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技术研究
采用环冷机热废气无动力回收利用、厚料层烧结、偏析布料、调整燃料内外配比例、调整点火器热工制度等技术措施,将料层高度由原来的512.20毫米提高到750毫米,固体燃耗由56千克/吨降低到41.1千克/吨,烧结矿FeO含量由8.9%下降到7.8%。同时烧结矿冶金性能相应提高,对高炉降低焦比十分有利,年可创经济效益1379.79万元。
通过在钢水中适当加入铌钒微合金元素,利用其细化晶粒沉淀强化作用,提高钢材强韧性,相继解决夹杂物控制、铸坯表面横裂纹、板材中心线裂纹等影响产品质量的重大技术难题,确立酒钢在这一高新技术领域的实力,为进一步拓宽微合金化工艺的应用、实施低成本战略、推动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选坯优化,将中厚钢板轧制过程金属损耗与成品尺寸公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平均板坯单重增加、轧制展宽比优化、轧后毛板分段优化;通过优化轧辊辊型配置、推床对中精度和轧制过程控制,优化毛板平直度、控制钢板厚差在很小范围内。生产宽度1.8~2.2米的钢板时,将8~12毫米钢板切边余量控制在70毫米以下、14~40毫米钢板切边余量控制在6毫米以下、8~40毫米钢板厚度公差带控制在0.3毫米以内。
将蓄热式步进梁加热炉应用到高速线材生产线上,利用纯高炉煤气,钢坯加热温度均匀、氧化烧损少,减少高炉煤气的放散量。改造后的生产线2004年产量达到60.19万吨,综合成材率97.4%,工序能耗为91.47千克标准煤/吨。
通过项目实施,使产品拉拔性能提高,质量投诉赔款减少,产品兑现率提高,产品生产成本下降,仅2003年就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76.2万元。
酒钢二高线采用高温蓄热燃烧技术,把高效回收烟气余热与高效燃烧及降低NOX排放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节能和降低NOX排放量的双重目的,从而使酒钢二高线加热炉成为国内装备水平最高的燃用纯高炉煤气的步进梁双蓄热烧嘴式加热炉,在国内首次解决高温蓄热燃烧系统与步进梁式加热炉型有机结合的问题,为在步进梁式加热炉上应用高温蓄热技术提供样板,对缓解酒钢公司高炉煤气大量释放及放散的状况、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加热炉煤气消耗、减少钢坯氧化烧损、充分保证品种钢钢坯的加热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由市中铁实业有限公司和兰州理工大学共同完成。项目采用线性酚醛改性环氧树脂与E-12环氧树脂混合体系为基料,配合酚醛改性固化剂,制备的涂料结合酚醛改性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E-12的双重特点,具有体系相容性好、交联度高、附着力强、涂层致密、硬度高、耐磨防腐效果好的特点;通过流平剂和固化促进剂的合理选择和搭配,解决熔结环氧粉末涂料高温快速固化和流平性相互制约的技术难点,工艺性能良好,解决机车车辆、输油气管线、大型钢结构等快速固化、防腐性能要求高的问题。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利用鑫海纺织公司自主研发的在普梳生产线生产纯棉普梳80支、60支棉纱产品技术,进行必要的技术攻关和设备改造,改变、优选工艺参数,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酒钢1号高炉扩容后,铁矿石供应出现不足,加之采矿回收率低,选矿回收率低,高炉原料严重短缺制约酒钢生产能力的发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1998年通过实施强磁选组扫分离和一粗二扫流程改造等技术措施,强磁回收率比1997年累计提高2.09个百分点,实际回收率提高2.84个百分点,年创经济效益约615.71万元。
针对高炉焦比偏高问题进行攻关,主要措施是提高煤气利用率,进行装料制度攻关;实施低硅冶炼;加强护炉;寻求合理送风制度,保证初始煤气流分布均匀稳定,中心气流通,活跃炉缸;强化技术管理。以上降焦措施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年降低焦比的效益约为2300万元,在国内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引进国内电石生产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电石炉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电炉于1986年投入运行,经过一年多生产,证明电炉运行平稳,设备利用率高,电石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主要消耗降低,经济技术指标接近全国先进水平,工艺参数和设备达到国内同容量电炉先进水平。
为满足省内橡胶工业需求,充分利用酒钢生产的焦油,采用化工部部颁标准HG4-48-78,通过强化炉温监测控制系统,严格控制风油比等生产工艺,使原料油脱水时含水量降至5%~10%,产品总体技术水平达到部颁标准一级品。1986年荣获甘肃省优质产品奖,质量和技术均达到甘肃省先进水平。
充分利用河西地区的锰矿资源生产硅锰合金,满足炼钢生产的需要,填补甘肃省在铁合金中锰系产品的空白。于1996年11月25日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家GB4008-88标准。
受冶金部委托,由酒钢公司承担焦炉煤矿的粘结性和结焦性的实验,研究成果获冶金工业部1981年科技成果二等奖。(www.xing528.com)
酒钢炼铁厂邹光庭等研制。在高炉采用氯化锂湿度计的加湿鼓风新技术。1985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由酒钢西沟石灰石矿李忠嘉等研制,1985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二、种植、养殖业技术研究
