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中共那马县第一个支部
经过那马暴动的锻炼和考验,那马县许多革命骨干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阶级觉悟显著提高,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在那马县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徐泽长是那马县州圩乡州圩街人,1926年考进武鸣县(今武鸣区)省立九中读书,每学年放寒暑假期间,徐泽长都到果德县都阳乡舅父黄永祺家度假。受黄永祺潜移默化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影响,从1927年起,徐泽长就参加革命工作,主要在学校开展学生运动。1929年10月,徐泽长经黄书祥、黄永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那马县籍第一位共产党员。1929年12月,黄书祥、黄永祺又来到那马县州圩乡山城村江庄屯,吸收了李凤彰、韦成篇、农经祥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下旬,黄书祥和黄永祺来到那马县州圩乡检查指导工作。黄书祥通知李凤彰、韦成篇、农经祥以及被党组织派回那马县工作的徐泽长来到江庄补习学社——江庄小学教室。当时教室正中墙上悬挂着一面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桌上摆放几杯红酒。黄书祥带领李凤彰、韦成篇、农经祥三人佩戴刀枪,举起酒杯,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宣誓结束后,由黄书祥主持成立了县域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中共那马县支部。李凤彰任支部书记,韦成篇任组织委员,徐泽长任宣传委员。中共那马县支部隶属中共果德县委领导,党支部办公地点就设在江庄屯韦成篇家。从此,中国共产党播下的种子,就在那马县和隆山县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中共那马县支部的光荣诞生,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山县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共那马县支部建立后,把组织发动农民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等作为党支部的中心工作任务,支部党员分别深入各乡村培养革命骨干。1930年1月30日,中共那马县支部在韦成篇家开会,黄书祥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在会上要求支部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培养骨干分子,发展党员。会议提出了党支部工作任务并实行分工包片制度。
会后,党支部成员深入各地开展工作时仍以农民夜校为阵地,大力宣传革命道理,激发农民兄弟的阶级斗争觉悟,动员其加入农民协会,扩大农民协会组织,积极培养革命骨干。1930年8月,党支部先后吸收了山城村的李先芳、黄明珠,向阳村的李华藩、李凤寻、李凤翔,宁寿村的陆大香、陆国恩、李世兴等人入党。
1930年10月6日,邓小平和中共中央南方局代表邓拔奇到恩隆县(今田东县)的燕垌,主持召开了有百色、奉议、恩隆、恩阳、思林、果德、那马等县70多名负责干部参加的会议。李凤彰、徐泽长代表中共那马县党组织参加这次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贯彻中央指示和红七军前委会议精神,指出红七军主力离开后根据地斗争的艰苦性和复杂性,要求各地要抓紧整顿党组织,纯洁内部;扩大赤卫军,迅速建立县、区常备武装,并加强军事训练;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树立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组织群众抢收农作物,收藏好粮食,防备敌人进犯。会后,李凤彰、徐泽长在州圩乡山城村江庄补习学社召开了那马县骨干会议,传达恩隆县会议精神,要求党支部成员按照上级的指示抓好各项工作。同年10月,中共那马县支部先后吸收了一批新党员入党。至月末,中共那马县支部党员发展到30多人。
