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山县没有机械生产企业,只有一些私人手工作坊,生产食品、竹木器、小铁(农)具、造纸、织布、缝衣、砖瓦烧制等产品。除了那马县贡川的砂纸销往县外,基本处于县内自产自销状态。商贸活动也仅限于小集市,以个体小产品摆摊和小商铺在街日进行购销活动,商业水平极为低下,市场萧条。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马山县也着手进行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改革后,马山县成立县国营贸易公司和手工业联社,指导手工业的发展。如对车缝、铁具锻造等行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和统购包销等扶持措施,使个体手工作坊扩大生产规模。产品主要用于支援抗美援朝、清剿土匪的战事保障和农业生产。后来,又把手工业者集中到区乡一级,成立车缝社、铁具厂、木具社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由国营贸易公司采购调拨。这就使新中国成立后三年,个体手工业得到较好发展。到1954年,全县手工业有19个行业1494户,从业人员达3040人,其中铁锅铸造厂2个(黄幡、坛洞)108人、车缝加工9个380人、铁木具加工12个208人,还有砖瓦窑679个和石灰窑281个。
1952年,在农村互助组兴起时,在县城从事客货运输的7名工人就自发成立自行车运输互助组。1953年,该组运费收入3697万元。1954年,改称运输合作社,从业人员22名,分为运输和装卸两个组,当年运费总收入8141万元。
在运输合作社的带领下,其他行业也相继成立合作社。社员将生产工具和场地作价入社,并投入一定资金作为生产流动资金。年终收入分配时,股份分红同劳动工日各占一定比例,一般为4∶6分成,以鼓励劳动热情。1955年底,全县手工业者已全部走上合作化集体生产道路,共办起手工业联合社18个。这18个行业中,车缝业是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他们加工的被服由国营商店和公私合营商店销售,原料也来自国营商业渠道,很有保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需求量逐年增加,车缝社的规模逐年扩大,人均收入也逐年增加。以锻造铁具为主的农具生产合作社是位居第二的合作社,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劳动工具的改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马山县每年工业产值仅占总产值的4.7%以下,1952年的工业产值仅为66万元。随着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马山县国营工业企业也顺步跟进。(www.xing528.com)
1953年,兴办马山县大米加工厂,厂址在县直属粮库内,占地面积3226平方米,有5名职工,手工操作,日加工大米1.5吨,仅供县城机关单位职工用粮。这是马山县第一家国营食品加工厂,归属县粮食局领导。
1952年,南宁经武鸣至马山县城的公路竣工,1953年南宁汽车总站开设南宁至马山客运班线,每日对开一班,国营马山汽车站开始运营。
1953年5月,县人民政府把石匠、泥水匠、木匠等有建筑技术的人员组织起来,成立马山县建筑工会,职工65名。这是马山县第一家国营建筑企业,负责承建县内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大部分工程,其技术工艺可承建三层以下砖木结构房屋。
由于把全县个体手工业改造为合作集体企业,加上国有企业逐步兴办,全县工业产值由1950年的51万元,增长到1956年的164万元,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4.6%,增加到1956年的10.4%。国营工业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有了良好的起步,实现了零的突破,积累了一些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为后来发展县域地方“五小”(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工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