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篮扶篓采摘棉花,
一地洁白恍若植物的毛发。
梳而成丝,纺而为线,
银色的纤维温暖万家。
——达尔文
宁波不仅以地理位置优越、风光秀丽如画著称,这里还曾担当大清帝国对外贸易窗口的重任,商旅云集、舟楫往还,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大清朝廷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公然违背滔滔民意封锁甬江水道,断绝“化外之民”进入“天朝上国”的最后一线希望。但一纸协定确立了英国在这个东方国度的地位:悬挂英国米字旗的船只,在宁波水域畅行。
地缘优势明显、生产经验丰富知识储备充足、长期浸淫于域外文化、对外国产品及外国人的生产经营方式了如指掌,即便在物产丰饶的浙江省仍以繁华富庶著称于世的宁波,棉花产业的发展水平之高、势头之好,广大内地难望项背。中国是棉纺织业传统大国,有据可考的棉花栽培加工史不下三千年;作为中国的南方邻国,印度开发利用棉花的历史想必不短。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次大陆,后经全大类的摇篮——古波斯传入亚洲各国;棉花纤维纺织的布匹因其质地轻软、保暖效果出色风靡印度,恰如古埃及流行麻布一样。《圣经·出埃及记》中有一情节述及亚伦父子所穿的衣服用“棉布”织成,用料与埃及人常穿的“精美麻布”大相径庭。希罗多德明确表示,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缠裹干尸常用的材料就是“棉布”。他说:“上尼罗河阿拉伯半岛附近的埃及地区长有一种叫做‘棉花’或‘木棉’的灌木,树身不高,所结果实类似欧洲榛树,纤维含量非常之高。用这种纤维加工而成的布料叫‘棉布’,又白又软,是制作衣物的上乘之选;特别是埃及僧侣所穿的长袍,布料之美观,无与伦比。”这位学养俱佳卓有建树的博物学家声称,亚述女王塞米拉米斯是纺织工艺的发明者,古希腊、罗马作家一致推举古巴比伦的阿拉喀涅为纺织业的发祥地。(www.xing528.com)
以上种种说法,无论有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撑,都能说明一个问题:棉花的开发利用几乎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一样悠久。事实上,散布在地球各个角落、半开化半野蛮的部族,在没有证据表明与东方文明古国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棉花的开发利用程度并不低。克拉维赫罗宣称,当初西班牙征服墨西哥时,发现那里的土著纺织技艺精湛,他们制作的大块布料描花绣鸟、精美绝伦。见多识广的旅行家蒙戈·帕克在他的游记中写道:“非洲内地生番不仅知道棉花的妙用,纺织、染色无一不精。”
据称中国人很早以前就知道棉花这种植物的存在,并且对其实用价值有深刻完整的认识。不过囿于民族偏见,特别是对北方鞑靼游牧民族的强烈排斥,他们并没有将相关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棉花的开发利用接近于无。情形与中国类似的国家和民族,全世界还有不少。直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典籍中还没有出现关于棉花的片言只字;汉朝前后始有记载,不过大多属于猎奇文字,可见棉花的栽培并不普遍,至少没有形成气候。中国史册首提棉织品是在公元502年,当时的中国南朝齐国皇帝——齐和帝曾着棉布龙袍,史官对当时尚属新奇之物的棉衣做了详尽的描述。从那个年代起直到公元11世纪,有关棉花的记录散见于文人墨客的诗咏,不过不是以御寒之物的面目出现,而是作为景观植物养于官宦人家的花园。其后木棉传入中国,棉花产业始有起色,不过只是小范围种植,覆盖区域不广。直到成吉思汗灭宋建立第一个异族政权之后,大元皇帝革故鼎新、置汉人的民族偏见于不顾,大力推广棉花栽培,棉纺织业这才取得长足进步。元朝之后的明朝沿袭旧制,棉花作为重要农作物的地位,这才正式确定了下来。
从元明时代起直到今天,中国的棉花产业蓬勃发展,很快占领了纺织品市场的大半壁江山。棉花易于栽培,再干旱贫瘠的土地,只要得到合理灌溉就能结出累累棉球。不过从下种到收割,棉花的田间管理工作并不简单:播种前犁地三遍;施肥不能过少;下种后株行间要挖一道浅壕,便于通气蓄水;株高达到十二英寸后,就得打尖修剪、促进分蘖、提高单株坐果率。棉花种类繁多,仅迪坎德尔列明的就有十三种;不过除了学有所专的植物学家,普通读者对棉花的谱系肯定不感兴趣。商人也对棉花进行了分类:黑籽棉和绿籽棉;前者蕾软壳薄,稍碾即碎,使用双辊挤压的方式,单人操作即可完成剖壳的工作;后者棉壳坚硬,没有圆锯一类的机械装置,根本无法撕裂剥离。中国广泛种植的棉花也有两个品种:一种纤维粗粝,颜色纯白;另一种花丝纤柔、色泽泛黄,品质明显优于一般的棉花,主产地在江南省,驰誉世界的“南京布”就是用这种材料织成的。“金丝绵”的秘密曝光之后,一度广受世人追捧,争相引进的国家和地区繁如过江之鲫。不过除非洲的好望角一地移植成功之外,其余地区的实验最后均无果而终。一隅之地种犹未种,“金丝绵”的推广热潮很快便告消退。
中国不是棉花的故乡,棉纺织技术也非中国首创;采用类似蜕壳、除籽、纤维梳理工艺对棉花进行加工处理的国家民族,世界各地不乏其例。印度人使用棉籽分离装置的历史相当漫长,几乎贯穿这个文明古国的发展全程;而弹棉花的专用器具——长弓也源自印度,引入英国后曾风靡一时,成为帽匠精梳羊毛、擀制呢绒的利器。
弹棉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