1929年12月11日,中国红军第七军在百色宣告诞生。同一天,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恩隆县平马镇隆重召开,百色、恩隆、奉议、思林、果德、那马、隆安、向都、镇结、东兰、凤山等11个县农民协会代表和百色、那坡、田州、平马、果化5个镇工会代表及红七军士兵委员会的代表共80多人出席大会,李凤彰、韦成篇、徐泽长作为那马县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右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雷经天任主席,陈洪涛、韦拔群等11人为委员。大会决议通过《苏维埃政府实施政纲》《右江苏维埃政府告民众书》。
百色起义使国民党广西当局坐立不安。1930年1月底,桂系军阀头子李宗仁在南宁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于2月初偷袭隆安县,消灭驻守此地的红七军。右江苏维埃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指示右江地区各地的农民赤卫军参加隆安县城保卫战。
根据上级指示,那马县赤卫军总部于1930年2月1日在州圩乡山城村江庄屯召开会议,决定抽调县赤卫军常备队120多人配合红七军保卫隆安县。
2月4日晚,那马县赤卫军常备队在江庄小学整队出发,由县赤卫军副指挥长韦成篇带队到果德县城,与黄永祺带领的果德县赤卫军汇合,由黄书祥统领连夜乘船开赴隆安县配合红七军主力作战。这一战役,红七军以不足两个团的兵力抗击国民党当局三个团和一个加强营共5000多人的进攻,击毙敌官兵500多人,红七军伤亡300余人。由于敌众我寡,红七军被迫撤退,那马县赤卫军受上级命令返回原地活动。通过此役,那马县赤卫军得到了一次极好的锻炼和考验,为今后打击地方反动势力的破坏和捣乱,保卫革命根据地建设与安全,扩大共产党和红七军政治影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隆安县城保卫战结束后,果德县旧城乡的黄玉灿叛变革命,被国民党广西当局委任为果德县县长,于1930年2月15日上任。黄玉灿在国民党武鸣专署民团司令陆福祥的扶持下,武装占领果德县城。为了打击国民党当局嚣张气焰,果德县赤卫军总部决定集中兵力包围攻打果德县城。2月20日,在那马赤卫军常备队副队长韦国荣部的配合下,攻下果德县城。刚上任的反动县长黄玉灿及官员15人在逃亡旧城途中被活捉,并被押回果德县城就地处决。果德县、那马县赤卫军共同收复了果德县城。
(三)建立那马县苏维埃政权
隆安县城保卫战结束后,经过几个月的筹备,1930年5月,黄书祥根据右江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决议精神,在州圩乡坡马屯李凤彰家主持召开代表会议,宣布将那马县临时革命工作委员会改为那马县苏维埃政府,李凤彰任主席,韦成篇任副主席,徐泽长任宣传委员,农经祥任财经委员,徐千福任军事肃反委员,李先芳任土地委员,黄明珠任粮食委员,徐世辉任交通联络委员,徐清林任妇女委员。大会还讨论了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发展苏维埃运动,扩充工农红军,发展地方赤卫军,实行土地革命,肃清反革命分子等问题,并通过了《那马县苏维埃政权实施政纲》。
那马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当日,出席会议的代表和江庄小学、山城村各小学的学生以及山城、向阳、清萍、州圩、福宁、福寿、良台、感巴等村的农民群众,聚集在江庄小学操场举行庆祝大会,热烈庆祝那马县苏维埃政府胜利诞生。大会上,那马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李凤彰作了讲话,宣布那马县苏维埃政府胜利诞生。黄书祥在会上代表上级党委庄严地把那马县苏维埃政府的木质长条公章授予李凤彰。会议结束后,群众高举红旗和“热烈庆祝那马县苏维埃政府成立”的大幅横额,高唱着歌曲:“来来来,打倒反动派,哪怕国民党小奴才,建立苏维埃!”在当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和庆祝活动。
