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峪关市志:游记、车辆尺寸与行程安排

嘉峪关市志:游记、车辆尺寸与行程安排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次大车,车箱长约五尺,宽约三尺,自地至车辕量高三尺,自车箱至蓬顶量高四尺五寸。《荷戈纪程》系林则徐被遣戍伊犁途中所记日记。向来出关者,均日住夜行,站百里外者,申刻开车,天明可到,百里内者,酉刻始行,白日消闲至,下午晚餐。西三门,第一门门楼三层,东亦三门,外为月城,门南向,出门北行数武,始折向西。城内驻扎游击巡检,

嘉峪关市志:游记、车辆尺寸与行程安排

西征续录——荷戈纪程(节选)

林则徐

[1842年农历]九月初五日庚戌,晴。黎明行,十里有营汛,牌坊曰“柳树五墩”,迤西则四墩以至头墩,相距各二三里至十五里,有祈报祠。将至东关,有公所曰酒泉。其厅事之后方池,相传出泉酿酒,州即古之酒泉郡。今泉不甚甘,则所传者未必信也。入东门,至城内行馆住。

初六日辛亥,晴。整行李。

初七日壬子,晴。饭后起行,出北门,在城外关帝庙小憩。庙新修,甚宽敞。其后大方池,池中有舟,可容八人之席,此间为罕睹。又行三十五里为丁家坝,仅有数户居民。其前后,则皆荒野。涉过涧河数道。又十五里安远寨墩。又十里上腰墩。又五里大沙河墩。又五里嘉峪关,宿关之城外驿舍。是日行七十里,路不甚长,而小石礧呵,无一平路。尚喜大车在肃州城内已换长轴,左右车轮皆离车箱一尺,犹不至颠簸耳。此次大车,车箱长约五尺,宽约三尺,自地至车辕量高三尺,自车箱至蓬顶量高四尺五寸。

初八日癸丑,晴。昨夕,司关官吏来问所带仆从及车夫姓名,告以人数。今晨起行,余策马出嘉峪关。先入关城,城内有游击、巡检驻扎。城楼三座,皆三层,巍然拱峙。出关外,见西面楼上有额曰“天下第一雄关”,又路旁一碑亦然。近关多土坡,一望皆沙漠,无水草树木。稍远,则有南、北两山,南即雪山,北则边墙外,皆蒙古及番地耳。西行四十里至双井,有人家数十户。在隆顺店饭罢又行,则交玉门县界矣。三十里红山子,有两三人家。又二十里惠回堡,有堡城,乃乾隆年间官建,驻千总一员,兵一百名。此处有林木、水泉,颇为关外所罕。

初九日甲寅,晴。丑正刻行,三十里火烧沟,为台站换马处。又二十五里俗名脖膝盖,有居民数家。又十五里赤金湖,此地无湖而以湖名,或旧有之耳。晋高居诲《使于阗记》云:“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又西百里出玉门关。”然则赤金湖即古之金河欤?[按:金河,古名呼蚕水,乃今酒泉之北大河。林公拟作赤金湖,未当]饭后又行,二十里干店子,有营汛,牌坊曰“赤金营”。闻有赤金堡,驻一都司、一把总,设兵二百名,但不在大路旁耳。又二十里赤金峡。是日路长一百一十里,因起行甚早,故酉初得到。沿途沙路平坦,将至峡,则山径狭窄,不免颠簸。其山不甚高而皆紫色。道旁颇有杂树,而山上转无寸草。赤金亦作赤斤,明永乐二年,有蒙古塔力尼率所部降,遂建赤斤蒙古所。正[统]、嘉[靖]以后为吐鲁番所据,国初定鼎后内附。康熙五十七年置靖逆同知,雍正三年以柳沟通判调靖逆厅,领靖逆卫、赤金所,乾隆七年改赤金所为卫。二十四年,西域拓疆,遂将靖、赤二卫并为一县,赐名玉门县。阅祁鹤皋先生《万里行程记》以赤金为赤斤之讹,然考《元和郡县志》载:金山在古玉门县东六十里,其山出金。《太平寰宇记》引《十三州志》云:金山在延寿东,有玉石障。按延寿属古酒泉郡,则此地自是出金之峡矣。

初十日乙卯,晴。寅刻行,西风颇大。二十里俗名贼窝铺。又二十里高见滩,有古石碣,字迹剥落,今未得见。又二十里三十里井,有居民数家,因在此小坐饮茶吃面。又二十里大东渠,距玉门县城十里,陈令与游击(希瑯阿)同迎至此,并以肩舆,舆夫来,坐其舆入城。涉过靖逆渠,入南门,在城内行馆宿。玉门县系乾隆二十四年御赐今名,非古之玉门也。古玉门关在今敦煌县境,今之驿路不必由之。

[林则徐(1792—1850年),字少穆,福建侯官人,清嘉庆十六年(18141年)进士。历官翰林院庶吉士,杭嘉湖道,江苏布政使,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道光十九年(1839)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遭投降派构织得罪,遣戍伊犁。《荷戈纪程》系林则徐被遣戍伊犁途中所记日记。]

河海昆仑录(节选)

