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动民众反“三征”
经过14年抗战,日本帝国主义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依靠美国的支持,以内战的方式来抢夺抗日胜利果实,维护其反动统治。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
内战爆发后,桂系当局不择手段加征粮税,极力征兵扩军,县设立民团、县警、特编队,乡设立乡警、自卫队,并通过建立联防,实行民枪管制手段,加强军事控制,使得民不聊生。对此,中共广西省工委明确要求各地党组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遵照广西省工委的指示,桂西南区党组织决定,以准备武装斗争为今后一个时期右江工作的基本方针,并决定成立右江党的领导小组,区镇任组长,黄耿任副组长(后增补赵世同任副组长),统一领导右江地区党的工作。
1946年7月,中共那武特支和那马县总支领导成员会议在弄说屯赵世同家召开。会议宣布撤销中共那马县总支委员会,总支下辖的组织划归那武特支直接领导,同时调整中共那武特支的领导成员,徐彭年任书记,徐千珍、李永澄、农有资、黄金城、李钊任委员。1949年2月,中共那武特支领导成员再次调整,廖原任书记,徐彭年任副书记,徐千珍任组织委员,李永澄任宣传委员,农有资任军事委员,黄金城任经济委员,增补李钊、李春帆、黄善武为委员。
中共那武特支工作范围包括那马县、武鸣县的西区、果德县的龙马山区以及隆安县的敏阳地区。其任务是:发动群众进行反征兵、反征税、反征粮的反“三征”斗争,组织武装队伍,开展武装斗争,以推进解放运动向前发展。调整后的中共那武特支继续管辖的支部党员再次进行整顿,促使全体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各党支部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1946年8月,中共右江领导小组组长区镇从横县来到那马革命根据地,在武鸣县四坡乡大旧村李永澄家主持召开右江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黄耿、赵世同以及中共那武特支的领导成员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区镇与中共桂西南区特派员覃桂荣在横县会晤的精神,决定在右江地区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组织武装队伍,准备武装起义,以革命同盟会的形式,组织群众开展反“三征”斗争,打倒国民党反动独裁政府,并决定以万冈、果德为武装斗争重点区域,积极做好起义的准备工作。
在右江党的领导小组、果德中心县委和那武特支的领导下,那马人民以反“三征”为行动纲领,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下来的革命同盟会组织的基础上,根据各地风俗习惯,通过“交老庚”、“拜同年”、认亲戚、认宗族等方式来团结组织群众,继续发展革命同盟会组织。通过广泛发动,那马县的永州、共和、贡川、双联、龙口、石塘和武鸣县的四坡,果德县的龙马等乡都先后建立了革命同盟会组织。仅那马县永州乡的平山、州圩、亲爱、宁寿、台山、俊龙、胜利、大旺、感巴、德明、造加、育才等村,革命同盟会会员达到2000多人。
那马县反“三征”斗争首先在平山、亲爱等村掀起,当时负责亲爱和清萍(今青山村)一带工作的那武特支委员黄金城,给党员和革命同盟会制定了“大反对”和“小反对”两种斗争方法。所谓“大反对”,就是在中共地下党能够控制的区域,征兵不去,粮税不交;所谓“小反对”,就是指其他区域,征兵来了,“空室清野”,上山躲避,粮税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能顶就顶,多欠少交。这种斗争策略,使反“三征”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如国民党乡长、村长来征兵时,平山村青年人纷纷外逃躲避,抓不到人。要征粮、征钱,群众就是不交。这个村征兵中签10多个人,但最后一个都不去当国民党的兵。国民党当局恼羞成怒,派兵去抓人,结果一个人也没有抓到。国民党乡长带乡警去征粮、征税,亲爱村的群众用种种借口拖着不交,征粮、征税人员只能无奈离开。通过平山、亲爱的带动,反“三征”斗争很快就影响那马县和隆山县各个乡村,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抓好反“三征”斗争的同时,中共那武特支也特别注意抓好统战工作。特别是武鸣县四坡乡,该乡从乡长、乡民代表、主席到各个村村长都是中共党员担任,为后来举行四坡武装起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坡起义旧址——今平果市四塘镇政府所在地四塘街(林永立 摄)
(二)举行四坡起义
1947年4月7日至14日,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在横县陶圩乡六秀村主持召开全省党的主要领导干部会议(史称“横县会议”),重点研究如何发动武装起义,在全省开展武装斗争的问题。会议决定以右江为全省武装斗争的中心地区。
