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山县革命老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马山县革命老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总路线的指引下,马山县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跃进”运动1958年3月20日至26日,中共马山县委召开全县四级干部会议,揭开了农业“大跃进”的序幕。除了农业“大跃进”,马山的工业“大跃进”集中表现在“大办钢铁”上。按照自治区这一指示精神,马山县把小屯群众迁移到大屯居住,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大跃进”运动在建设速度上盲目求快;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提高公有化程度。

马山县革命老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党的八大以后,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引下,马山县掀起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跃进”运动

1958年3月20日至26日,中共马山县委召开全县四级干部会议,揭开了农业“大跃进”的序幕。为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以粮为纲的方针,马山各地以“发火箭”“放卫星”“打擂台”的方式,不顾生产实际提高农业生产指标。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口号鼓动下,“高产垌”“卫星田”一片连着一片出现。人为地制造粮食大丰收的假象,导致国家高额征收公购粮。由于征购过头,造成农村口粮缺乏,群众饥荒。

除了农业“大跃进”,马山的工业“大跃进”集中表现在“大办钢铁”上。1958年秋季,为完成上级下达的1000吨炼钢任务,马山县抽出5万多人与都安县6万多人组成的炼钢大军,奔赴马山县的合群、古零、乔利、林圩等地,砍伐山林10万多亩,把近30万立方米木材烧成木炭提供炼钢。全县建起炼铁高炉400余座。1959年初,全县共炼出钢铁2237吨支援上海炼钢厂。这次大办钢铁,由于大量砍伐林木,给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导致自然生态失衡,为日后马山山区产生大面积石漠化埋下了隐患。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www.xing528.com)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会议精神传达到马山县以后,全县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全县共撤销了原有的29个乡党委和乡人民委员会,合并建成9个公社党委和公社管委会。

1958年9月27日,自治区党委下发《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按照自治区这一指示精神,马山县把小屯群众迁移到大屯居住,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为适应当时“大办钢铁”“大搞水利”的需要,还把各公社的劳动力组成“钢铁兵团”“水利兵团”“农业后方兵团”。农村取消社员自留地以后,关闭自由市场农民养的马、牛、羊等牲畜作价交给公社集体饲养,以自然屯或生产队为单位办公共食堂,全县办食堂1198个,男女老少统一开饭,实行吃饭不开钱。

“大跃进”运动在建设速度上盲目求快;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提高公有化程度。两者的共同教训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脱离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背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结果是,马山各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遭受严重破坏,粮食减产,严重缺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