比如多装液体)而设计和制作的,而是具有象征性、礼节性。

与仰韶文化大量浑圆、平底的器形不同,尖底瓶盛装液体后不能正常地放置于平地或平台上(因尖底必然倾倒),而只能提在手中,抱在手上,或悬挂在高处(仰韶文化中并无专门的尖底瓶器座),这也不是出于实用的角度去设计的。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陶器,如钵、盆、壶、罐等,因为是平底,所以都可以垂直放置在地面上,有一些圆底或者尖底的陶器,无法垂直放置于地面,也都在底部增加了三足,“三足鼎立”,把陶器支撑起来,如宽带纹三足彩陶钵[图3-3],还有故宫所藏的那件红陶三足钵[图5-32]。除了三足钵,类似的器形,还有三足罐、三足斝、三足觚[图2-9]、三足鼎[图5-33]等。从这些三足陶器中,我们已经可以隐隐预见到青铜器的身影。唯有这件小口尖底瓶,是无法直立在地面上的。有专家分析,这件陶瓶之所以设计为尖底,是因为直立于地面的陶器容易被碰倒,使用它的人会在地上挖出一个锥形的小坑,把尖底瓶半插在其中,就可以避免被碰倒。然而,挖出的小坑未必能与陶瓶的底部严丝合缝,尖底瓶置入其中,还是容易歪歪斜斜的,反而容易把里面盛放的水、酒、食物倾倒而出。显然,把这种尖底瓶插在地上使用,只是学者们一厢情愿的猜测而已。小口尖底瓶的使用方法至今成谜。面对后人探寻的目光,它守口如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