那马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各乡村也相继建立苏维埃政府,行使政权职能。各级苏维埃政府的产生,标志着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搞好根据地的革命和建设,那马县苏维埃政府认真贯彻执行那马县临时革命委员会制定的最低政纲草案,并把政纲草案作为苏维埃政府过渡时期的政纲。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政纲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苏维埃运动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但要保证苏维埃政府行使的权力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关键在于建设好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因此,那马县苏维埃政府坚持把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思想觉悟高、富于牺牲精神、忠心耿耿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作为政权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当时县、乡、村三级苏维埃政府的干部,多数是土生土长的人员,同本地群众联系密切,斗争坚决,但文化水平和政治理论水平较低。为此,各级苏维埃政府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干部训练班,组织干部学习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及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那马县青年踊跃当红军
1930年2月1日,那马县赤卫军总部在江庄屯召开会议,部署发动群众扩大赤卫军工作,并且从赤卫军中挑选黄彩琚、徐世武、徐泽湖、陆大香、韦成珠等13名优秀战士输送给红七军。陆大香、韦成珠、黄彩琚参军后分别被分配到红七军和红八军总政治部工作。
1930年7月,那马县籍的红七军政治部副官陆大香、宣传干事韦成珠受红七军总部的委派,回到那马县发动青年参加红七军。中共那马县党组织和那马县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先后召开各种会议,宣传扩大红军的重要意义。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各乡村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应征,那马党组织管辖下的那马县和武鸣县的灵马、仙湖等地报名参加红七军的青年就有500多人,上级党组织考虑到那马根据地范围尚小,需要组织力量去开辟扩大,因此只批准蓝盛发、陆文龙、黄中文、李春林、黄有祯等50多人参加红七军。
7月21日,那马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江庄补习学社操场上汇集着数千名农民、学生和赤卫军战士,群众敲锣打鼓,热烈欢送新兵光荣入伍。欢送会由李凤彰主持,黄书祥发表讲话,热烈欢送革命青年参加红军,希望革命青年参加红军后,要经得起艰苦生活和战争的考验,在战斗中锻炼自己,为发展革命根据地,消灭反动派,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而奋斗。
那马地区参加红七军的63名战士,随部队从右江苏区远征到江西中央苏区,历经中央苏区第二次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无数次残酷战役,除陆兆珍、李华初、黄荣新、李杰等少数人员幸存下来外,其余人员全部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五)开展那马县土地革命运动(www.xing528.com)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十大政纲中规定:“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1930年5月,红七军前委、右江特委和右江苏维埃政府根据这一规定,制定并颁布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就土地革命的性质、任务、方针、政策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右江苏维埃政府的《土地法暂行条例》颁布后,那马县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于1930年9月开始实施。