裴景福

[二十五日]一点半[自肃州]开车,九点到嘉峪关外城东关,宿客店,计行六十里。出肃州北门,多泥泞,二里许过北大河,沙滩石子,度水汊五六,上岸即戈壁,碎石弥望,南北间有村树烽墩。十七八里过一水沟,六里至丁家坝。土屋颓垣,仅一二荒店,过此石子愈大,车行颠跌撼顿,头涔涔然。又行十里,天昏黑,过二三小沟,又十馀里略平,又下坡过沙河,车行甚速,外城已闭,呼门而入,饥冻交迫。入店,马通雀粪,尘垢坌积,觅帚不得,覆之以毡而寝焉。扫地看帘纹,最饶清趣。扫地须以沙泥铺锤极平,著帚后尘垢便净,如清池细浪入目,心自清。隔帘看花鸟更活泼,波纹微扬,炉薰袅袅,帘内外便有仙凡之别。盖扫地可以净内念,障帘可以去外垢也。此二事西来俱不易得。土人云:肃州东临水驿至州城四十里,实有七十里。州西至嘉峪关七十里,只有四十。余度之,彼四十至多不过四十三四里,此七十足有六十馀也,且沿途石子梗道,极不易行。出关后多戈壁,无尖站,每站必须赶到,方有水草食宿之处。向来出关者,均日住夜行,站百里外者,申刻开车,天明可到,百里内者,酉刻始行,白日消闲至,下午晚餐。食饱上车,若夜饥可令车暂停,于车傍炊炉热粥茗点心,食毕,再行。惟夜行如墨目,无所见,殊闷闷也。

自肃州出嘉峪关

武帝雄风不可攀,昆仑新辟汉河山。

右贤烽火过金岭,飞将旌旗出玉关。

大夏无心通竹杖,贰师有泪洒刀环。

谁怜属国还朝日,甲帐空悬两鬓斑。

(州南雪山亦名昆仑)

二十六日,晴,稍冷。午后入内城,出西门,登嘉峪关楼。《禹贡锥旨[指]》云:“嘉峪山一名鸿鹭山,关在山之西麓,长城环抱,控扼大荒,蜿蜒如线。”倚楼纵目,想见汉武雄风、班侯远略。俯视城方如斗,周围不及一里。西三门,第一门门楼三层,东亦三门,外为月城,门南向,出门北行数武,始折向西。关楼耸峙,门洞深四十步,门外土阜环之,车道在左,西北隅多碎石,取石向城掷之,落地作唧唧声,他处则否,不能解也。距关门二百馀步,道左碑矗立,书“天下雄关,嘉庆十四年十月肃州总兵官廷臣书。”前明弘治七年,闭关绝西域,以此为塞。正德嘉靖间,土鲁番肆扰,关防益急。太祖开国时,兵力已至瓜沙,而志在驱元兵出塞,扫清中原,并无远略,故卒困于土鲁番也。一代规模宏狭,全视开创之一人,可不慎欤?关外蔚蓝一片,下有白若樗蒲数十立者,雪山也。一望烟尘滚滚,日色昏黄,水气溟濛者,戈壁也。西南有山,峻峭嵯峨,映日忽绛忽紫,色如铸铜。《十六国春秋》所称铜驼山也,即《元和图志》之洞庭山,山仍产金。城内驻扎游击巡检,有税厂,空车过取四百文,骆、马二百文,人一百文,同行十馀车,开箱细查,无私货乃免。申正晚餐,日晡开车。

出嘉峪关

太华终南翠作屏,黄沙黑水万重经。

春风杨柳三千里,一出长城不肯青。

登嘉峪关

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

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

雪中苜蓿绿鹰嘴(山名),天上桃花红马蹄

飞将神兵纷出塞,圣恩可许到伊犁。

(长少白将军奉诏练兵,闻岑制军再劾予,请改伊犁)

二十七日,晴,午风,略冷。昨将晚开车,未十里左靷绝辕,马蹶,车几覆,行四十里,亥初至双井,荒店三,入屋食粥。登车行五十里,寅正至惠回驿,荒碛高低,碎石梗道,车震簸,头涔涔然。双井以西略平,在车偃卧不成寐,到店始酣睡。辰正下车,食粥饮茗,如疟初愈。佛言世界尘劳烦恼,信然。至兰州以西,行路有五难:曰风(大风飞扬必寒),曰寒,曰尘(肌肤生鳞,肺胃皆焦,必渴),曰渴,曰劳,而饥犹其次也。出关行十馀里,初昏,见雪山高处有火光如电,刻许始敛。一老行三十里后,见路旁有大火,赤红不绿,相距数十丈,车夫即之,则远如前,荒碛无人烟,雪山非人迹所到,火从何来,岂山神见怪惊我顽欤?双井无水,穿井至十丈外方及泉,味淡可饮。高台以西,南望有大山雪岭(即大白山,四时积雪)迤逦数百里,直达关外,土人呼为南山,即祁连也。山多大石(番人磊石为神,祀之曰阿博),松柏蔽日。番人沿山而居,皆羌种,帽缀红穗,羊裘无表,韝蔽约袖,足履革舄,背枪挟弓矢,弹飞鸟无不获。杜老云:“羌父豪猪靴,羌儿青兕裘。”何其肖也!午后,狂风扬尘,惠回堡东北隅,河边白杨成林,河西岸行台旁有白杨逾二抱,地多沙石,无水,不耕种,堡东有河流,水清驶,味甘,覆以木,通行人。

二十八日,晴。昨申正开车,过九沟十八坡,石子强横,车震跌欲扑,三十里亥初至火烧沟,沟内尽黑石子,荒店三,下车食粥。店主周姓,一妻二子。询之,其土可种豆、麦、青稞,距南山六七十里,曾至其下,最高处无路可上,雪亦四时不消。山下有河清驶,屈曲两崖之间。遍生青草,番人驻帐牧羊,草尽移去。山中出青羊、野马、牛、熊、罴,猎者每获之,马皮可镶靴鞋。上车行四十里,过赤金湖,又二十里过赤金堡,又二十里,卯初至赤金峡,山土赤黄,无草木,枯槁恶劣,宜西域之乱始于此也。余与一老在车上,均不能眠,甚苦。今日午正开车,中途略停,再行,夜到站,仍宿店内,以后均如此。天明熟睡,梦家庭欢聚,器用精洁,多欧洲式,而稚子绕余膝,多不相识。家君皆抱于怀,嬉嬉哑哑,余亦晓然。由新归省,而凄恋弥甚,其为他日放归之兆乎?赤金峡北山崚嶒偃蹇,如狮伏驼卧。赤金峡明初有赤斤蒙古所城,成化、正德间为吐鲁番所掠,遂内徙肃州之南,康熙五十四年,关外屯田,立赤金卫,后裁。砂石确荦,旧产金,今尚有采者。地产物以金银琼瑶为贵,产人以能工纨绮锦绣书画词赋者为秀,然产金玉之地必粗恶,产佳人才子必山水秀丽,一秉地之质,一得地之气也。

