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瑶族服饰:五彩斑斓刺绣,色彩鲜亮丰富

传统瑶族服饰:五彩斑斓刺绣,色彩鲜亮丰富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汉书》卷七十六记载瑶族先人盘瓠出世的事例,说盘瓠死后,其子女“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衣裳斑斓”。学术界认为民间传说盘瓠身色五彩,所以使得信仰盘瓠的南方诸族爱好五色斑斓服饰,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人语》卷七有记载:“盘瓠毛五彩,故今瑶……衣斑斓。”斑斓一词已经说明那个时期,莫瑶服饰的色彩丰富,颜色鲜亮。瑶族精湛的刺绣工艺,至今依然保留。

传统瑶族服饰:五彩斑斓刺绣,色彩鲜亮丰富

瑶民族有着深厚独特的服饰文化底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瑶族不断充实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了多彩的服饰文化宝库。瑶民最初的着装,大多取自于自然界,如树叶、动物皮毛等,只为了御寒遮羞。经过历史的洗礼,在汉代,瑶族便有“好五色衣裳”和“衣斑斓布褐”的记载;到了隋唐,史书记载“……‘莫瑶’,其男子但著白布裈衫,更无巾袴;其女子青布衫,斑布裙,通无鞋履”;宋代,瑶人“椎髻临额……或斑布袍袴,或白布巾……妇人上衫下裙,斑斓勃崒……”。瑶人的着装沿袭到了明清时期,但衣饰等有了地域性的区别了,更为丰富细致。虽各支系服饰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但共同特点鲜明:“椎髻跣足、衣青布、黑裙”为主,伴有“斑布裙”。

必背镇必背口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瑶绣”展示

绣娘们在瑶绣坊绣制瑶绣品

瑶族种植苧蔴、棉花,纺纱织布的历史相当久远。早在汉代,瑶族就有“织绩木皮,染以草实”的记载。《后汉书》卷七十六记载瑶族先人盘瓠出世的事例,说盘瓠死后,其子女“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衣裳斑斓”。瑶族敬盘瓠为先祖,盘瓠时期的衣着,应是瑶族最早的衣饰反映。学术界认为民间传说盘瓠身色五彩,所以使得信仰盘瓠的南方诸族爱好五色斑斓服饰,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人语》卷七有记载:“盘瓠毛五彩,故今瑶……衣斑斓。”在瑶族民间就有“造得高机织细布,子孙世代绣罗衣”的记载。瑶族盘王歌《造天地歌》中唱道:“起计盘王先起计,盘王起计种苧蔴,种得苧蔴儿孙绩,儿孙代代绣莲花;起计盘王先起计,盘王起计斗(制)高机,斗得高机织细布,布面又雕李柳花。”

《隋书》卷三十一载,其(瑶族)先民莫徭,“男子但著白布裤衫,更无巾裤;其女子青布衫,斑布裙,皆无鞋履”。刘禹锡曾在《插秧歌》中写道:莫徭“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纻是一种苎麻织物,白纻裙是苎麻所织的白粗布裙,据此可知当时的莫徭已经懂得种植苎麻并用以撕麻织布。《蛮子歌》写道“蛮衣斑斓布”。斑斓一词已经说明那个时期,莫瑶服饰的色彩丰富,颜色鲜亮。

《皇清职贡图》内瑶族服饰

a.乐昌县瑶
b.连州瑶(排瑶)
c.增城
d.乳源瑶
e.道州永明瑶
f.曲江瑶(www.xing528.com)

瑶山桃红

宋朝是瑶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了封建社会,接受朝廷的册封,并向朝廷进贡物品,其中就有“瑶斑布”,这种南来贡布其斑纹极细。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详细描述了这斑纹布的一种制作方法:“瑶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一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溶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蜡,故能变成极细斑花,并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莫瑶人若也。”这是瑶族蜡染历史的见证。

经过唐宋两朝的发展,瑶族服饰在求实用的基础上,开始更多地追求美感,服饰以蜡染、挑花、刺绣为饰,男子喜以鸡羽为插髻,女子喜以银、锡、海螺等为饰。到明末清初,瑶族的挑花刺绣艺术已达到了鼎盛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新型的技术和工业涌现,瑶族吸收了周边汉族的先进技术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瑶族民间手工业和民间工艺,使瑶族服饰更为华丽多彩。清代学者李来章在《连阳八排风土记》中写道:“男衣皆大领,左衽,裤用青布,裤脚以五色绒横绣之。”“女衣幅袖以五色绒密绣之,后衣则长过膝,无前襟。”可见瑶族在清代刺绣服饰精美靓丽。《广东新语》卷七《人语·瑶人》记叙“八排瑶……其领袖皆刺五色花绒,垂铃钱数串。衣用布,或青或红,堆花叠草,名‘瑶锦’”。其“男子编白雉插首,银环穿银箍匝额,银环饰项,腕带银钏,多至二三双。女子簪发以竹,履以,如鸟张翼状,衣腹背俱系唐宋铜钱为饰,裙用五色绒彩为纹绣,短膝,系钱于边幅,行则有色”。瑶族精湛的刺绣工艺,至今依然保留。

绣(南岗)

a.瑶山绣娘

b.瑶山红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