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峪关市志(1978~2010)动力能源管理

嘉峪关市志(1978~2010)动力能源管理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发《酒钢设备管理办法》和设备检修、使用、维护三大规程,将设备划分为部、公司、厂控设备,实行三级管理,设备检修步入计划预修制轨道。生产指挥控制中心成立后设动力能源部,是全公司能源计划、动力设备运行、能源事故、继电保护、电讯通讯及动力产品的管理部门。

嘉峪关市志(1978~2010)动力能源管理

一、设备管理

1983年前,公司及二级厂矿设备管理主要围绕管好、用好、修好设备和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培训教育职工。设备检修主要围绕事故维修进行,由专业和非专业检修队伍承担,平时处于维修准备状态,发生事故时临时组织抢险。1984年,重新修订《酒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和卡片。印发《酒钢设备管理办法》和设备检修、使用、维护三大规程,将设备划分为部、公司、厂控设备,实行三级管理,设备检修步入计划预修制轨道。坚持“大修大改、小修小改、逢修必改、修改结合”方针,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事故抢险维修有所改善。1986年,在全公司实行设备点检制,通过不定期点检,对设备进行适时适度检修,减少设备事故发生率。设备日常维修管理主要通过巡回检查制度实现,执行定人、定点、定法、定期点检标准,形成岗位工人、检修工人和专职点检员三级点检体系。1987—1995年,实行月定修和定期大中修相结合检修制,缩短检修工期,缓解生产和检修矛盾。1995年后,推广和应用国外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在一、二号炼铁高炉大修和扩容改造中应用。点检工作实现由“凭人感官进行点检”向“采用先进仪器实施精密点检”转变,逐步形成以群众点检为基础、专业点检为核心、精密点检和设备诊断为手段的设备管理体系。1999年后,对检修、使用、保养维护三大规程进行全面修订,使设备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2001年,对检修力量进行重组整合,成立专业化设备检修工程部。2003年,实施设备点检检修与生产直接挂钩的一级管理模式。2004年后,全面推行定人、定点承包责任制,推行“点检定修制”和设备“零故障”管理,提高了设备运行功能、完好率、可开动率和利用率。

二、运输管理

1958—1988年,运输管理由运输部、运输处等部门负责。1989年后,铁路运输紧张矛盾突出,成立铁路运输联合办公室,协调路企关系,保障原料和产成品运输。1996年7月,印发《外发产品装载加固定型方案》,按焦化产品、模铸钢锭、钢坯、板坯和钢材五大类,编制35个定型方案。2003年,设立翼钢和榆钢铁路运输办公室,负责两个生产基地的运输管理和外部运输协调,并将公路运输业务纳入管理范围。2004年8月,成立银川新疆、青藏保供组和山丹、策克资源进货运输临时组织,协调、理顺酒钢与铁路部门运输渠道。2005年,印发《公路运输招标管理办法》,对运输线路及价格实行公开招标。2006年5月,对本部、榆钢外部公路运输系统实行统一管理,使铁路、公路运输更加协调、顺畅。(www.xing528.com)

三、动力能源管理

动力能源管理由动力能源部负责,前身是能源处、能源环保处、能源中心。生产指挥控制中心成立后设动力能源部,是全公司能源计划、动力设备运行、能源事故、继电保护、电讯通讯及动力产品的管理部门。1982年,制定管理规章和制度,执行“公司—厂矿—车间”三级能源管理体系。按照“定额管理、定量供应、节约有奖、超用加价”原则,设立能源专项奖励制度。1984年,对动力厂实施动力总费用承包考核,使动力能源管理由过去的定性向定量管理迈出一大步。同时,注重能源技术管理重心转向节能技术推广应用,设立能源专项奖励基金,引进新技术,改造老设备,优化运行工艺,规范岗位操作,实现最大限度节能降耗。1996年3月,成立“三电”(安全用电、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办公室,统筹安排电力生产、传输和使用,全面推行峰谷电价和利润电价。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能源管理机构几经调整,管理规章几经修改,细化考核,取得明显效果,部分工序能耗指标进入同行业全国先进行列。2004年后,进一步规范动力产品管理,建立审批制,通过网络、视频监察规范用户,对违规违法行为加大处罚。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工艺优化等手段提高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回收率,根据动力产品生产、传输、使用同步一体的特性,协调用能与产能单位的生产与检修,确保有限动力产品不浪费。新建水源地、煤气柜、制氧、污水循环处理利用等工程,使生产与管理、使用与节能程序更趋合理、更加规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