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杭州西湖风光,中央帝国的绝美胜境

杭州西湖风光,中央帝国的绝美胜境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J.C西湖坐落于南宋首都、江南名城杭州西部,湖面宽阔、湖水澄明如镜,周边景色如诗如画。西湖周长二十英里,沿岸风光旖旎、港汊密布;湖心两座小岛,有如碧螺卧波、翠裙濯涟,参天古木荫庇一方胜境。一条宽阔的石板路直通杭州的西湖港口,妙景天成、游人如织,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创造了西湖花红柳绿、生机勃发的世界。杭州城内官高位显的贵族、腰缠万贯的富商,莫不以居西湖之畔、览一窗晴雨为人生快事。

杭州西湖风光,中央帝国的绝美胜境

生死一线,祸福相依,

天堂里也有风雨凄迷。

草木葳蕤的山坡之下,

荒冢横陈,尸骨枕藉。

唯有西湖荡漾碧波万顷,

摇曳坟茔和野花的倒影。

——C.J.C

西湖坐落于南宋首都、江南名城杭州西部,湖面宽阔、湖水澄明如镜,周边景色如诗如画。西湖周长二十英里,沿岸风光旖旎、港汊密布;湖心两座小岛,有如碧螺卧波、翠裙濯涟,参天古木荫庇一方胜境。一条宽阔的石板路直通杭州的西湖港口,妙景天成、游人如织,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创造了西湖花红柳绿、生机勃发的世界。杭州城内官高位显的贵族、腰缠万贯的富商,莫不以居西湖之畔、览一窗晴雨为人生快事。亭台楼阁、高下相间,别墅宫阙、参差远近,从环湖一带连绵起伏的群山脚下,直到粼粼波光日夕轻抚的岸边,各式各样的建筑物隐现深林、点缀芳丛;更有精心侍弄的私家花园、公共娱乐设施,为这一方人间天堂平添许多人文气息。西湖水域不知道寂寞,处处轻舟画舫、昼夜钟鼓笙箫,常有阔绰的主儿还会自带伙食船,烫酒备菜,宴游竟日,席间自然少不了西湖盛产的银鲢——此情此景,除了威尼斯的拉古纳,西方世界里恐怕还没有什么地方堪可一比;满人治下的大清帝国,高人雅士会聚烟波、吟风弄月论道谈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故而娱性怡情之物,唯余美酒佳肴而已。当然,在性别歧视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这样的场合不会有女性参与。一个完全摒弃女性智慧、男女间不存在理性交流的社会,那是何等的枯燥乏味!排斥同类、自命不凡,拒绝与操守更加高尚、进化更加完美、情感世界更加细腻丰富的人类另一半进行精神领域的沟通,这是男人自身的悲剧,也是知识和理性的陷阱、社会的障碍。须知上帝造物,原各具缺陷,优势互补才是臻于至善的不二法门。崇尚天性的社会塑造完备的人格,这样的环境培养出来的人,与青春少女相处的岁月都会在他们的心中打下最温馨最浪漫的印记,无论遭遇多少坎坷、经历多少风雨,人性的光辉将永不泯灭。但是中国没有具备此等学养的社会阶层。中国人擅长插科打诨、出言不逊、搬弄是非、尔虞我诈——禁止女性出入这样的社交圈子,也许是中国人最明智,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除了泛舟清波、静享惬意人生之外,西湖游客寻欢逐乐的方式还有不少。呼朋引友、饕餮满桌美食者有之,执一支鸦片烟枪、吞云吐雾者有之,聚众赌博、自甘堕落者有之;稍具礼义廉耻之心、不愿自污其行者则凭栏闲坐,时不时地抽几口土产烟叶自娱。