中共那武特支根据横县会议精神,积极抓紧做好武装起义、发动游击战争的各项准备工作。同年8月中旬,中共桂西南区特派员覃桂荣和中共粤桂边委派往右江地区工作的余明炎、庄梅寿、洪田、李东明从粤桂边来到那马县根据地召开会议,与会者有果德中心县委和那武特支有关领导人。会上,覃桂荣提出了“时机成熟,放手小搞,准备大搞”的斗争方针,会议具体商讨了果德、那武地区武装起义事宜。
1947年8月31日,中共右江地委在万冈县成立。区镇任书记,余明炎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黄耿任宣传部部长,赵世同任军事部部长。右江地委决定,近期以万冈、果德两个点为中心举行武装起义,在凤山县和武鸣县四坡乡配合举行武装起义。同一时期,中共那武特支接到右江地委和果德中心县委的指示,组织那马、武鸣、果德、隆安四县边界的革命武装,策应党组织计划于10月在右江地区举行的大规模起义。
1947年9月13日,那武特支在四坡乡大旧村李永澄家召开会议,特支领导徐彭年、农有资、徐千珍、李永澄、黄金城以及果德中心县委派来指导四坡起义的陆明才、韦宗遗、李钊等人出席了会议。会上,果德中心县委书记陆明才布置了四坡起义的主要任务,即负责攻打和歼灭驻四坡乡周围的武鸣、那马、果德三县联防办事处的国民党部队,以切断邕百公路,阻止南宁、武鸣援兵,策应万冈、果德的军事行动。会议宣布成立四坡起义大队,农有资任大队长,徐彭年任政治委员,李钊任参谋长,徐千珍、李永澄任后勤负责人,韦宗遗任联络负责人。四坡起义大队下辖那马、武鸣、果德、隆安4个中队,共370多人。
9月17日拂晓,农有资、徐彭年等率领四坡武装起义队伍按照命令进入各自战斗位置,向驻守在四坡乡的国民党三县联防办事处发起进攻,揭开了战争的序幕。由于国民党当局部队依据炮楼负隅顽抗,起义部队多次进攻未能奏效。18日下午,国民党当局从武鸣调兵增援。为保存实力,起义部队主动撤离到那马、武鸣、果德三县交界处开展游击斗争。四坡起义失败了,万冈、果德县城起义也同样失败了。万冈方面由于叛徒出卖,军事参谋庄梅寿牺牲,特派员覃桂荣被捕。四坡起义的“大搞”,暴露了那马地下党组织。国民党桂系当局纠集省保安队和那马、武鸣、果德等县的民团武装1000多人对那马的平山、亲爱、州圩村和武鸣的四坡乡等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反复“扫荡”,革命遭受严重挫折。
万冈、果德和四坡起义在军事上起到牵制敌人、配合广西其他地区起义的作用,在政治上动摇了国民党当局在右江的反动统治,鼓舞了各族人民的革命斗志并使广大干部群众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为后来右江游击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整顿和恢复那马县基层党组织(www.xing528.com)
1947年5月,中共香港分局成立粤桂边工委,周楠任书记。右江地区的党组织划归粤桂边工委领导。同年11月,根据香港分局关于创建桂滇黔边区根据地的指示,撤销粤桂边工委,成立桂滇边工委,周楠为书记,党员庄田、郑敦、覃桂荣、陈恩、黄嘉、余明炎、区镇等12人为委员。桂滇边工委制定了“扩大边区人民革命力量,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的工作方针。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中国的革命战争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转折阶段。这一时期,那马县、隆山县的党组织着手进行内部整顿,准备迎接全国解放的到来。
1948年2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发出了《关于粉碎蒋军进攻计划,迎接南征大军的指示信》(即二月指示),强调指出:“目前在总方面说起来,仍应以普遍发展,大胆放手,派出大多数武工队,摧毁地方反动势力,领导群众斗争,到处建立地方部队、广大民兵为主,从普遍发展到处生根的基础上,以去年十月的指示,依当时当地情况及对敌斗争需要建立主力。”“为着使党更一致、更纯洁、更有力领导斗争,普遍进行查成绩、查立场、查生活的三查工作,同时又进行整非群众观点、整自由主义、整小圈子作风的三整工作。”
1948年4月初,区镇在果德县三层更召开那马、果德等县党组织及游击队负责人会议,传达中共香港分局的二月指示精神,进行整风,开展“三查四整”(即查阶级、查历史、查斗志、整思想、整立场、整作风、整气节)。
那马地方党组织通过整顿,将叛变投敌的少数人员清除出党,进一步纯洁了党的队伍。对于那些自新自首的人,根据其自首后的表现,按照党的政策,分别给予对待。自首后没有暴露党组织和出卖战友,并认识了错误的严重性,愿意回头参加革命的,党组织都能接收其重新加入游击队伍。
在整顿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了一批青年积极分子入党。那马游击队支部首先吸收了进步青年黄显宗、农有本、陆连彰、黄吉文等人入党。接着,陆明才、农有资又吸收韦自良、李瑞华、韦绍堂等人入党。与此同时,调整和改组了一些党支部。亲爱支部书记黄鸿规牺牲后,由那武特支委员黄金城兼任支部书记;造加支部书记陆奇彰牺牲后,由徐泽顺接任支部书记;龙马支部书记黄建英牺牲后,由黄善武任支部书记;平山支部调整,韦自良任支部书记。
