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石漠化治理典范

马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石漠化治理典范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前,马山县农村过度垦荒种粮,自然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全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山石裸露,石漠化呈扩展趋势。1988年,马山县森林覆盖率开始回升到8.1%。通过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和连年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石漠化治理的“弄拉模式”在全国树起新标杆成为全国的典范。石漠化治理的典范——古零镇弄拉屯

马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石漠化治理典范

改革开放前,马山县农村过度垦荒种粮,自然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全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山石裸露,石漠化呈扩展趋势。1985年,全县有林面积仅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只有6.68%,生态环境极为恶劣。

1986年起,马山县推行古零镇弄拉屯经验,对全县山林采取“封、造、管、节”综合治理,把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脱贫致富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把造林绿化任务列入各级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并签订责任状。对造林绿化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大力表彰;对破坏山林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1988年,马山县森林覆盖率开始回升到8.1%。1989年后,马山县持续加大农村能源建设,至1997年,全县农户推广省柴灶累计41836个,建沼气池累计27546座,同时发动群众集资办电,普及农村用电用气,减少林地采伐。1998年,全县封山育林439万公顷,人工造林累计3.41万公顷,有林面积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26%,绿化率92.95%,被评为“广西造林灭荒绿化先进县”,生态文明建设走上持续发展轨道

2002年,马山县被列入自治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县,国家对退耕还林农户实行粮食、人工、种苗三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农民造林积极性,推广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2007年,全县有林面积11.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9.56%,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8年后,马山县全面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总投资6322万元,治理岩溶区面积306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166平方公里,完成封山育林13104公项,人工造林6980公顷,人工种草390公顷,修建防洪排涝堤坝沟渠2.5万米,新建蓄水池400多座,全县农户建沼气池累计达5.98万座。2012年,马山县森林覆盖率已达65.09%,排在南宁市的前列。(www.xing528.com)

2012年,马山县开始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按农户林地面积发放国家补贴,鼓励农村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沼气池,推广光伏风能发电等新能源开发技术。通过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和连年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石漠化治理的“弄拉模式”在全国树起新标杆成为全国的典范。

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2012年,马山县的贫困村已从1978年的90个减少到75个;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4万人减少到9.4万多人;全县的扶贫开发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石漠化治理的典范——古零镇弄拉屯(马山县方志办供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