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址与布局
由C.F.Moller设计的南丹麦大学学生公寓(见图4-31)于2015年落成,该建筑位于带状校园空间和科技研究园区的公园之间,是联系校园生活和城市生活的纽带。250间公寓被平均分配在3栋15层的塔楼中,中部连通的共享空间让建筑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前后立面。宿舍楼成为校园中一个特殊的存在,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有不同的立面造型。而在内部,属于个人的宿舍空间围绕着公共空间而建,如同该校园大的空间结构的复刻,为学校打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公寓社区(见图4-32)。
2.外部环境
3栋塔楼尽管有着相对于周边环境而言比较突出的高度,但因为其材料的使用和立面的处理,建筑与森林景观、公园、湖泊等较好地融为一体。周围景观的设计完全符合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平衡土壤、降水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是基于自然环境和管理层面上的考虑(见图4-33)。
同时,考虑到当地学生实际对外部活动环境的需求,设计师采用了一系列精准的区域划分,组成了各种行为区域和带有如排球场、可坐的台阶等的多功能花园空间。这些区域分布在邻近的建筑周边,其间散布着自然湿地和芦苇丛,还有网状的小径穿插在其中,充分满足了学生们开展诸如休憩、社交、运动等一系列的实际活动对于室外场地的需要,并与建筑一起构建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建筑和这些环境之间,有3个方形错动形成的广场,作为城市、自然环境以及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衔接起了交通道路、入口广场、建筑内部的空间关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外部整体环境(见图4-34)。
图4-31 南丹麦大学学生公寓建筑实景
图4-32 体块关系生成示意图
图4-33 总平面图
图4-34 首层平面图
3.居住空间
学生公寓建筑内所有的房间均分布在塔楼建筑的最外沿,建筑的凹凸排布,使每个房间都可以欣赏到窗外美丽的景色,并且不用担心隐私问题。独立的阳台空间拥有朝向城市和远处田野、森林的开阔视野,宿舍也在自然光线的照射下显得愈发宽敞、舒适,充分迎合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态度。在夏季,阳台为室内空间遮挡了猛烈的直射光线,维持了室内温度的稳定。与此同时,阳台还可以有效收集太阳能,利于能源的节省。而建筑体量的扭转避免了阳台之间的视线交流,保证了每位学生个人空间的私密性。
从平面上看,宿舍完全依照3栋塔楼的空间形式进行布局,除了每栋塔楼有自己的交通核外,还通过公用的阳台进行衔接;同时在纵向上,房间的朝向每隔几层均有所变化,既丰富了建筑的外立面,又使室内不同房间产生独特的景致(见图4-35)。
图4-35 两种标准层平面图
房间内部的设计满足了年轻人的时尚追求,简约的整体风格搭配造型和配色独特的各式家具,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生活风貌;整面的落地窗和阳台,保证了广阔的视野和充足的光线(见图4-36)。在户型设计上,主要有大、中、小三种户型(见图4-37),差异主要体现在起居室的面积大小上,保证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环境质量的不同需求都能在空间上得到满足。
图4-36 室内效果图(www.xing528.com)
4.共享空间
在建筑周边,景观设计师顺应地势,将南面空间转化为大面积的户外活动场地。而在楼下则设计了一个大广场,既呼应了不远处的校园景观,又成了建筑本身的集散和活动空间,其风格简洁而现代(见图4-38)。共享空间还包括位于一楼的学习区、建筑顶层的派对区和不同高度的屋顶平台(见图4-39)。从私密的公寓到公共区域,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很好地为学生群体建立了一种共享与私密需求之间的平衡。
图4-37 三种户型平面图
图4-38 公共活动区平面图
图4-39 屋顶平台平面图
此外,学生居住的楼层上也有很多的共享空间。房间外的小起居室既是塔楼内7间宿舍共享的半私密空间,也是宿舍到中部共享空间之间的过渡地带。中央完全开放的共享空间包括各式休闲娱乐空间,朝向不同的落地玻璃带来明亮的自然光线,以及城市、校园和自然三种截然不同的景观视野。
一楼大堂的咖啡店和小会议室、间隔布置的自习室和聚会场地,以及各塔楼上拥有良好景观视野的屋顶平台都是向所有学生开放的公共空间(见图4-40、图4-4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团队人数的多少,在不同尺度和开放性的空间中作出选择。
图4-40 公共活动区室内效果图
图4-41 屋顶平台效果图
5.辅助空间及其他设计
考虑到大学生饮食方面的多样性和随机性,公寓楼的每个楼层都有一个公共厨房,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活习惯学生的饮食需求。公共厨房位于楼层的中心位置,周围设置有大量的落地玻璃,以确保纳入三个方向上的景观和光线;而且公共厨房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交场地,满足了学生对于饮食等相互沟通的需求。
一层设计了大面积的自行车停车场(见图4-42),整体的设计风格明亮,指示性较强,不像传统的自行车停车场设计得那么随意,定制的暖灰色砖块、实木构件和黄铜墙面营造出温暖的大地系色调,既符合学生群体积极阳光的心态,又让停车场这个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完美融入了周边的森林环境和建筑本身之中。
图4-42 自行车停车场效果图
在建造材料的选择上,设计师经过了严苛的挑选,使建筑在环保性能方面达到了丹麦低耗能建筑标准。设计师仅在室外的广场上划出了数个临时停车场地,将道路优先权交还给行人,以鼓励学生使用更环保的公共交通系统和骑行。建筑设计采用了大量被动式的节能手段,通过调整建筑造型、朝向、对气候的适应性、自然采光条件、天花板高度、结构热质量、密封性、自然通风系统,以及对废水、废气的热回收,降低建筑对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