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立。2009年,嘉峪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6个项目被确定为市级保护项目,其中民间音乐1项:嘉峪关民间小调,民间文学1项:嘉峪关故事传说,消费风俗1项:嘉峪关烤肉串,民间舞蹈1项:嘉峪关地蹦子,民间手工技艺2项:嘉峪关大轱辘车制作工艺、嘉峪石砚制作工艺。其中,嘉峪关民间小调、嘉峪关故事传说、嘉峪关地蹦子、嘉峪石砚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7月,霸王鞭、新城酿醋工艺、嘉峪关宝卷项目被确定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至2010年年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总数达9个。
一、传统民间文艺
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根据其不同内容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嘉峪关民间小调的表演艺术具有委婉、明快、爽朗、粗犷等鲜明特色。传承人为李守财、赵帅珍。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生活在长城脚下的居民,以长城文化—嘉峪关关城为基础,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以及结束战乱、企望和平的愿望和要求,在广大民众生活中产生了深刻影响,如《定城砖》《九眼泉》《晾经台》《冰道运石》《山羊驮砖》《击石燕鸣》《选址建关》等,已流传一百多年。传承人为何怀珠、周如明。
民间又称“老社火”“跑打场”“秧歌子”。作为传统社火,地蹦子有天王、娘娘、棒槌娃(也叫和尚娃),以及天公、天母扮丑角等多个角色。有七十多种表演队形变化,其中舞走图面有“十字梅”“盘肠子”“蛇抱九蛋”“空心楼”“四门焚香”“蛇蜕皮”等。表演时伴唱民间小曲,或当场现编歌词演出,乐器伴奏。传承人为王占朝。
舞者手持三尺左右内装铜钱、绘有彩道并系金色穗条的竹竿进行表演。表演者右手握住竹竿中间,忽上忽下、时左时右地击打自己的肩、背、腰和四肢,或向地上敲打,或与他人对打,铜钱不断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悦耳动听。霸王鞭又名“打莲厢”“金钱棍”“打花棍”。舞蹈动作名堂很多,各地不同。旧时传统的打法为“四点法”,一点磕左手,二点磕右肩,三点磕左肩,四点磕大腿。后又发展为“八点法”,在“八点法”基础上又发展为“四十点法”。传承人王占朝。
一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文学。主要流传在郊区三镇农村及嘉峪关市周边地区。宝卷是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讲唱艺术——宣卷的底本,又叫念卷,是从佛教俗讲发展而来。每年春节前后及农闲时节,三镇举行隆重的“宣卷”活动。当地人认为抄卷是积功德,因而保存了大量的手抄本宝卷,有据可查的有一百多种。内容包含儒、释、道三教合一及各种秘密宗教,并有非宗教的历史人物、民间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散韵相间,讲唱地点从庙会、娱乐场所直至家庭院落。代表性传承人李义广、李玉智。(www.xing528.com)
二、传统民间技艺
轱辘大,轮轴宽,适合在沙漠戈壁等地表松软和坎坷不平的道路行走。车轮的制作分为木件、铁件两部分,工序多达60道。这种大轱辘车最大特点是车轮有九辋十八辐。传承人为常兴发。
烤肉在嘉峪关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新城魏晋墓壁砖画上就有烤肉串的画面。嘉峪关烤肉串表面脆黄、肉质熟透、香味浓烈。传承人为马忠华、牛文强。
石砚为文房四宝之佳品,属民间手工技艺品。早在一千多年前,民间就用嘉峪石制作砚台。万历年间李应魁《肃镇华夷志》载:嘉峪石,出嘉峪关西,可作砚。先年,兵备副使长垣侯题其砚云:“兹石三德,体制润泽,既不废笔,又不废墨。”1955年,在兰州市上西园明兵部尚书彭泽墓中出土一块嘉峪石砚。1972—1979年发掘新城魏晋墓葬时,出土一方石片砚,也为嘉峪石制作。20世纪80年代,嘉峪石砚恢复生产,其型制和工艺均有了提高和突破,逐渐成为颇有影响的旅游纪念品。传承人为刘宗学。
一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流传在三镇各村组及嘉峪关市周边地区。以小麦和麦麸为原料,将麦子、麸皮煮熟,趁热搅拌均匀,掺上醋曲,埋在室内地下,用麻袋盖严发酵7天左右,当闻到醇香时将麦子、麸皮摊开,待凉后装入缸内,加适量水,放在阳光下暴晒。经过21天左右的发酵、暴晒,麦子、麸皮变成紫红色,揭去表层黑皮,将其倒入滤罐。罐底铺有青色芨芨草或其他草叶,起过滤作用,再加适量清水,浸泡4小时后,由滤罐底部滤出呈紫红色的醋液。再经过暴晒杀菌后,方能制成保质期六七年的优质新城醋。代表性传承人谢春香、周会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