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瑶族舞火狗:文化传承与申遗

广东瑶族舞火狗:文化传承与申遗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舞火狗”节日,源自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对狗(犬)的图腾崇拜。瑶族少女出嫁前要参加两三次的“舞火狗”,才能进入成年,进入谈婚论嫁的行列。为传承这一文化遗产,龙门县文化部门已经开始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表彰民间艺人、对在校瑶族女孩进行“舞火狗”歌舞基本动作培训和仪式歌谣演唱等形式传承。“舞火狗”在2006年5月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正全力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瑶族舞火狗:文化传承与申遗

“舞火狗”节日,源自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对狗(犬)的图腾崇拜。相传瑶族峒主年幼丧母,其父用母狗奶水把他养大,为了感谢狗对瑶族人的养育之恩,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盛大的“舞火狗”仪式,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蓝田瑶族乡是惠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是广东省瑶族人口最多的乡镇。“舞火狗”既是蓝田瑶族一种祭祀仪式,又是一种特殊而神圣的瑶族少女“成年礼”。瑶族少女出嫁前要参加两三次的“舞火狗”,才能进入成年,进入谈婚论嫁的行列。据“舞火狗”传承人之一谭松娣介绍,“舞火狗”的服饰道具主要有线香、竹笠、黄姜叶、山藤,由村里“有福气”的妇女在未婚少女的手臂、腰部贴上黄姜叶,用山藤缠住,头戴竹帽。装扮成“火狗”的少女,由第三次参加舞火狗的少女带“火狗”舞队到祠堂叩拜先祖,到每家每户灶膛叩拜火神,还进菜园子进行舞拜,以歌舞形式祈求全村老少平安,丰衣足食。

村里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主持祭拜先祖仪式,教育少女成年之后要有仁慈母爱、尊老爱幼、贤能俭朴的好品德。仪式结束后,少女们在地塘(晒谷场)围成一圈,双手向前靠拢,持香抬头看前上方叩拜,“火狗仔仲吾来,火狗公仲吾来,来咯……来咯……”瑶族少女们身穿黄姜叶制作的衣裙,头戴竹帽,伴着朦胧月光,跳起了古老的蓝田瑶族舞蹈,唱起悠扬动听的瑶家歌曲。

礼毕,各村的“火狗舞队”汇集在一起将身上佩戴的黄姜叶、山藤、香火等扔进河流,用河水濯洗手脚,以示驱逐瘟疫,保佑健康。此时燃放鞭炮的男青年,也来到河对岸,与姑娘隔河对歌,表达青年人心中的爱慕之情。(www.xing528.com)

舞火狗

十月朝祭祖

“舞火狗”是蓝田瑶族传统文化的承载体,是瑶乡文化之宝。但近十年来“舞火狗”却到了濒危的边缘,只有杨屋村、新星村、小洞村为数不多的村庄保留着舞火狗习俗。为传承这一文化遗产,龙门县文化部门已经开始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表彰民间艺人、对在校瑶族女孩进行“舞火狗”歌舞基本动作培训和仪式歌谣演唱等形式传承。“舞火狗”在2006年5月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正全力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