[裴景福(1855—1926年),字伯谦,号睫庵(一作闇),今安徽霍丘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任广东陆丰、番禺、南海知县,后遭诬陷,缉拿下狱,谪戍伊犁。西北许多地方既是山水佳胜之处,又是军事形胜之地,裴景福每经一地,在细致记述里程、描摹山光水色的同时,对各地的历史沿革、军事事件,均以其生动笔触记入《河海昆仑录》中。]

辛卯侍行记(节选)

陶保廉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农历十一月]初三日,晴,自肃州试院启行。一里鼓楼。一里出北门,西行。一里通商税关。(洋商莫来,终年无事。)一里道北有旧烽台。一里北大河,即讨来河。(沙州石滩,隔为六七派,皆冰。)二里渡毕,西北行。二里谢家庄、常家庄。三里四井堡。(东北隔清水河有任家屯。)四里望见道北有大台。(更北村树甚密,为老鹳堡。)六里冰沟一道。四里丁家坝大墩(在戈壁中)。二里丁家坝,土屋数家。一里柳树墩。四里备御墩。三里界碑(肃州营、嘉峪关营分界)。三里安远寨(在路南半里。)四里(中过三渠,盖讨来西支)小墩在南。(北数里有村。)三里下腰墩。四里上腰墩。四里大沙河墩。(烽台高二丈许,下筑小障,周二十余丈。汛房三,小墩五,东北白光环绕,盖沙河所凝也。)四里有木坊,题“嘉峪东关”。(近处多沟,皆沙河支流,石碛分隔。想夏间必涨阔,每沟下流得土壤,乃有小村。)二里过沙河。(关南校场。又南为仁寿山,有九眼泉,东北流为沙河,溉田数顷。经关之东,又东北潜于沙漠。)循关北长墙行,向西南上坡,入嘉峪关外城东门。(门甚小,在城东北隅,题曰“维屏西极”,附城有大烽台。)住行馆,计行六十里。(东南距兰州一千五百二十八里,电线一千二百三十里。)嘉峪关,汉酒泉郡之天阝衣县境。后汉改延寿县。(《郡国志》:县南山泉,水肥如肉泊,燃之极明,谓之石漆。《元和志》:石脂水,在玉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泉中有苔如肥肉,燃之极明。按:唐玉门县,今赤金堡也。石脂水在其东南,近嘉峪之南,则今关在汉延寿地矣。)有玉石障(《寰宇记》引《十三州记》:延寿县东有玉石障。延寿故城,盖在关西)。隋属福禄县。唐属酒泉县。五代属回鹘,有天门关(后晋高居诲《使于阗记》:自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其故址盖在关外黑山湖左右,大道旧在黑山下也)。元属肃州路。明洪武五年,冯胜徇河西,始置关,为极边巨防。弘治七年,题曰“镇西”。旋因吐鲁番叛,遂闭关。嘉靖十八年,尚书翟銮巡边,令兵备副使李涵筑边墙于关南北,长百余里。隆庆二年,设守备,今驻游击及巡检。(关城二重,均小。内城正方,只容衙署。东西二门,东门内曰“光化”,外曰“朝宗”。西门内“柔远”,外“会极”。外城长方,西南北三面,去内城墙仅丈许,东面略宽,周二百廿二丈,庳而薄。三门:一在正西,一东北,一东南。其南边墙起自外城西南隅,北边墙起自外城东北隅。倾圮殆尽,间有烽台遗址,仅可辨识。出塞坦途,在在有之,守一关不能杜百径。白彦虎由野麻湾、花海子迳窜敦煌,此其征也。即欲专保关城,而一里之堡,绝少居民。兵寡无以御寇,兵多则糗粮水草皆苦不足。前者猎人攘臂,将吏束手就死,此亦一征也。游击所辖,旧额马步兵四百余名。同治以来,屡经裁减,现仅存一百二十七名,而责以边汛地二百里,其可恃乎?关北平冈,为嘉峪山,一名壁玉山,关南为仁寿、风脉诸山。登楼西望,大漠寥廓,杳无村树,坚沙卵石,凝结成阜,如叠浪,如洄波,此所谓瀚海者欤!德国人福克所著《西行琐录》谓:嘉峪关高十丈,厚五六丈。或译写之讹欤?又云:关左右十里,民间丰富。又云:凉、肃一带,历朝冷淡,自爵相入甘,始有市面。皆鄙俗无识之语。余所论地理、政事,多非确实。盖游历人所用译者猥琐,其行记未可尽信也。)

