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着简朴的僧人忙于展示神的圣迹,
喋喋不休地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R.W.
南京大报恩寺有座琉璃宝塔,其设计建造的初衷是什么,欧洲人不知道,本地人也一头雾水。不过该塔最后演变成佛教建筑,这倒是不争的事实。限于塔身结构特殊,塔内举办佛事处处掣肘,所以这座富丽堂皇的宝塔的宗教意义仅仅体现在象征与纪念这个层面。根据史料记载,大报恩寺塔建造年代久远,几与爱尔兰的柱塔同时落成。如果此说可信,则东西方两大标志性建筑的历史渊源,颇有耐人寻味之处。事实上,有关爱尔兰柱塔的第一手资料极其匮乏,许多见诸纸端的记载都有牵强附会之嫌。哈里斯认为爱尔兰人设置柱塔的初衷是忏悔,著名的苦行者圣西默昂就曾坐柱苦修四十年之久;莱德维奇则持不同看法,指称这些柱子只是挂钟的基座;而瓦兰西的观点又迥异他人,声言柱阵与古代爱尔兰人的太阳崇拜有关,施行祭礼时用于积薪举火。一位知名度不高的作家对石柱的诠释别出心裁,从实用角度出发提出这个独特的“建筑群落”只是路标,白天指示方位,晚上升火当作灯塔。蒙特莫伦西·莫里斯见解独到,提出塔群的作用相当于要塞,与古埃及科普特人群落在圣地入口处垒放石堆、防止不洁之物侵入的做法如出一辙。阿德莫尔的石垒之下曾经发掘出一口棺材,这是金字塔、石塔原属坟墓地表建筑设施的有力证据。亨利·奥布莱恩就爱尔兰圆塔建筑风格与佛教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做过一番考辨,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形诸纸端,写成洋洋洒洒的论文献给爱丁堡皇家学院。纵使奥布莱恩笔底生花,若仅凭一两件建筑遗迹断定爱尔兰一度盛行佛教,未免有失偏颇。
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多源自精通中文的西方学人,如前所述,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而我们对这个东方古老民族的社会演进、文明传承等各方面发展脉络知之不详,故此建立在浮光掠影式的观察和一鳞半爪的知识基础上的结论,误导的可能性很大。认为所有的塔都是佛教建筑,便是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表现。事实上,中国的塔除佛家“浮屠”之外还有“风雨塔”、“文峰塔”、“镇妖塔”,等等,相当一部分宝塔建在远离寺院的地方,与我国的因弗内斯、方廷塔、格拉斯顿伯里诸地的古塔一样,坍塌破败、荒草蔓生,任由时光的魔术手拂入尘埃。
南京大琉璃塔由相邻寺院的僧侣负责维护,状态良好、资料完整;如果没有杜撰的成分,有关该塔设计规格方面的数据以及建造年代等均有案可稽。曾于1613年至1635年间久居南京的谢务禄神父,在他的相关著述中对这座塔叹赏不已:“……报恩寺塔精妙绝伦,与古罗马建筑杰作相较毫不逊色。”1687年,李明神父初见此塔即表示大为心折:“毫无疑问,大报恩寺塔是东方最完美、最雄伟的建筑物。”鸦片战争结束后,一度占领南京的英军官兵游历此塔后也感慨万端,给予的评价之高,与上述两位神父相比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琉璃宝塔”之名源于佛塔所用的建筑材料,其所在佛寺称“大报恩寺”,有感念佛光普照之意,体现佛教徒的虔诚和慈怀。琉璃寺塔原址曾建有三层阿育王塔,纪念尊佛护法、呵护天下的古印度同名圣王,系东吴大帝孙权敕建。公元240年,孙权斥资修缮塔体、增置内部设施,并更名“建初寺”。该寺历经数百年风雨侵凌,屹立不倒,不期于元顺帝年间毁于大火。根据史料记载,作为江南第一塔的阿育王塔几经损毁重建,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一样不断变换名号;迨至琉璃宝塔落成,其以金碧辉煌的外观、极其奢华的装饰,被推为继长城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建筑奇迹。该塔于明朝都城自南京迁至北京后的永乐十年六月十五日(公历1412年7月23日)奠基,系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专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及马皇后而动工兴建的;塔高九重,由工部侍郎黄立恭按照宫阙规制设计建造,前后征用匠工夫役逾十万人,耗资计白银二百四十八万余两,折合英币七十五万镑,历时十九年方始完工。其时已是宣德六年八月一日(公历1431年9月7日),首倡者朱棣坟头的荒草已然荣枯六个春秋。“大报恩寺”之名的由来,即与明成祖切切思报祖母马皇后的恩泽、旌表其人盛德有关。
