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陵园的建设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联系

中国陵园的建设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联系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礼仪之邦,陵墓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地方与其深层的民族文化因素或曰礼教有关,陵寝的规制彰显逝者的身份地位。生前备好一口棺材,单等死后下葬,此俗在中国各地广为流行;皇帝的棺材即在登基之日投入制作。中国式丧葬不仅仪式繁缛,其间还要讲一些扑朔迷离的规矩。阴阳先生是中国特有的一类职业人士,据称有通灵的特殊本领。

中国陵园的建设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联系

阳光如瀑浸染庄严的陵寝,

宝顶的金辉烛耀深林。

坟头翠柏黯然伫立,

萋萋芳草摇曳满地浓茵。

——玛丽·霍维特(www.xing528.com)

禁忌是东方民族宗教行为的一大特色,有亵渎神灵之嫌的物什不得出现在庙堂之内,信徒身不洁、心不诚在他们眼里也是罪无可恕。从学养渊深、信守教规的圣哲到懵懂无知的俗人,这方面的表现并无二致。尼波山是摩西的升天之处,基督徒对此耳熟能详;那么亚伦的归宿又在哪里?亚伯拉罕葬在麦比拉的洞穴里,耶稣的圣体最后也被安放到花园里——膜拜圣迹的各方人士不可能忽略这一教谕。东方国家的坟茔不会依庙宇等宗教场所、祭拜设施而建——无论此俗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各族人民一例奉行不逮。中国人尤其热衷此道,生者与死者之间的鸿沟被挖得更深、拉得更远:不仅城墙之内不设墓地,荒郊野外的坟场也要建在远离村落的地方。受东方文化的影响,欧洲国家也群起效仿,巴黎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在伦敦尚未发展成国际大都会之前即已遍布泰晤士河两岸的古墓悉数被迁。此举彻底颠覆了基督教传统,推行之初即受到全社会的抵制;直到近数年来,欧洲人的思想观念才有所转变,不再将教堂和市井之中圈出来的公墓当作唯一合理的托骨之处。托斯卡纳大公是欧洲地区开风气之先的执政人物,首倡墓地与居民区隔离的管理策略,并将佛罗伦萨的公墓规划到远离城埠的区域。不过由于大公的丧葬改制方案包括将教堂内所有坟墓迁走的内容,导致民怨风起,反对者结成同盟与大公分庭抗礼,迨至最后演变成一场骚乱,局面几乎不可收拾。

佛塔、伊斯兰教宣礼塔、爱尔兰石柱塔等均为独立设施,因为无关日常宗教活动,故与寺庙、清真寺、教堂等主体建筑之间存在一段距离。近年出现殿塔合建的趋势,以单体建筑的形式在寺庙院落内造塔,或者主体建筑集成塔顶渐成风尚。中国是礼仪之邦,陵墓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地方与其深层的民族文化因素或曰礼教有关,陵寝的规制彰显逝者的身份地位。穷人的坟墓朴实无华,低矮的坟丘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外观与小亚细亚及欧洲部分地区的墓地别无二致。有钱有势的人即使死了也要“风光大葬”,石筑或砖砌的坟茔高大坚固,球体或椭球体外形设计有抵御风雨侵凌、山洪冲刷的功用。中国有厚葬逝者的习俗,有钱人墓中的陪葬品往往价值连城;砖石材料的大量使用提高了墓墙的安全性能,大大降低了被盗掘的风险。墓室内部空间设计繁复,采用分层结构、布设秘道的情况屡见不鲜;呈规则几何形状的窟窿式、多边形式封口的下方居中位置,摆有碑、塔、祭台等用于装饰或摆放祭品的器物。中国以孝立国,构建复杂社会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宗法制,墓园中寸草不生、清理得干干净净的小道,说明生者对死者的祭扫从未间断,见证了中国人生死不渝的骨肉亲情。中国人死后,遗属们会披麻戴孝、举办隆重的葬礼,哀乐声中抬棺徐行的队伍,女眷呼天抢地的嚎哭声、男属痛彻心肺的哀吟声,令观者动容、路人悲戚。如果占地面积足够大,墓园内还会种植一些烘托悲怆气氛的特殊植物,除庄严森郁、最能体现亲人哀思的柏树外,常见的树种还有垂柳、愈疮木等。

生前备好一口棺材,单等死后下葬,此俗在中国各地广为流行;皇帝的棺材即在登基之日投入制作。中国的穷人别无他求,唯独希望有一口上好的柏木棺材盛殓遗骸、安放不死的灵魂。即便鳏寡孤独老无所养的人,死后亲友邻居也会凑足份子钱,买一口棺材安葬。中国式丧葬不仅仪式繁缛,其间还要讲一些扑朔迷离的规矩。阴阳先生是中国特有的一类职业人士,据称有通灵的特殊本领。新丧之人不能贸然下葬,必须经由阴阳先生看风水(根据地形地势选择最佳安葬位置、确定棺材摆放的方向等)、推算时辰,确保死者在最合适的时间葬在最好的地方,荫庇子孙后代,确保一门兴旺。如果阴阳先生宣称得不到天神的明示或者测算出的宜葬日期太过遥远,那么尸体就得一直停放在灵堂里,直到腐烂发臭、秽物横流的那一刻,再行堆薪焚尸,将骨灰收拾到瓦罐里,静等吉时出殡。在中国,死人想要入土为安,某些情况下有很长的路要走。

厦门古墓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