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瑶族“莫徭”族称出现的隋唐时期起,广东粤北便成为瑶族先民的重要居地。瑶族的迁徙历史决定了她的游猎游耕生活,采集狩猎在瑶族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刘禹锡描述连州地区瑶民狩猎场景诗《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所记最为明了。
海天杀气薄,蛮军步武嚣。
林红叶尽変,原黑草初烧。
围合繁钲急,禽兴大旆摇。
张罗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广东最高峰石坑崆
猜鹰虑奋迅,惊鹿时踞跳。
瘴云四面起,腊云半空消。
箭头余鹄血,鞍傍见雉翘。
日暮还城邑,金笳发丽谯。
刘禹锡描绘了瑶族集体狩猎的壮观情景,从大规模人力合围一事,反映了当时在狩猎经济中尚保有浓郁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不仅是身居山区的瑶民,就是居住平原地区的瑶族,也往往以渔猎经济为重要的生活来源。如杜甫《岁晏行》吟道: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a.必背桂坑尾(www.xing528.com)
b.油岭古寨
c.南岗古寨
a.腊味飘香
b.乳源必背大村瑶族村
c.连南涡水镇大竹湾村
d.连州市瑶安盘石里
20世纪50年代,射弩
20世纪50年代,打猎归来
“莫徭”重采集狩猎,与当时不发达的农业经济互为因果关系。瑶族社会发展极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初期有的已进入封建社会,有的还处在农村公社发展时期;就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连南排瑶社会依然处于原始公社长老管辖时期,农业生产除了收获农作物外,还以捕捉和采集动植物为补充食物来源。
刺绣狩猎采集
瑶民砍伐自然林木,采集野生药材,猎取野生动物,经过粗糙的加工,然后把这些山货拿到汉区贸易集市,换回自己所需要的盐米等生活必需品。瑶民还采集野生果实、野生植物作为粮食的补充,采集野菜野藤喂养猪牛。经过若干年,开垦的山地水土流失,土地瘠薄,收成越来越低。由于周围自然资源被耗尽,难以发展生产,难以维持低下的生活水平,他们不得不向别处迁徙,另辟山场,另谋生路。《肇庆府志》卷三载:“其在肇郡者广……言语侏离,椎髻跣足,短衣斑褊,依深山以居,刀耕火种以砂仁、豆、芋、楠、漆、皮、藤为利,至地力竭,又徙他山。”瑶民迁徙有时是单家独户迁徙,有时是兄弟叔伯几户一起移居,有时又是整个村寨一搬而空,有时是从这座山搬迁到那座山,有时又穿州过县,长途跋涉,向远处迁徙。走过一山又一山,山山留下瑶足印。瑶族是我国南方历史上迁徙最为频繁的一个民族。
南岗古寨之房屋
“中国瑶族第一寨”——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千年瑶寨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瑶族山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