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州奋进,马山县革命老区发展!

永州奋进,马山县革命老区发展!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山至平果凤梧二级公路永州路段已全面竣工通车。“美丽永州”硕果累累,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南宁市“十佳乡镇”。2016年5月,通过永州镇党委和政府的接引,广西菜根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驻永州镇胜利村。从2016年开始,永州镇的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五)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州镇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为创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永州奋进,马山县革命老区发展!

那马革命是广西右江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山县永州镇是那马革命的发祥地和核心区。在永州镇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掀起过土地革命的壮阔波澜;曾镌刻过抗日救亡的历史画卷;曾书写过解放战争的壮丽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永州老区各项建设事业开始步入快车道。

(一)农村经济促农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州镇党委和政府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传统农业发展稳定。全镇粮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5.42万亩,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2600亩。通过良种良法,全镇每年粮食总产量都保持在1.7万吨以上,甘蔗总产量每年也都达到一万多吨。二是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全镇通过土地流转,已种植沃柑1500亩、百香果620亩、火龙果600亩、指天椒700亩、养殖黑山羊3000只。通过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种养业,使全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2019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45元,比2010年的4165元增长了2.07倍。

(二)“三化”活动扮靓老区

永州镇境内的二级公路(林永立 摄)

从2015年开始,随着“美丽马山”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永州镇党委和政府加大了“美丽永州”乡村建设的力度。一是“村屯绿化”装扮新农村。全镇严格按照马山县“乡村办”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要做到“三林两区一道双发展”的建设要求,加强在村屯周围、道路两旁、房前屋后栽树补绿,建设休闲小径、生态小区、乡村绿道。全镇18个建制村179个自然屯,已基本实现“村屯绿化”项目作业,占比达100%。在此基础上,还鼓励村民发展“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茶园”,大力发展特色林果和林下经济,增加收入。二是“饮水净化”守护水安全。通过实地调查,全镇现有可供500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235个。以政府投入、社会扶持、受益群众参与的方式,全镇累计清理水体垃圾632吨,完成渠道清淤86公里,渠道硬化13公里,新建4处人饮工程。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运行机制,为革命老区群众的饮水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三是“道路硬化”铺出致富路。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以行业扶持为支撑、以群众投劳为补充的方式,各负其责,实施“道路硬化”普及工程。全镇18个行政村(社区),村村通水泥路,通达率达100%。全镇179个自然屯,全部实现屯路硬化,硬化率达100%。全镇已建成构建等级高、总体路况好、服务全覆盖的乡村公路网络。老区群众用山歌称赞:“永州交通气象新,公路硬化过家门;抬脚登车未坐暖,溜烟一阵到南宁!”马山至平果凤梧二级公路永州路段已全面竣工通车。“美丽永州”硕果累累,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南宁市“十佳乡镇”。

(三)招商引企带动就业

2016年,广西菜根谱农业科技公司进驻永州镇(老灯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州镇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进驻永州进行种植、养殖和旅游等产业的开发,其中广西(永州)菜根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2016年5月,通过永州镇党委和政府的接引,广西菜根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驻永州镇胜利村。这家公司与胜利村局旺屯、局者屯130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书,获得了512亩土地经营权,建起了菜根谱蔬菜产业示范区,主要种植菜心、红葱、江门白、豆苗、小白菜香菜、芥兰等品种的蔬菜,产品主要是销往香港。经过两年经营,广西(永州)菜根谱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建成初具规模的供港蔬菜基地。该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以特色蔬菜为主体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态种植产业链。通过吸收胜利、俊龙等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以分红的方式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该基地每天用工120多人,大忙时每天用工达160多人,涉及周边50多户贫困户。龙头企业的进驻和产业的成功开发,使永州当地农民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www.xing528.com)

(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15年,永州镇全镇共有18个行政村(社区),总户数1.6万户,总人口5.7万人。经过建档立卡识别,有平山、亲爱、青山、龙角、胜利、俊龙、五弄、大旺等8个村被确定为贫困村,贫困人口12170人,贫困发生率14.08%。从2016年开始,永州镇的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至2019年底,全镇按照贫困村脱贫“十一有一低于”和贫困户脱贫“八有一超”的脱贫要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脱贫攻坚取得了新成效。

贫困村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镇8个贫困村共成立专业合作社35个,落实土地5100多亩,重点种植现代蔬菜、砂糖橘、黄金柑、火龙果、百香果和构树,带动487户农民(其中贫困户96户)通过参与劳动、土地租金和年终分红,达到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以前,全镇8个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均为零,被称为“空壳村”。2016年以来,在有关扶贫政策的推动下,这8个贫困村发挥村级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施种植、养殖、加工和光伏发电等村集体经济项目23个,使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其中亲爱村仅通过发展光伏发电一项,每年就使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多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按照“十三五”规划,全镇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是1048人。至2019年底,搬迁安置任务全部完成。此外,全镇贫困农户危房改造、改水、改厨、改厕等工作任务,也已按上级要求全部完成。2019年底,全镇8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摘帽。

(五)社会事业统筹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州镇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为创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一是通过开展扫黑除恶和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工作,加上注重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成功打造“平安永州”。二是社会保障和民政保障工作到位。2016年以来,全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每年都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每年都达到80%以上;五保户最低生活保障金、农村退役士兵生活补助、烈士子女优抚金等均按时发放。三是文教卫生事业健康前行。2016年以来,通过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全镇每年的辍学率均为零;通过校园安全大排查,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全镇教育环境优良。永州镇卫生院通过卫生医疗制度改革,树立新时代医德医风,受到患者欢迎,被评为全国“2016~2017年度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全镇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2017年永州豆腐、永州米酒、永州鱼片成功列入第七批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六)倾情打造红色永州

永州镇红色资源丰富。2016年以来,永州镇加大资金投入,倾情打造红色永州。一是获得自治区革命老区项目资金374万元,对徐泽长故居、李凤彰故居、韦成篇故居、李生梅故居、江庄补习学社等革命旧址进行修缮;建成那马革命纪念馆和那马革命第一、第九大本营的通营步道;通往天鹅寨的硬化步道也已顺利开通。二是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以“走红色之路,游中国玄河,品‘永州三王’(豆腐、米酒、鱼片),赏骆越风情”为主题,每年举办一届红色永州旅游节,营造永州老区红色文化宣传氛围。三是创建南宁市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至2019年,南宁市、河池市以及马山县已有150多个机关单位、学校和企业共1.5万多人次,到达永州镇革命老根据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经申报和考评,永州镇革命老区已于2019年上半年被评为南宁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永州老区正扬帆启航,乘风破浪,胜利向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