1948年2月,农有资率领的那马武工队在果德县龙马山区活动时,奉命到果德县三层更和果德部队会合。3月,果德中心县委组建果那游击大队。4月,为适应关于“分散小搞,打下基础”的精神,果德中心县委又将果那游击大队的果德、那马两县游击大队分开活动。
1948年5月,姚冕光率领右江地委挺进队到共和山区,与共和武工队一起开辟平治边界山区游击根据地。这一阶段,那马各个武工队工作重点是打击奸细和反动地主恶霸,没收其财产,为武工队工作扫除障碍和解决部队的活动经费等。1948年秋,徐彭年领导的武工队先后吸收麻绍相、王金堂、潘秀荣入党;共和武工队在共和乡先后吸收进步青年黄家祥、唐锦山、唐汉荣、韦文业、苏之良、韦腾福、黄敏康等人入党,并建立中共共和支部,黄家祥任书记。
1948年9月中旬,上级派廖原到那马县工作,加强党在这一地区武装斗争的领导。通过整顿各个党组织和大力发展新党员,那马县各项工作由此打开了新局面,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四)天鹅寨会议
那马县州圩乡清山村的天鹅寨,海拔600多米,地势险要,古木参天,十分隐蔽。那马游击队负责人黄金城就常住在寨子里。1948年10月初,中共右江地委召开扩大会议。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会议地点就选择在天鹅寨(史称“天鹅寨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右江地委书记区镇、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余明炎、地委宣传部部长黄耿,果德中心县委书记陆明才以及各级党组织和游击队负责人姚冕光、黄青、廖原、徐彭年、农有资、徐千珍、黄金城、李永澄、李春帆、李钊、黄善武、李东明、唐史生等。会议历时15天,由右江地委书记区镇主持。主要议题有几项:一是由刚从香港学习返回右江的地委副书记余明炎传达和贯彻香港分局1948年8月关于《半年工作总结和方针任务》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放手小搞,到处点火,打下基础,准备大搞”和毛泽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战略方针;二是总结贯彻中共香港分局“二月指示”半年多来的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三是分析右江革命斗争的形势,提出今后工作任务。会议还结合右江实际,总结了香港分局“二月指示”以来的工作经验教训。
会议认为,贯彻“二月指示”后,右江各级党组织明确了斗争的任务和方针、策略,通过一段时间的“放手小搞,反对盲目大搞,到处生根”工作之后,人民群众普遍发动起来了,革命同盟会、农民协会也相继建立和不断健全。各县组织小型武工队,建立小块的山区根据地。那马武鸣的州圩、永州、共和、龙马、四坡等地都建立了正规的游击队和民兵武装组织,整个右江游击战争出现了稳步向前发展的大好局面。
此次会议为右江人民夺取右江地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制定了策略,指明了方向。所以,天鹅寨会议的历史意义重大而深远。
(五)成立中共那马县工作委员会
天鹅寨会议结束后,右江各级党组织正确地贯彻了中共香港分局“八月指示”提出的方针,右江地区革命斗争局面迅速改观。到1949年8月,已有那马、隆山、果德、武鸣、平治、万冈、凤山、东兰、都安、河池、天峨、乐业、凌云、田东、田阳、向都等17个县以及隆安、百色等县的部分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武装斗争由小搞到大搞,部队由初级零星武工队、游击队发展到中队、大队、支队,人数剧增。游击队同敌保安队、县警、民团进行战斗,解放了一批乡镇,并建立了稳固的乡村政权。桂西区指挥部组建了85团、83团、88团等3个主力团,为解放整个桂西准备了充分条件。
1948年10月下旬,中共果德中心县委书记陆明才召集那武特支领导成员和游击队负责人布置工作,宣布将中共那武特支改为中共那马县工作委员会,陆明才兼任书记,徐彭年任副书记,徐千珍任组织委员,李永澄任宣传委员,农有资任军事委员,黄金城任经济委员,李钊任委员,并决定调李春帆协助游击队在共和、什陇和平治、都安边界地区开展工作,调农有本到龙马山区工作。这个时期,中共那马县工作委员会下辖14个党支部。
1948年12月,陆明才不幸牺牲,右江地委副书记余明炎兼任中共果德中心县委书记。
1949年2月10日,余明炎在果德县龙马乡陇罗屯主持召开中共那马县工作委员会会议,调整充实那马县工作委员会领导成员,任命廖原为那马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增补李春帆、黄善武为委员,其他领导成员职务不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