通过改进蓝孔雀饲料配方、采用人工受精技术提高蓝孔雀受精率、孵化率及育雏成活率,扩大孔雀种群。同时对蓝孔雀疫病进行综合防治,对孔雀副产品进行开发研究,进行珍奇动物标本工厂化研制。项目实施后有效促进了旅游观光业的发展。
2002年11月开始实施,文殊畜牧兽医站从内蒙古赤峰引进优质肉羊品种,与内蒙古赤峰胚胎移植中心合作进行胚胎移植,2005年12月完成课题研究。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繁殖种羊121只、公羊31只,在农村设立改良点6个,投放种羊17只,杂交改良当地羊3500多只。项目经过389例移植试验,从多角度分析解决鲜胚移植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点,使移植成功率达到60%以上。
市科委技术人员田书沛等人根据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从1982年开始,先后引进400多个西瓜品种,通过反复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嘉峪关市推广种植的丰产、含糖量高、耐储运、抗病性强的“红优二号”西瓜良种,1983年试验成功,当年亩收入达到1400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山东、四川、辽宁等十几个省市和地区。1984年“红优二号”西瓜良种获嘉峪关市成果推广二等奖,1985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医药科学研究
1976年,酒钢医院成功研制出氧化苦参碱结晶2,对白血球低下患者做临床验证,作用明显,后又推广到山东、陕西、四川、河南等省的肿瘤医院临床应用。1979年,氧化苦参碱结晶2药品通过省级鉴定,符合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新药管理办法试行》中第一类新药。
酒钢医院将男女双方对性生活的满意度作为研究的主要指标之一,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自认为有早泄的患者,采用中药金锁二仙饮治疗3周,并在治疗前后由患者(或与性伴侣共同)填写治疗问卷,根据问卷的积分情况,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判定疗效,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结果患者射精潜伏时间、性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早泄改善率为72.6%。
由酒钢医院负责实施。课题的创新性是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级别医院方面调查分析嘉峪关地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措施。门诊患者调查共涉及抗菌药物15类100个品种,抗菌药的使用方式以口服为主,占46.1%;住院患者调查共涉及抗菌药物13类96个品种,使用方式以注射给药为主,占67.2%。各类抗菌药的使用率以大环内酯类最高,其次是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DDDs排序前三名分别是阿莫西林、青霉素钠、琥乙红霉素。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因素调查显示,使用抗菌药物人群受文化程度、职业、病程、疾病类型、医保类型和年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主动脉夹层 (AorticDissection,AD)是最常见的主动脉致命疾病。酒钢医院开展的高分辨率(矩阵512×512)薄层(层厚1~5mm)CT增强扫描及图像重建(全程影像)技术,对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以及影像学诊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包括分辨率(矩阵512×512)薄层(层厚1~5mm)CT增强扫描观查;检查时间短,特别是多层螺旋CT扫描,适用于急症AD的检查;处理扫描原始图像后,图像清晰、组织分辨率高,能显示内膜片、真假腔、内膜撕裂口及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主动脉分支受累及分支血管供应组织缺血等,更加直观立体的显示AD的整体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精确依据。
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对80例腰椎突出症患者的治疗,经一年多的临床随访,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手术治疗结果相仿,与常规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不破坏脊柱的稳定、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廉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
按照全国第二次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原则、标准及龋齿调查表,酒钢医院通过对全市各年龄组中小学生进行龋齿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总患龋率41.6%,龋均男性1.00,女性1.08,患龋率女性高于男性。全市中小学生患龋率低于全国(74.5%)平均数,人群的口腔疾病尚未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