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迁徙艰辛的历史造就了瑶族的山地文化与民族性格,也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服饰艺术文化。瑶族着装包括了衣服、裤、裙、带、绑腿、鞋和头饰、首饰、配饰,其中服装与头饰最能体现保暖、御寒、遮羞等现实意义。包头帕巾,不仅可以保暖御寒,还可保护头部头发不受荆棘芒草的割扯;衣裳宽松无扣,方便身体散热;裤短而脚宽,利于在崎岖山路上行走;打上绑腿,可防备毒蛇虫咬和滚石挫伤,冬天又可弥补御寒的不足。这些最朴实的衣饰功能,始终在瑶族服装中体现。瑶族制作衣服的布料,曾经以种苧蔴自织绩而成。经过采集原材料、纺纱、织布、印染工艺,再制作成衣裤,绣上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图案,形成民族特有的服装。瑶族支系多服装也不尽一致,同一支系不同地区居住服饰也不尽相同。在广东,“过山瑶”与“排瑶”服饰有所不同。而同为过山瑶支系的服饰也因所居地域不同而出现差异,如连南过山瑶与乳源过山瑶的服饰区别就很大。即使同一支系同一地域居住的排瑶,其服饰也出现一些区别。
瑶族的服饰刺绣是女性从小习作的女红,是瑶族民间至今依然保存的传统手工艺。瑶族女子从小习绣,民间有句俗话:“姑娘不会绣花,长大找不到婆家”。服饰制作和刺绣工艺主要以传帮带方式授受,即为无字传授。瑶族少女从五六岁开始,就依偎在母亲、外婆、奶奶身边,看着长辈们刺绣,天天耳濡目染,自己慢慢也学会了绣花,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图案构思,一针一线,分线飞针,以黑色粗布为底,以红、黄、青、绿、蓝、白等颜色的绒线构思刺绣图案。图案取材广泛,有橄榄形、水纹、花草、蜂蝶、鸟雀等。构图大方雅致,款式多样,配色鲜艳调和,充分表现了瑶族妇女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随着时光推移,少女长大成人,不仅刺绣工艺已精巧熟练,而且已绣成了自己出嫁时需用的陪嫁品如送夫君的贴身烟袋挂袋,以及自己做新娘时穿的出嫁红绣衣裙等一整套嫁妆。还有生育孩子后所用的披风、背带及小孩的衣帽肚兜等等。
田间挑绣
母亲是初学刺绣的启蒙者,在没有文字的部族里,生产生活知识全靠言传身授,少女姑娘们从自己母亲、外婆、奶奶那里学到了刺绣技术,自己成婚嫁人生女后,又把刺绣技术传给了女儿。诚然这种传授是动态的互补的,当女儿成为媳妇以后,又从婆婆家学到新的刺绣花样图案,更加丰富了自己的刺绣知识,由此一家传一家,一代传一代,瑶族的刺绣工艺得以沿袭保留。成人妇后,依然不停手中刺绣活儿,外出劳动暂歇之余或走亲访友,都不忘带上刺绣工具,闲暇时随地可做刺绣。由于刺绣工艺不受时间、地点及年龄的限制,妇女们可随意交换刺绣心得及新构思新图案,使得瑶族刺绣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久盛不衰。瑶族刺绣不仅老少咸宜,而且在民间还形成描述刺绣生活的绣花歌。如《日落岗》唱:“日头过岗岗荫荫,白线穿针针过针,白线过针针过线,针娘裙脚细吟吟。”又有《盘王歌》唱道:
一针一线
传统挑绣
出世圣王先出世,圣王出世没有娘;
圣王出世无衣着,路逢草骨拗遮身。(www.xing528.com)
起计盘王先起计,初斗高机叶带丝。
造得高机儿孙织,儿孙世代绣罗衣。
……
话说盘王出世时无衣穿,只用路边草茸编制衣裳,是盘王设法做成织布机,使得子孙世代自己织布自己绣衣……歌里道明瑶族人很早就自己织布绣衣。
如今,传统的瑶绣作为文化遗产,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不仅为可视可触摸的文化遗产,其传授方式、针法以及纹路构思,无疑也兼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活态性、口头性”的特质,而后两者,活态性和口头性都是由传承这一属性衍生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依靠“传承人”这样一个实施主体一代接一代继承和发展的特性。这个主要实施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瑶绣的传承,最初是以母传女、婆传媳的方式得以保留并代代相传。传承的方法通过母传女,婆传媳,姑嫂妯娌相学习,由此循环不息代代相沿袭得以永久保留,并随着民族的发展和创意不断增加而提高其审美价值。
学习刺绣
在经济、社会、文化都飞速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的今天,瑶绣不仅在刺绣品种和制作方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传承方式在时代的要求下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母女、婆媳的家庭传承、社会传承发展到了现在的师徒传承、学校教育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