初四日,发嘉峪关行馆,由内城东垣外绕南垣而西,出外城西门(青石额泐“嘉峪关”三字,系重修改题者,今复裂)。石碛横阻城根(于门旁取小石掷之,有声唧唧如鸡雏,稍远则否)。一里道左石碑题“天下雄关”(嘉庆十四年立)。迤西碛阜更多,忽起忽伏,虽高不逾丈,而疲于升降。三十三里道北数里长岭上有大烽墩,其下设黑山湖军塘。(岭北有草滩,肃州标营及乡民均于此放牧,滩北高山为黑山。)路南为小红山,皆荒峤也。(杨宾《柳边纪略》:山海关外有恓惶岭。窃意彼处为两京锁钥,物阜民丰,何为恓惶?若此间穷荒绝塞,迥不见人,则诚恓惶耳!)西北五里过大木坊,题“肃州嘉峪西关”。(雍正十二年,肃州道黄文纬建。光绪八年,署安肃道易孔昭重立。)一里双井子,小堡无人,堡外土屋三家。借把总汛房煮面,送钱一千。(东北至黑山湖十里。东南至大红泉卡五十里。西南至青头山七十里。)三里半上坡。二里半有小烽墩。二里玉门县东界碑。(光绪五年,知县事张某立。废屋一座,井为沙塞,无人。)二十里红山子墩,有汛房。(在戈壁中,无水无井,汛兵不能居。)南面大红山,北负长岭。十三里长方小墩。六里三里墩,道北沙阜一大方台。(旁筑小障,乘障可瞭青头山要路。)二里半惠回军塘(土屋约二十家,皆退卒及谪戍流落者)。半里(中过白杨河,升坡)。住惠加驿(有五六家)。计行九十里。(沿途南北有小山,相去二三里,更南有高山,距大道二十余里。)驿西惠回堡,雍正五年筑。(土垣周一里二分。)《明史·西域传》称回回墓,未知墓所在。今堡内驻千总,制兵十人,无居民。堡外白杨二十余株,碛中得此,不啻琅玕玉树矣。(堡北宽台山堡南白杨河,出南山,夏流秋涸,北入于沙。康熙时,内府图作际儿汉河,北流迳巴尔图山,入阿拉克鄂谟。惠回堡千总所管南山隘口:堡东南一百里天生墩,东接嘉峪关所属大红泉四十里,西至青头山卡十五里;堡南九十里青头山卡,西至赤金营所属白杨河卡六十里;堡西南九十里白杨河庄,旧有数百家,今止百家,分住三庄;白杨河防卡,更在庄之西南山内。北境旧汛墩四处:堡北一百七十里头墩,东接嘉峪营所管野麻湾四十里;西至赤金营所管二墩五十里,堡北三十里后柳湾卡,西至圪塔井子七十里;堡西北一百里圪塔井子卡,西至双泉子五十里;堡西北一百五十里双泉子卡;西北接塔尔湾交界四十里。头墩、后柳湾各处汛墩久废,今问其地,罕有知之者。青头山径南行三十里土达坂,无水。折东南四十里大泉口,宽里许,有水西南流。四十里七达坂,无柴草。转正南四十里黑达坂,饮沟水,无草。折东六十里高崖泉,水草柴俱足,有平地,宽广七十里。白水河即讨来川源。又东七十里峡口。九十里分水岭,岭东为野牛沟,黑水河源矣。自黑达坂南行九十里,逾乌兰达坂,为苏赖川源,循水而西,北达于玉门。)迭接魏午庄护院信,谓俄之费尔干巡抚遣人窥帕米尔,英之印度总督令副将刁勒自那格尔侵巨提,译署争论,疆吏筹防,并皆棘手。

[陶保廉(1862—1938年),字拙存,今浙江嘉兴市人,清末民初名人,曾任《清史稿》纂修。青年时代的保廉,一直随在西北任职的父亲生活,熟悉西北情况。1891年,其父陶模调任新疆巡抚,陶氏随父亲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赴任,其间历时数月,途经九个省市,行程一万一千余里。这一年是辛卯年。]

西征续录(节选)

方希孟

[1907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出肃州北门,二里许过北大河。经戈壁,石子尽黑色,茫茫如海,南北间有村树烽墩。三十里至丁家坝,有小营驻焉。又四十里至嘉峪关。关建自前明,大学士翟銮巡边,副使李涵建议于关南、北筑长城一道,以御西夷,俱见前纪,非秦蒙氏、汉路博德所筑也。因忆法犯越南时,张香涛制军督粤,亦建议于龙州镇南关筑长城一道以备之。法兵至关,冯、王诸军皆凭墙隐伏自守,连战数昼夜,适关外楚军截敌后,法遂大败。设无长墙,龙州亦不能支,讵谓儒生无远略哉!关东西皆三门,外为月城。距关门三百步许,有碑大书“天下雄关”。回望关楼,高耸云霄,左文襄书“天下第一关”,遥悬空际。惜余三度过此,未暇登临旷览,荒天绝漠奇景,愧负此壮游也。是日共行七十里。得截句一:“独上高楼一泫然,海风吹泪月明天。白头但有酬恩地,不愿生还到酒泉。”

三月初一日,四十里至双井堡,道、咸时产金最旺,役金夫以万数,为绝大市场,同治末忽告匮,至今一片荒凉,居人仅寥寥数十家矣。又四十五里至惠回堡,番人沿南山而居,皆羌种,革履韦韝,背枪挟弓矢,弹飞鸟无不中。堡内外皆回民,行台在西坡上,宽敞整洁。坡下河流潆注,支木为桥。临水白杨数十株,竟夜萧萧,月光凄冷,忽听隔岸笳声相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断肠。”[按:见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断肠”二字原作“望乡”。]非出塞人不知此语悲也。是日行八十五里。得一截句:“汉使曾劳凿空频,浪传识石访天津。不知飞鸟茫茫外,直到荒西可有人。”

