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不惊的海面,
倒映五彩缤纷的山峰。
那是大自然铸造的明镜,
历经风雨,映照古今。
——H.(www.xing528.com)
受大清帝国当局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英国人虽不能再进入风景如画的厦门港,但中英两国建立在多年商贸往还基础上的民间联系纽带,牢不可破。朝廷关闭中国东南沿海除广州一地之外所有通商口岸之前,厦门的对外贸易已初具规模;后迫于英军的强势干预,清国不得不开放五埠,也是厦门最先伸出热情的双手、欢迎久违的西方人卷土重来。靠近厦门的海面上一岛穆立,岛上既有深沟高垒的要塞,也有土壤肥沃的田畴,森森悬垂的危岸、草木勃发的山崖,将涌动不歇的狂涛和漫天飞舞的飓风阻遏在外,围出一隅波平如镜的内港,这就是扼出入厦门港之要冲的鼓浪屿。由于这一带洋面水文复杂、过往船只频频失事,落难的船员不得不铤而走险,四出抢劫。鼓浪屿的兵力和军事设施均不足抵御猖獗的海盗,每至晚间,部署在岛上的“红衣大炮”便会发出沉闷的警报声,提醒港内加强戒备、防范海盗突袭。甚至在英国皇家海军驻扎期间,这一套做法依然得到遵行。
站在鼓浪屿高处遥望厦门,优美的景色、繁忙的码头、热闹的市井,无边风物尽收眼底。千帆竞渡的深水航道横陈脚下,密集的屋宇点缀长条状的岬角;稍远处的近岸航道波光粼粼,云腾雾绕的石灰岩质大山宛如一道画屏,将气象万千的大陆遮掩在后面。徜徉于鼓浪屿小径,俯仰厦门风光,恍若置身魔幻之境。
福建境内地形复杂,厦门、鼓浪屿等海上或沿岸地区的居民与内地重峦阻隔、交通极为不便,故此对外贸易向来发达。厦门与台湾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非常活跃,新加坡也是厦门多年的贸易伙伴。输出蔗糖、输入大米等生活必需品,是厦门人与福建北部诸地互通有无、维持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导致福建成为中国的化外之地,除民俗民风独树一帜之外,闽南话也与中国其余地区流行的方言迥异。至于这种特殊语言是对外交流过程中异化的产物,还是地地道道的方言土语,这个问题无人能解。
曾厝坡下的厦门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