首先是开办土改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土改骨干分子。其次是在山城村进行土改试点,取得经验后,于10月在根据地各乡村全面铺开。各乡村苏维埃政府普遍实施焚烧契约,分田到户,执行不交租、不还债的政策。县域农民暂时摆脱了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在土地革命过程中,那马县苏维埃政府贯彻了红七军编印的《土地革命》中关于“贫农雇农是乡村无产阶级,他们是土地革命的主力”的策略思想。苏维埃政府主席李凤彰号召广大贫苦农民积极行动起来,向土豪劣绅和地主阶级讨债。起初,有些贫苦农民对土地革命的意义和做法认识不够,贫苦农民说:“我们连肚子也吃不饱,哪有人家欠我们的债?”李凤彰说:“错了,你们日夜为地主豪绅干活,还吃不饱肚子,就是因为那些不劳而获的豪绅地主剥削太多,才使你们过着悲惨的生活,地主阶级欠了你们数不清的债!”在李凤彰的启发下,贫苦农民逐渐明白了农民养活了地主豪绅,地主豪绅残酷剥削农民的道理。于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浪潮越来越高,广大贫苦农民不交租、不还债,焚烧了契约,分到了土地,大家喜笑颜开。
红七军编印的土地革命学习资料(那马革命纪念馆供图)
(六)建设那马苏区贸易市场
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在河池整编后北上中央苏区。新桂系军阀趁机派兵“围剿”右江革命根据地,右江各县反动势力有了军阀部队做靠山,一时又嚣张起来,复辟活动十分猖獗。刚刚上任的国民党那马县县长林雄飞在那马反动土豪的支持下,对州圩乡、永州乡等地实行经济封锁,进行残酷“围剿”。那马革命根据地处在白色势力包围之中,根据地军民日用必需品严重短缺,食盐、布匹价格昂贵。为了克服困难,战胜国民党的封锁,改善军民生活条件,发展社会经济,为革命战争积累物质基础,黄书祥指示中共那马县支部:“要在根据地开展集市贸易,打破反动派的封锁。”那马县支部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李凤彰根据这一指示,倡议在州圩乡山城村升岗坡修建圩亭,组织开展农村集市贸易,繁荣根据地经济。这一建议立即得到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军民一齐动手,挖基础、砌砖石、砍树木、割茅草,盖起了升岗圩亭。苏维埃政府张贴了升岗圩开市通告,规定每月丑、辰、未、戌日为升岗圩日,市亭运行正常以后又改为三天一圩。
升岗圩市开业不久,由于受到国民党那马县当局的经济封锁,造成圩亭市场上货源奇缺。为此,黄书祥、李凤彰组织会做生意的农民协会会员翻山越岭,闯过国民党当局的一道道封锁线,到果德、武鸣、隆安、都安等县的圩镇,低价购进食盐、布匹等日常生活必需品,运回升岗市场销售。市场上除了开设日用品行,还设有屠宰行、禽畜行、粮食行、米粉摊等,初步满足了根据地群众的生活需求。赶集的人群越来越多,市场很活跃,购销都很旺。升岗圩亭的创建,打破了国民党当局的封锁,也抵制了奸商的盘剥,苏区人民尝到了建设市场的甜头,升岗市场也为繁荣根据地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七)成立中共那马县总支委
1930年12月,黄书祥在江庄补习学社主持召开了那马县党支部骨干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有三项:
第一,宣布将中共那马县支部改为中共那马县总支委员会,李凤彰担任总支书记,韦成篇任军事委员兼组织委员,徐泽长任宣传委员。中共那马县总支委员会隶属中共右江特委领导。中共那马县总支委员会下辖山城、向阳、州圩、宁寿、清山、造加、良台7个支部和育才、灵马2个小组,有中共党员30多人。
第二,学习《红七军前委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和右江党的策略〉的通告》(简称《通告》)。《通告》指出:“要加强右江党的工作,党的任务当然是发展组织,加强党的领导力量,注意集体领导,严格纪律,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发挥党在群众组织中的领导作用。一句话,就是要会合全国红军的力量,集聚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政治影响下,来促进革命的高潮。我们党在目前革命中所担负的任务是繁重而伟大的。”通过学习《通告》,与会人员充分认识到党的工作的艰巨性,斗争的复杂性,任务的繁重性,表示坚决贯彻《通告》精神,迎着困难上,决不后退。