初二日,午,开车。频渡沙岭,俗称“九沟十八坡”,石子雷硠,车颠几扑。三十里至火烧沟,距南山约六七十里。番人驻帐牧羊,草尽即移去。山产青羊、野马、熊罴甚夥,猎户枪洞百步,轻捷趫悍,虽俄伦春索伦不过也。又四十里过赤金湖。又二十里至赤金堡,日已曛暮。迟张、向两君车不至。闻土人谈赤金峡西南山,产石油约百余处,皆浮出泉面,用铁器取入瓷缸,漉去其水,每年可出油万余斤。惜燃灯浓浊无光,仅供脂车之用耳。是日行九十里。得一绝句:“风色初平大漠澄,狼弧闪烁积光升。分明记得军中火,宝气如龙夜上腾(往随金提军驻此,夜见火焰腾霄,蜿蜒直上,或言兵气,或云峡旧产金,盖宝气所发也)。”

[方希孟(1838—1913年)清代人。字峄民,一字小泉,晚号天山逸民,安微寿州人。清同治廪生,补用盐运同知。工诗文,性好游,光绪年间两次西游迪化。]

新疆游记——甘肃道里及政俗(节选)

谢晓钟

[1917年农历]二月十日晴,上午十时,发肃州。出北门,过税关。中俄条约开嘉峪关为商埠,而贸易实在肃州。据税员云,上年税收之锐减,一因俄国军兴,工厂停工,无货输出;一因贩卖鸦片,利息较巨,普通商货,鲜人运贾。五里,过讨来川,依河滩行,碎石布地,车颇颠簸。二十一里,丁家坝,有土屋数家,自是迄嘉峪关前,一望戈壁,石如拳卵。车行其上,颠簸不堪。三十四里,嘉峪关城,住。是日行六十里,东南距兰州一千五百二十里。关北平冈,有嘉峪山,即关名所由起。关有内外二城,内城甚小,仅容衙署,外城较大,周二百二十二丈。居民三十余家,近郊共百余户。城居山坡,南据红山祁连,北依黑山牌楼,关适居中。绕以边墙,形势险要,足资扼守。清于此设游击,驻兵四百余名,屡经裁撤,今余三十余人,且皆疲卒,近调肃州巡防镇扎,兵额亦仅两哨。兵单如斯,一遇寇惊,恐难为守。况新疆孤悬西陲,逼处英俄两大之间,是关又其后路第一冲地,不有重兵长驻,远不足壮天山南北之声援,近不能慑番回之跳梁,尚望军政当局,及早一注意焉。傍晚,以车中昼寝,伤风,寒热交作,不能晚膳,拥被人寝。闵游击、周管带来谒,亦未起与酬酢。

二月十一日晴,大风 出关以西,有宿站,无尖站,车多夜行。上午七时,周炳南请去营部早宴,以病辞。八时,发嘉峪关。出西门,道左[原文作“右”,今据实改]有碑,题“天下雄关”四字。迄西碛阜累累,忽起忽伏,高逾数尺,车疲升降。四十里,双井堡,旧有土城甚大,居民六十余家,淘金过活。今则塌房废院,满目荒野,所仅存者,土屋二三,有老兵一人,治茶以售过客。七里,入玉门界。四十三里,惠回驿,住。是日行九十里,实不足八十里云。沿途戈壁辽廓,渺无村树,北负长岭黑山,南望大小红山,皆属童山荒峤。又复风打车篷,窸窸有声,冷气逼人,不敢启帘。盖戈壁五望平阔,障蔽无物,风来迅烈,较内地为利害也。驿中居民二十余家,白杨河经其东,水清而甘,老杨数十株,成行而秀。黄草白沙中,忽然睹此,心神亦快。驿东半里,即惠回军塘,土屋十余,皆谪戍及营勇流寓于此(清制,军塘属标营节制,驿站由府县管辖)。驿西土堡,亦有居民十余家。回乱以前,堡中皆回民,今绝种矣。清同治回乱,其攻破嘉峪关者,即此堡回民与南山猎回所为。(www.xing528.com)

[作者谢彬,别号晓钟,湖南衡阳人,生于1891年,毕业于贵州陆军学校。1935年被授予陆军少将。1916年10月,以特派员身份,奉财政部命赴新疆调查财政,至次年12月返回北京,历时14个月,行程4.6万余公里,逐日记载调查所得,成此《新疆游记》。]

西行日记(节选)

陈万里

[1925年农历五月初八]下午五时[自肃州]西发,计雇敦煌大车八辆。翟荫君等以北京带来之洋布一捆、木箱五件,寄存肃州,始省去数车。每辆价洋六十元,兰州车马五同去。又兰州到肃州车十五辆,每辆另赏洋六元。大车装货极多,即坐人亦颇安适,惟车行甚滞。出肃州北门数里,过讨来川河滩,碎石遍地,颠簸一如在凉州道中。约行十里,月出,光明如昼,远处村树,隐约可辨。二十里丁家坝,又四十里嘉峪关宿,到店已四时三十分。一路甚寒,余以倦极,即拥被而卧。

九日,早起进嘉峪关内城。内城甚小,除游击公署及巡防营哨部外,仅破屋十余家而已。外城居民、铺户亦仅二三十家,荒凉已极。关之北为嘉峪山,长城环抱之,南则祁连逶迤数百里,形势颇为险要。关城东、西各三门,城楼三层,望之俨然,雄壮过潼关也。西门外道左有《天下雄关碑》石,一望沙阜累累,渺无涯际,遂绕城北进东门回店。巡防二营中哨哨长、左哨哨长及军需诸君来访,邀往哨部闲谈。悉游击吴海仁将军为肃州吴军门之介弟,两哨长则军门之子侄也。余以就道匆促,不及往游击公署,遂留片哨部以别。