心灵还没有被举手投足异乎同类的本地人污染的游客,流连青山秀水,遍访名胜古迹,满目锦绣,花香浸衣,施施然其乐何及!西湖水陆一线,坡岸平缓,茵茵绿草间点缀着怒放的水仙;向里地面抬升处,但见紫红色的罂粟开满堤埂,宛若一圈新添素雅的花环镶在枝叶披离的丛林边缘,高大的乌桕、樟树、桧柏等或常见或罕见的乔木,郁郁森森,绿遍山原。西湖植物群落中最具观赏价值的种类有:变色玫瑰中东玫瑰、丁香花、构树、杜松、棉花异彩纷呈凤仙花科植物、苋草,以及以莲子的行销驰誉欧洲的莲花。不过欧洲人见得到的莲子,都是天朝专门供应海外市场的次品。这些风姿绰约的植物争奇斗艳,在水草丰润、土质肥沃的谷地竞相绽放美丽的花朵,仰承雨露恩泽、织锦青山脚下,与婆娑的树影酬唱应和。西湖周边山地多溪流,忽作垂崖之瀑、忽而芳踪漫灭,一路欢歌,汇入西湖一池静水;驾一叶扁舟逆流而上,踏勘溪岸人迹罕至的林地,历来都是杭州人最为热衷的娱乐探险活动。幽闭的深林,因飞架于众多溪涧之上的小桥而显得灵动和谐、神采飞扬:修桥补路是中国人着力最多的公共工程,不过中国人的桥梁建筑技术水平却不甚精湛,与英、法诸欧洲国家相较,只能用“稚嫩”来形容。高下错落的寺院、若隐若现的别墅、林地、花园、坟墓等人文景观,点缀西湖周围连绵不断的群山;倾颓在历史漫漫尘埃里的宫阙楼阁,留下昔日皇城最后的一抹残影。南宋时期的杭州主城由三个依山傍水的功能区组成,十英里长又高又厚的砖墙,围裹出偏安一隅的坚城。外城是皇帝署理政务的地方,宋度宗动辄在这里举办万人宴,遍罗美酒佳肴,欢饮达旦;中城为皇宫,麇集各类皇家建筑设施;内城则为妃嫔宫娥的居所——后宫,秋千弄影、风荷惊鱼,多得数不清的佳丽穿梭于花前月下,彰显大国之威。1275年元兵攻破杭州(时称临安),恭帝携母后投降蒙古大军,被移送大汗忽必烈大本营并遭废黜,次年即殁。数百年帝脉,一朝断绝;几十里皇都,至此没落。

西湖沿岸码头有一景,那就是披绸挂锦、专用于拉客的游车。西湖举目皆胜境、移步成乾坤,可去之处本来极多。湖心岛虽小,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别有洞天:浮光跃金的湖面,倒映布局精致的楼阁,正好用于举办婚庆大典;怀有异趣雅兴的地方士绅闲来也喜欢在此一聚:泥炉小酒,高朋满座,大快朵颐之余,尚能览一湖晴雨、展万古胸臆;人生得意,莫过于斯!

但是我们的生命总是那么脆弱,死亡是人生挥之不去的伴侣。西湖歌舞未散、宴乐正酣,明艳的山花溪草外,阴郁的松柏却摇曳起满山的苍凉、在西湖澄波里投下无边的暗影,似在向攀骖辍棹、闲度美好年华的游客暗示:今日有尽时,明朝未可知。

当悼者散去,悲声渐歇,(www.xing528.com)

荫庇坟头的老树,泪枝依然婆娑。

清风鼓片帆,笑语动轻舟;生机勃勃的西湖水面,正对的是坟茔堆聚、荒草蔓生的“死亡谷”。已成冢中枯骨的前辈们,也曾——

奔走于无谓的希望,

战栗在虚幻的恐惧;