第三,总支委书记李凤彰部署工作。会议结束后,那马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中共那马县总支委开办了一期中坚同志训练班,训练各支部委员和赤卫军的党员干部。训练班主要学习党纲、党章、党的组织纪律和《党员须知》,学习期为10天。在中共那马县总支委的领导下,那马县革命斗争进一步深入开展。
(八)激战百通屯
那马县农民赤卫军对那马县地方反动势力的沉重打击,引起了国民党那马县当局的恐慌。为了扑灭革命烈火,国民党那马县当局加紧对那马县农民赤卫军的“围剿”。中共那马县总支委和那马县苏维埃政府,积极带领那马县根据地人民和农民赤卫军开展对敌斗争,并在粉碎敌人的“围剿”中不断取得胜利。
1931年夏收时节,那马县革命根据地人民正抓紧将成熟的农作物抢收入仓。国民党那马县县长林雄飞看到后垂涎欲滴,认为“进剿”苏区的时机到了。于是,林雄飞在7月4日亲自带领以陆成权为连长的特务连和民团武装160多人进入永固乡定罗街驻扎,妄想达到既能向苏区人民索捐逼税,又能实现镇压革命运动“一箭双雕”的目的。林雄飞在定罗街安营之后,就分兵到各村屯强行收缴各种杂税。
派兵驻扎永固乡的第二天,林雄飞派国民党一个排的军警到州圩乡公所,由国民党州圩乡副乡长李世胄带路,勾结坡社屯恶霸陆大显,肆意蹂躏坡社屯。当天,国民党当局借口检验枪支烙印,强行勒索群众缴纳各种苛捐杂税,逐家逐户催缴。因为农民无钱缴纳,县警兵就到处抢掠,当场捆绑陆大元、陆生柏等无辜群众10多人,全屯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坡社屯农民协会会员陆大祯设法冲出县警的封锁线,抄小路赶到百通屯,向驻扎在那里的红七军独立团第三营、那马县赤卫军临时指挥部汇报。中共那马县总支委、那马县苏维埃政府、红七军独立团第三营兼那马县赤卫军领导人李凤彰、韦成篇、徐泽长共同研究后,立即作出战斗部署:命令独立团第三营9个中队400多人投入战斗;常备队副队长韦国荣率领100多人前往坡社屯解救群众;命令农经祥、李华勋、徐千福、黄国兴、李日兴、黄鸿规、农方德各率所部,分别占领百通屯后山和左右两侧的青龙山、白虎山以及坡乐屯、望友屯、罗汉山、新州桥、那呆屯等处有利地形,防备当局警兵进犯。
下午,副队长韦国荣带领的武装队伍到达坡社屯后,把该屯紧紧包围。此时,折腾了一天的警兵抓了无辜群众,抢了财产,杀鸡宰鸭,正在准备吃晚饭,突然发觉已被红军包围,立即窜入恶霸陆大显家炮楼躲藏。赤卫军通过喊话,令其投降,国民党官兵凭借炮楼制高点负隅顽抗。红七军第三营紧缩包围圈,集中火力攻击,当场击毙国民党州圩乡副乡长李世胄等4人。
国民党军在坡社屯被围告急,驻扎在定罗街的林雄飞决定亲自带兵攻打百通屯。其目的就是以强大兵力迅速消灭第三营和赤卫军,吸引围攻坡社屯的红军回援百通屯,使劫掠坡社屯的警军得以解围。
7月6日上午,林雄飞率警兵100多人来到百通屯外潜伏,包围红七军第三营和赤卫军指挥部。红军指挥部发觉后立即命令所属各部按原既定作战方案进入阵地,做好战斗准备。中午时分,百通屯宽阔的田垌变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第三营营长韦成篇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指挥部李凤彰等人从高处观察、分析、判断情况,调整部署:命令农经祥部负责攻击左路青龙山脚进犯之敌;命令李华勋部攻击右路白虎山脚之敌;命令徐千福部攻击中部内屯塘清坡之敌;同时命令去坡社屯解救群众的韦国荣部在解救行动结束后尽快转回增援,其余部队按原计划坚守阵地,以防国民党兵增援和逃跑。赤卫军集中火力顽强阻击,把进犯之敌阻挡在百通屯外。左路红军农经祥率部从青龙山下来,插入百通屯外李挺烈家楼上,连续击毙了多名进犯的国民党兵后,国民党兵军心动摇,开始混乱。中路军徐千福率部队从内屯塘清坡南岸过河,绕到800米开外的坡鉴屯再迂回冲入国民党警兵纵深阵地,打击其先头部队。与此同时,右路赤卫军不断地从白虎山上推下大块垒好的浮石,使占据在白虎山下的国民党兵抱头逃命。正当此时,县赤卫军常备队队长徐千福率部抗击正面之国民党兵。国民党兵见三面受击,阵脚大乱,全线崩溃。林雄飞见大势已去,慌忙丢下喽啰,向定罗方向逃窜。下午,战斗胜利结束,此战共毙国民党兵7名,俘虏10多名,缴获步枪12支。
这场战斗,粉碎了国民党那马当局对那马苏区的“围剿”,保卫了苏区人民的利益,使那马县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