近仁催套车至再,车夫竟不之顾。盖自肃州以西无尖站,赶车者恒喜夜行,大概下午五时出发,明日到店,旅客亦每晚在车上宿,到店始下车盥漱进餐。然余等不惯此等生活,昨晚到店,未几即天明,仅一晚已觉精神委顿不堪,故近仁催之也,三时西发,行戈壁中,多碎石,车震头涔涔然,且气候燥热,颇不耐。四十里双井堡,仅有居户一家,余悉破墙残垣,盖无人居已百余年矣。又五十里惠回驿宿,到店已十二时三十分。赶车者一路横卧车上,因此车行极迟,近仁鞭之,最后二十里内较速,否则到店恐又在两三时后矣。

关外戈壁气候变迁,甚于关内。今日出发时,单衣尚热,六时后微寒,须易棉衣,夜深则御重裘还冷,遇起风更剧变,此旅行者所不可不注意也。

[陈万里(1892—1969年),中国现代陶瓷学家,江苏吴县人,1917年6月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曾任北京大学校医、厦门大学国学院导师、浙江省卫生处长、江苏省卫生署长等。1949年11月起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擅长摄影,是我国最早的摄影艺术家之一。他长期研究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我国古陶瓷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西行日记》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西北多方面的社会生活状况。]

丝绸之路——奔向长城(节选)

斯文·赫定

[1934年12月26日]正午,我们到达惠回堡山谷,海拔约6000英尺。这里有一座小镇,周围的墙呈四方形,镇上有一条集市街,我们去买了柴火。路的左边有一座小寺庙。这里的地势极为复杂,峡谷沟壑交错,行车时很难找到路。

几小时后,我们终于驶过岩石断裂的地形,又进入了微微向东倾斜的开阔的草原。沿途每隔两英里便可看见5小堆粘土作为路标。眼前是一道海拔6200英尺的次生分水岭,再往前,地势缓缓向下,渐渐过渡到一片平坦的荒原,几乎寸草不生。最后,车队在石冢之间穿过了狭长的通道,终于到了进入中原帝国的著名门户——嘉峪关。我们来到了人类用双手建造起来的气势磅礴的建筑之一——长城。拱形的城门、城楼、雉堞状城墙的形状之所以能保留到今天,要归功于100多年前嘉庆皇帝的修缮和全面重建。就整体而言,这是一项结构很复杂的工程,要混新旧于一体。我们驶过左边的一座小庙。此处筑有双重城墙,我们穿过城墙的两道拱门。第146号营地就扎在小庙和墓地附近的旷野。

第二天一早,我们登上城墙,周围是很独特的建筑:新旧城门、城楼、角楼、拱状的马道、城门之间为戍边部队而筑的精致小院。站在城墙上,老城镇的壮观景象一览无遗,现代的土房和大街小巷就在我们脚下,像马赛克一样镶嵌在别致的四四方方的围墙之中,每一边长约100码。

每一样建筑都很精细结实。拱形城门、平滑的石料地面,结构奇妙的通道——一切都那么情趣盎然,那么富有魅力。城楼上部为木结构,雕梁画栋,整体效果无与伦比,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中原前哨。原来入关的城门已不复存在,嘉庆皇帝又重建了新的城门,显得庄重雄伟而又结实,是一件建筑珍品。镇上的城门也依然残存,其中一处堪称杰作。

要到城墙顶端,必须爬上一段很陡的楼梯,就像北京的城墙一样。沿着台阶很陡的阶梯往上走,就可到城楼的高层,每一层铺的都是地板,但必须小心地板上的窟窿。有一座城楼上挂着一座相当大的铜钟,有几处还保留着像亭子似的小庙。在城楼的顶层可听到似古老旋律一般的大漠风声,从这里的窗口望出去,任何一个方向的景色都令人叫绝。我们脚下就是挤缩在方形围墙中的嘉峪关镇,墙外东北方有一片较新的房子。我们扎在墓地边的营帐离那儿不远。城墙上端呈锯齿形的粗线条活像一幅幅框架,从中可看到下面的一片片房屋和庭院。

我们可以看到长城向南延伸约6英里的地方就是北大河河岸,长城在对岸往东北方向又向前伸展6英里,然后往东南,继而往东,再折向东南偏东而去。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由沿途计程石柱子准确标出的通向肃州的皇家驿道或丝绸之路。往北去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南边,地面上隆起披着一条条雪带的南山最靠近我们的支脉。再向南20~25英里以外的地方,是一片松杉林区,可供应肃州和嘉峪关的建筑材料。

在如此美妙的地方,一个艺术家可以住上几个月乃至几年,而且每天都能为他的画笔找到新的题材。这些出自能工巧匠的建筑创作,是值得为后代留下来的,这里的古建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情形一样,正在风化塌坏。北京和南京都有古迹保护协会,他们一定会发现,这里是他们施展本领、倾注心血的最广阔的天地。这里有一座已有百年历史的城门已被马仲英那伙人破坏了,镶嵌的木板和门楣等物都已拆毁。我们亲跟看到城楼上的横梁和椽木硬是被扳下来拿去当柴烧,城垛上的砖被敲下来去盖新房。这些精美的建筑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任人破坏劫掠,当局居然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然而,如果一个欧洲人深入沙漠,找到几处已毁坏得不成样子的坟墓,甚至还不是中华先祖的墓,他也会被指控为窃贼、强盗,要受到羞辱和迫害。

我们到了嘉峪关后,才实地看到长城外侧的情景,那里就是斯坦因调查过的更古老的长城遗址。这段长城也有烽火台,一直延伸至远方的敦煌,也就是汉代长城的西端。

从前,到西域诸国远征的中国士兵常说:“但愿上苍保佑我重入玉门关。”那些从嘉峪关出发西行征战的士兵则说:“前面是戈壁滩,后面是嘉峪关。”意思是他们所爱的一切——他们的家,他们的妻儿老小——都在坚实可靠的城墙内,也就是说,这一切都在嘉峪关以东,在长城以内,尽可放心。

