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公寓建筑设计-公寓建筑设计

国外公寓建筑设计-公寓建筑设计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这些抨击并没有阻止公寓发展的步伐。马赛公寓成功的设计理念后来被各国年轻建筑师纷纷效仿。在欧美的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公寓不仅是其主要的居住建筑形态,也是租赁市场最主要的房屋来源。表1-1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历程新加坡在解决住房问题上取得了突出成效。

国外公寓建筑设计-公寓建筑设计

1.公寓在欧美的发展历程

17世纪中叶,“公寓”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和法国,当时的公寓仅指一套房间,并不一定与他人合用。在美国,初期公寓被称作法式平房。美国南北战争之后,酒店式公寓在全美开始盛行起来,一般配置有一整套高标准硬件设施和服务系统,为消费者提供曾经只能在高级酒店才有的集中式服务和专业服务团体。早期的公寓在社会阶级明显的社会背景下,主要的服务对象为社会中的上层阶级。

建于1855年的波士顿的佩勒姆酒店(见图1-1)是美国最早的公寓,其由一个折式屋顶和多个房间组成,既可为成家立业者也可为单身男女提供永久的住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用地的紧张化,公寓中设置了公共厨房、公共餐厅以及公共洗衣房等配套设施,这种统一规划的餐饮和洗衣设施成为公寓不同于其他建筑的主要标志。继而公寓的建造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建于1883年的华盛顿特区的艾弗里特公寓是针对艺术家和单身汉的公寓,其内部不配备公共或私家的厨房;特罗曼客栈纽约一家针对女工的酒店式公寓,公寓在采用集中式管理的同时,在设计上也兼顾了女性的特点,如建筑中没有直角,全部采用半圆或凹面的曲线,是女性风格的象征。虽然公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早期的公寓设计仍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公寓内部的走廊采光差,卧室与盥洗室的距离过远,等等。

图1-1 波士顿的佩勒姆酒店

到19世纪80年代,建筑师逐渐在公寓的设计中营造内庭,并围绕着中庭和客厅来布置房间。到19世纪末,酒店式公寓以其合作式的服务、技术优势以及对公共空间的关注,成为美国最先进的建筑体系,公寓也被誉为一种加快迈向未来的生活空间。于是,公寓又经历了一次重大变化。在纽约,有12~15层不等的宏伟、奢华的高层公寓拔地而起,它们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街区,向世人炫耀着一种宫殿般的宏伟和贵族般的财富。而其他城市的公寓没有纽约的公寓那般宏伟壮观,它们展示的是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而非技术的进步。在大多数美国人眼中,公寓奢华、宏伟,为富人专享,远离平民家庭生活。但其实,公寓也在向普通家庭生活靠拢,如公寓的每个单元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人们也不再强调公寓中的公共厨房和高效集中的服务,公寓中的水管、天然气管道等设备也连接到各个单元中。

在公寓形态发生变化的同时,大众传媒对酒店式公寓展开了强烈的抨击:一是公寓面积的局促使得传统家庭生活方式逐渐消失,二是公寓的居住生活方式使人们的道德感逐渐缺失。但这些抨击并没有阻止公寓发展的步伐。到1920年,在很多地价昂贵的城市中心,公寓比独户住宅建造得更多。同时新式花园式公寓正在尝试一种将一大部分空间留作开放空间的模式,尽管当时大多数新建筑瞄准的是富人市场,但公寓已成为大都市住房的典型代表。

20世纪中叶,法国马赛市郊建成的马赛公寓(见图1-2)举世瞩目,非居住功能的引入大大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马赛公寓成功的设计理念后来被各国年轻建筑师纷纷效仿。这一时期的美国,在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结构趋于松散,人口流动性更强,于是配有家居的公寓开始出现,公寓建造数量也大幅提升。之后星级酒店式管理的概念开始融合到公寓中,造就了“酒店式管理,家居式服务”的公寓居住理念,公寓既有酒店的性质又是个人的临时住家,随后公寓的发展也以酒店式服务公寓为典型。与此同时,解决流动人口短期住宿及低收入群体住宿问题的集中公寓也屡屡出现在旅游区、商业区和城市中心区。

图1-2 法国的马赛公寓

公寓发展到近代,因其居住方便快捷、服务种类齐全等优点,吸引的人群不仅包括商务人士,同时也被一些年轻人作为过渡用房,还受到家庭式办公人员的青睐等。在欧美的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公寓不仅是其主要的居住建筑形态,也是租赁市场最主要的房屋来源。据调查,目前有14%的美国家庭,约1500万人居住在公寓里,也就是说,无论穷人、平民还是富人,有很多人都居住在各式各样的公寓里,所不同的只是公寓的档次和价格。通常中心城市地价高,服务和设施也格外昂贵,因此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合租公寓或者产权公寓。合租公寓的租金和价格相对便宜,是中低收入青年群体主要的居住形式。(www.xing528.com)

2.公寓在亚洲的发展历程

日本人口多,土地资源少,可居住的土地人口密度大,因此有许多小面积小户型的设计尝试,以及居住行为和家庭人口结构方面的研究。在日本,公寓出现在20世纪初,一般被称为集合住宅。这些集合住宅的居住单元大都以小户型为主,面积为40~90 m2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传统社会阶层差别弱化,中产阶级逐渐出现,家庭观念更加重视成员的需求与房间独立性。这一时期,居住单元面积和房间数量都呈增长趋势,每个单元的功能空间构成愈加复杂,厨房、卫生间成为独立空间,并且增加了收纳空间与服务性阳台。到了20世纪中叶,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住宅严重短缺、人口高度密集、国土面积小的现状,日本在公寓设计中引入了标准化设计。当时新一代的日本建筑设计师提出了“nLDK”套型设计模式,其中L、D、K分别对应的是起居室、餐厅和厨房,三者是住宅的基本构成因素。套型由多个卧室、起居室、餐厅和厨房空间组合而成,从而确立了集合住宅的标准模式。套内空间组织模式开始变得有序,并且与环境进一步结合。发展到近代,标准设计的质量制约性逐渐暴露,于是开发商的设计目标大多由“量”转为“质”。这一时期,对于集合住宅地域性、公共性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从整体与个体间的联系入手进行设计,摆脱了“单元个体”的设计倾向。但在居住套型上的突破仍不见效果,还是处于“nLDK”的结构框架中。如今,日本有超过600万套公寓,公寓正在向环保生态型的方向发展。

根据日本各个时期的发展背景与生活特点的不同,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历程可大致总结为“探索阶段、复兴阶段、反思与进化阶段、后扩张阶段、稳定发展阶段”五个阶段(见表1-1)。

表1-1 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历程

新加坡在解决住房问题上取得了突出成效。在其建国初期,平均每一户居民住房面积不足一间卧室。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开始发展公共“组屋”,主要是低标准的小户型住房,用以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宅问题。在新加坡,有将近87%的人居住在所谓的国民住宅——“组屋”(见图1-3)内。而公寓作为商品房的形式存在,档次比“组屋”高,相当于我国居住建筑中的高档社区。公寓档次高就意味着配套设施也较为完善,其底层常做架空处理,或布置景观绿化,或设置停车场,或作为公共活动空间融入城市大空间中。公寓内部空间也更注重观景性,与新加坡“花园城市”的美名相契合。

图1-3 新加坡“组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