为晨光下的种种愚行,

在薄暮里暗自饮泣。

演绎放肆的青春,追逐无尽的梦想。中华民族的社会习俗、文化传承及国人的日常行为习惯诸方面都存在恶浊愚昧之处;不过这个民族提倡孝道,对待逝者的态度至为尊崇,仪礼至为隆重哀婉。“中国人讲究‘死者为大’,他们对已逝之人的缅怀之情如此强烈,几至无以解脱的地步。”从云雾缭绕的山顶,到鲜花铺地的湖畔,西湖整面坡谷都被辟为墓地,大小外观各不相同的墓冢、异彩纷呈的纪念碑以及坟前零落的祭品,绵延不绝数英里,落日晚景,满目萧索。高大的柏树披散苍凉的枝叶,阴郁的树冠之下偶见小小的圆亭,白色的柱脚撑起蓝色的伞盖,想必是为列祖列宗修建的锦殿华厦。生前享尽荣华、死后备极哀荣,大清帝国的满族贵胄及汉族达官贵人,死后的待遇跟普通百姓也有差别——半月形风水墙前面,竖着黑色大理石墓碑;镏金碑文除载明死者的身份地位之外,自然少不了堆砌溢美之辞、表达缅怀之意。石棺、祭坛、悼壁、立柱、拱顶、方尖碑、宝塔……但凡中国人认为可资寄托哀思的道具,这里应有尽有;劳心费力、徒靡财物,如此铺张浪费的行为究竟有什么意义,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中国人几千年来却乐此不疲。除了下葬时每位死者坟头都会种植一株歇灵之树外,垂柳、愈创木等外形独特、切合悼亡抚孤之主题的植物也遍植墓园。清风徐来,这些树木柔曼的枝叶拂过坟顶、墓碑,清扫漫长岁月蒙上的浮尘,堵挡路人窥伺的目光,为死者守护一方“家园”。漆漆暗夜里常有灯火在山谷里游移,不过附近的居民经多见广、不以为意——亲友掌灯扫墓,这在中国是常有的事;特别是清明、寒衣节所在的春秋两季,中国人都会大张旗鼓地清扫墓园、祭祀祖先,摆上香烛牲馔之类的祭品,叩头施礼、奉茶奠酒,仪式相当隆重。倘若祭拜的对象只是普通的亲友,中国人还可以“随礼”、委托别人代尽义务;然而告慰父母之灵,必须由本人亲力亲为,这在中国是不能违背的原则、亘古不变的铁律。

在中国的墓地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方才还在摆放祭品、伏地大哭的遗孀,立起身子便擦干眼泪,在丈夫冰冷的墓碑上投著问卦、卜算前程。中国人信奉宿命,算卦是他们决疑解惑、探究自身前途命运通用的手段;每处寺院庙宇的神坛边都摆放着签筒,里面插满写有卜辞的长条状卦签。卜者先是上香叩头以表虔敬,然后拿起签筒使劲摇晃,弹出来的单支卦签上书写的内容,在卜者看来就是冥冥中的定数。一般人无法解读卦理,不过这也不要紧:卜者可以查对签筒旁边摆放的卦书,也可以到和尚、道士算命先生处讨教。深陷丧夫之痛、青灯孤影苦度人生的中国妇女,除了寄望于丈夫的在天之灵保佑、重拾人生之外,再也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抽到好签的幸运儿都心有灵犀,可以参透命相之理、预知一生富贵,此说虽然荒诞无稽,可中国人从远古洪荒文明时代起直至今日,始终迷在其中、奉行不逮。

命数摆在他的面前,

先知在为他解读天言。

西湖风景所在皆妙,而最古老、最著名、也最引人注目的去处当数雷峰塔。雷峰塔位于西湖岸边的一座小山峰上,其外观型制、内部结构以及所用的建筑材料等均与中华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普通浮屠大相径庭,当属远古建筑无疑。当地权威机构宣称,雷峰塔建造年代久远,根据可靠证据推定,与夫子活动的时期相当,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漫长岁月的风雨侵凌,雷峰塔尚有四层塔体屹立不倒;以西湖优越的地理与气候条件,这座塔即使无檐无顶,再保存几千年同样不成问题。雷峰塔赭石作梁柱,绿箩掩黄墙;重檐衔日月,拱窗含晦明,风物最是佳妙。唯独疏于管护,塔体尘封垢积、青苔遍布,绕阶尽是荒草,檐间点缀野花,名为神佛仙居所,佛光其实难进。中国文人推崇的古韵,雷峰塔无疑发挥到了极致;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寄生植物年复一年对塔体结构造成的破坏不容小觑。首提雷峰塔之名的欧洲人是公元13世纪远赴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其笔下的雷峰塔净高一百二十英尺——衍至今日,虽经数百年沧海巨变,塔高数据却未见一丝一毫的缩水。

石门古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