无数军队和政治使者曾通过这道城门。商人们也是从这里带领着自己的驼队西行,在这道拱门下,不知有多少满载丝绸的牛车吱吱嘎嘎的呻吟着踏上漫长的路途,穿过亚洲腹地前往西方。如果拱门的墙会说话,就一定可听到讲不完的带浪漫色彩的历险记。

“天下雄关”几个大字就刻在城关正门外正南处的二块黑色石碑上,字体极为俊秀,为120年前戍守嘉峪关的李将军所书。

正午的日头提醒我们时间已不早,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处高耸的景点,重新回到在墓地边等我们的汽车那里。

[斯文·赫定,瑞典著名探险家,1933年10月2日,同他的几位中国及瑞典同事离开北京西直门火车站,开始了他历时3年(1933—1935年)的在中国西部沿古老的丝绸之路进行的多灾多难的“汽车考察”,此后他一连出版了3本有关此行的新书,《丝绸之路》为其中的压卷之作。]

西北随轺记

关外之行(节选)

高良佐

[1935年农历]六月二日,晨八时,发酒泉,马旅长以汽车护送,并陪随同行,计一行汽车二辆。金塔县长周志拯欲一瞻关外景物,亦附车相随,各机关领袖如魏县长、廖院长、张局长等数十人,则送至关外。出北门数里,过滔濑川,依河滩行,碎石遍地,荦确难行。二十里,丁家坝[今酒泉市丁家坝园艺场],破屋数椽,贫民数户。自是迄嘉峪关前,一望戈壁,石如拳卵,南北间有村树烽墩,御车者欲二车衔接,停待后车驶至。邵委员即下车散步,见碎石形状不一,颇觉可爱,随拾数枚,纳诸怀中,其悠闲风趣可知。三十四里,过沙河,循关北边墙行,向西南上坡,入嘉峪关之外城。东楼有额题“西屏维极”[应为“维屏西级”]四字,附城有烽火台,俗称酒泉城无西门城楼,以嘉峪关为西门云。

《辛卯侍行记》云:“嘉峪关,汉酒泉郡之天依县境,后汉改延寿县,有玉石障,隋属福禄县,唐属酒泉县。五代属回鹘,有天门关(址在黑山下),元属肃州路,明洪武五年,冯胜巡河西,始置关为极边巨防。”是为嘉峪关未设关前之境属及设关起源之考证。《禹贡锥旨》云:“嘉峪关一名鸿鹭山,关在山之西麓,长城环抱,控扼大荒,蜿蜒如线。”是嘉峪关之名,殆因山而得。嘉靖十八年[1539],尚书翟銮巡边,令兵备副使李涵筑边墙于关南北长百余里,及今见之,犹高丈许。清驻游击及巡检,辖马步练营兵四百余名,屡经裁撤,仅留百余名。同治十年,与俄人订约通商,设关卡。民国以后,游击之名未革,而所辖只三十余人。现百师二百九十九旅驻兵一连于此。

关城二重均小,内城正方,只容衙署,东西二门,东门内曰光化,外曰朝宗,西门内柔远,外会极。外城长方,西、南、北三面,去内城墙仅丈许,东西略宽,周二百二十二丈,庳而薄。三门,一在正西,一东北,一东南。其南边墙起自外城西南隅,北边墙起自外城东北隅,倾圮殆尽。间有烽台遗址,仅可辨识,关少居民,前三十六师为马仲英部西去时,曾一度焚掠,故荒落尤甚。关外附近居民百余家,沙漠之地,不能耕种,尤难望其生聚也。

车入关内稍停,马旅长导至关帝庙略坐,并出馍馍充饥。旋登关楼,遥瞻大荒,气概无限。西面瞰青头山口,长城绕之,北依牌楼山,黑山障蔽其后,南据红山,祁连高峙于前,西南有高坡如城,起伏数道,深藏固闭,诚天下第一雄关,令人想见汉武雄风,班侯远略。关外远漠连天,黄羊出没甚多,卫士骑逐三里以外,卒未有所获。

下关楼,由内城东垣外绕南垣而出外城西门,石碛横阻城根,于门旁取小石掷之,有声唧唧如雏鸡,稍远则否,墙垣石痕斑斑,此理殊不可解。一里,道左石碑题:“天下第一雄关,嘉庆十四年立。”[此碑为“天下雄关”,无“第一”二字]回视关城,屹立广漠,殊为雄壮。送行者至此,与邵委员摄影后,始别去。迤西碛阜累累,忽起忽伏,高逾数尺,车疲升降。四十里,双井堡,旧有土城甚大,居民六十余家,淘金度生,今则破壁残垣,满目荒榛,所仅存者,十屋二三而已。七里,入玉门界。四十三里,惠回驿。沿途戈壁辽阔,渺无村树,北负长岭黑山,南望大小红山,皆属童山荒峤,俗称“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喻关外行役之苦也。盖沿途无尖站,或寒风砭骨,冷不可御;或骄阳当空,渴不得饮,故旅皆夜行,尽宿车中。今吾侪御汽车,尚未感殊苦,然观此荒凉景象,同情热泪,亦几盈眶。

惠回驿,亦称惠回堡,其东半里,曰惠回军塘。堡建于雍正五年[1727],周一里二分,居民多旧日谪戍罪犯及退卒流落者,铺户十余家,居民二十余家。旧多回民猎户,同治之乱,与东路回军勾通攻嘉峪关,陷酒泉,焚毁甚惨。平定之后,全村皆屠,故今无回民。产砚石。堡外白杨数株,碛中得此,不啻琅玕玉树矣。其东有白杨河[即今白杨河],流水清澈,车停加水,同行诸君,或就水畔掬饮,或出小巾洗面。旋一车忽损(是车自青海驶来,随行千余里矣),不能前进。其一部分人员及行李,因另换一车,而留此车修理,技术员黎、潘二君亦留车未行。