大琉璃塔建成后,历经大明和清朝前叶两世岿然不倒,不过嘉庆五年五月十五日(公元1800年6月26日)下午三点至五点间巨塔遭受雷击,从基底至金顶三面尽毁。事件发生后,两江总督、江宁知府具折表奏朝廷,要求拨款修缮。修复工程于1802年启动,延至1842年英国远征军占领南京,部分失德败行的英籍水手纠群结党,试图盗窃价值不菲的墙面装饰材料。不过他们的图谋未能得逞,获悉不法情事的英国军方采取果断措施,将所有害群之马逮捕法办。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九层八面,逐层收窄,顶嵌铜铸镀金宝珠;虽经数百年沧桑,顶珠色泽亦然鲜亮如初。刹顶竖管心木一根,上挑八条与塔体顶层龙头斗拱相连的垂链,共悬风铃七十二只。除顶杆外宝塔每层的檐角下都悬挂有铜制的风铃,上下合计达一百五十二只,清风徐来,脆响绕塔;晨昏昼暗,声闻四达。九层塔体外缘张灯一百二十八盏,经过精心打磨的贝壳灯罩(在玻璃工艺不成熟的中国,使用贝壳制作灯具的现象非常普遍)散发出如梦如幻的柔光,映照莹莹如玉的墙面和金碧辉煌的飞檐,恍然彩虹卧地、烛耀长空。此外底层规整室设长明灯十二盏,与外灯交相辉映,昼夜不熄,每日灯油消耗量即达八十磅。长此以往,灯油开支无疑会成为寺院的一项沉重负担。不过寺僧有的是办法:向善男信女们宣讲佛家因果轮回、报应不爽的那一套,声言每个人只有捐献灯油钱、照亮三十三重生天,才能救生民于水火、渡苦海如慈航,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经他们如簧巧舌一番鼓动,那些深受神鬼仙佛、迷信文化熏陶,满脑子妄念的中国人,岂有不捐之理。
大报恩寺功德碑刻有琉璃塔简介,载明该塔自基底至金顶总高三百四十六英尺。不过法国传教士晁俊秀从一位住院僧人口中得知,塔高仅为二百五十八英尺,远未达到碑刻标榜的尺寸。1842年,英国随军工程师经过实地踏勘,又将这一数据缩减到二百三十六英尺。(www.xing528.com)
大琉璃塔墙体使用陶砖砌筑,不过内外墙面都贴了琉璃。琉璃砖釉面精细光洁,外观呈白色;内砖留有榫口楔接琉璃贴面砖,各结构层以嵌套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贴面平整严密,局部毁伤不影响本体架构。各层飞檐上覆黄色琉璃棱瓦;塔脊盖瓦红绿相间,型制略大;檐下设有回廊,绿色琉璃栏杆绕阶一周;八面墙体开拱门四道,正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琉璃券门雕满神佛魔怪,图案玲珑繁复;檐脊龙口各衔挂铃,不过由于寺僧怠惰一向不问佛事,他们敬奉的感应尊神心怀不满,已然尽夺铜铃之声,即便善于鼓风而歌的埃俄罗斯亲临琉璃宝塔,奏响悠扬婉转的和歌,久居哑塔之下的中国人也不会领情——
碍于上帝之命,
大家侧耳静听。
惜乎一曲鼓罢,
竟然无人喝彩。
宝塔内壁虽贴有与外壁一样美轮美奂的琉璃砖,不过佛教题材的浮雕破坏了从基底到顶部各层墙面的外观:一尊大佛,外带四百具左右规格略小的神祉雕像,密密匝匝挤作一团。彰显大报恩寺事佛至诚的证物不仅墙上的佛像一处:史载刹顶嵌有夜明珠、避水珠、避风珠、宝石珠、避尘珠各一颗,具备夜间发光,驱散邪魔外道、退水、定风、避尘、息刀兵的神奇法力(僧人挂在颈项间、诵经之时攥在手中捻动不歇的佛珠,取意不外乎此);佛舍利、得道高僧的遗物、译自梵语的经文,以及皇帝颁赐的宝物包括一块重达四十两的金锭、一千盎司白银、一担茶叶、一组宝石、一千串转运大钱(包括永乐通宝一百串)、两匹黄缎,以及佛家经典《地藏经》、《阿弥陀佛经》、《释迦佛经》、接行佛经等各一部:凡此种种,或藏之高阁,或供于殿堂,都是佛徒信众顶礼膜拜的对象。
大琉璃塔内附设螺旋梯一道,从塔底到刹顶,扶摇直上一百九十级,攀爬不易,不过报偿也很丰厚:登高望远,金陵秀色尽收眼底;一边是房屋鳞次栉比、街头人流如织的故都南京,对面是翠色如积、空阔寂寥的郊野;天地迷蒙处,一带扬子江舟楫渺渺、奔涌不歇。大报恩寺方圆三英里,雄踞中心位置的琉璃宝塔周边,殿阁广布,塔楼林立,各类人文景观依稀可辨:向东是专为领血食、受祭拜的河神龙王开辟的栈道,向南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和点缀其间的谷仓,向西是延四方宾客、体现南京人广阔胸襟的渡桥,而浩浩荡荡的扬子江就横亘在宝塔的北面。“天禧寺将成,赐名‘大报恩寺’……‘配天地之广大,同日月之光明,而相为悠久于万万年’。”
南京街景——大报恩寺塔俯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