惠回驿以西,仍行戈壁,培塿起伏,盘旋登降,即所谓九沟十八坡是也。满地皆黑色碎石,盖太古火山喷焰所致也,山径逼仄,车不能畅通。同行者皆下车徒步,马旅长自车后力推,以助车行,乃径仄车大,右足不及退避,为车轮所辗,虽无大伤,而胫已稍破,几不能起立,扶之登车,呼痛不止。十七里,骟马城,即晋騂马县故墟。十三里,火烧沟军塘。沿途高原平阔,北傍红山,南望雪岭,层岚叠嶂,仅露白头,上有浮云笼罩,蓬蓬如张盖。火烧沟居民十余家,白杨河经其左,水流颇大,可引渠灌田。十五里,膝膊盖子卡,入楞墩赤金湖(塞外称原湿之地,皆曰湖,非真湖也)。遥望赤金堡,柳荫衔接,隐约可辨,石油沟在其南,出石油甚富。柳树沟在南,出金沙,常于盛夏之时开采,余时皆冻,难于施工,若燎以火,亦不难开掘也。十七里,赤金河,源出祁连山中,西北流,经鸦童河口、上赤金、红山寺、赤金堡、赤金峡,潴为花子海。河左村树茂盛,绵亘数里。五里,赤金峡,居民二三十家,小店二家,峡地险要,明代戍边将士,常据此御贼。白杨成林,河水绕流,塞外有此,亦称佳地。

出赤金峡城,西北行,又入戈壁滩,东西宽八十里,南北长百六十里,碎石整沙,年久固结,风吹不扬,轮辐经之,辚辚有声,与风相和,如万马奔腾。四十里,高见滩;二十里,三十里井子,有汛房烽墩,井深十丈,阒无一人,极目四望,恍如海洋,不见边际,故风来迅烈,势不可当。回顾同行者,皆尘沙蒙面,如新出土之泥菩萨矣。二十里,渡巩昌河,疏勒河之汊也,南望雪岭,即昌马牛尾诸山,西望烟树一带,即玉门县也。下午八时一刻,抵玉门南郊,县长汪秉信等已率各界迎候甚久,并设帐幕备休息,邵委员下车略坐,并进餐点。少许,即入城,至行馆休息。行馆设于教育局,以县府屋宇湫溢,不能容也。门首有欢迎联云:“霖雨随车,万家生佛抵陇坂;文章华国,一路春风到玉门”。西北各地,门首辄见遍贴联语,辞句雅俚互见,邵委员此行,各地以联语示欢迎敬仰之意者甚多,其亦犹东南各地之标语欤?

[1935年春,国民政府派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等为代表,祭扫黄帝陵,扫墓典礼之后,作西北视察之行。邵元冲命其秘书高良佐据实记录,遂成《西北随轺记》一书。]

嘉峪关调查记(节选)

马宁邦

至关,西望之,城上有楼,题“维屏西极”四字。入城,次见一楼,顶上书曰“文昌殿”,额曰“斯文主宰”。其下竖立“出关大道”一匾,为光绪年间所题。入内,左侧有关帝庙,匾额累累,额上之字,为“长城主宰”等。出庙门,旁有“重修关帝庙碑”,年月也是光绪。西进,雄关耸立,望之巍然,其上书曰“朝宗”。从此入关之第一城门洞,铁皮大门,上书“光化门”。城内有游击之营房,今日新造之营房。第二门也是铁皮大门“柔远门”,附近有三官庙,三座泥塑神像,残存之壁画尚佳;由“会极”下转折前行,左有案牍庙,内已无神像。歌谣:“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上看,灰色天;往下看,戈壁滩;望家园,难上难。”

击石之俗有,一则曰,昔日有燕巢于关内,日暮一燕先归,关门敞开,一燕后至,关门已闭,不得入,遂触城而死,其精灵不灭,是以永作燕鸣之声。其二曰,此地关帝极灵,帝之马亦灵,故马借石击城之名,故其声似马。

西门前有一小阜,皆沙砾堆成,状如月城。再西天遥地阔,一望无际。北有玄黑之山沙起伏,南有祁连。

从三官侧上城墙,中心为一正方形平地,东西有楼,南北有庙,由此登西楼,纵目四眺,西郊远山隐约,云浮片片,北山挺秀,起伏毕现。东北大荒漠漠,野圹天低,极目无际。其南祁连列峰,山上积雪,雪上堆云,如层层白絮,诚大观也!诗曰“走马西行陇朔间,今朝得上古雄关,振衣纵目关前望,半是白云半雪山。”

下楼,绕向南行,有“菩萨殿”,供观音像,匾曰:“慈编雄关”,旁有道光十五年题字。东楼与西楼对峙,匾篆“露洒边关”四字,咸丰十年所造,也为观音殿,已无神像,内藏“重修嘉峪关碑记”。转向北城,有“元真阁”,顶上一匾“上帝阁”,横额曰:“德昭无量”,属乾隆壬子年物,内供一披发仗剑,左足踏龟,右足腾蛇,即无量爷。

此关地势天成,建筑得法,其形如龟,六面掩护,辎重及重心皆在正方形中,良法也。关内十多户,五六十人。内外附近也不过五六十户,口五百余。

由“维屏西极”门东南出,一片草地,如铺绿毡,北接城根,中绕清凌,南连一带白杨林。

[原载民国25年(公元1936年)《蒙藏日报》。马宁邦,四川人,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居酒泉。曾在当时酒泉三所中等学校担任国文、历史教员。又在“蒙藏事务委员会”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