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教育建筑布局改善小气候

绿色教育建筑布局改善小气候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等不良小气候现象。因此,分析不同的地形以及与其相伴的小气候特点,将有助于合理地进行场地布局与设计。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绿化不仅能净化、美化环境,而且有益于人类的健康长寿。欧洲是世界上植被保护得最好的地方,也是最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大洲,这是欧洲几百年投入与经营的结果,非常值得推广借鉴。

绿色教育建筑布局改善小气候

地形与小气候有关,如山脉或河谷会改变主导风向,向阳坡地有利于日照和通风,不利的地形会引起静风(指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小于0.8m/s的气象条件)、逆温层(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等不良小气候现象。因此,分析不同的地形以及与其相伴的小气候特点,将有助于合理地进行场地布局与设计。

在布局中,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和地形,可以在寒冷的气候中创造冬天的热汇(大气系统中由周围获得热量并不断地消耗热量的地区),在炎热的气候中创造温度差以产生凉爽的空气流,现有的河流和其他水资源有助于为场地提供清凉。

近年来,城市热环境的恶化已引起广泛关注。例如上海市高层建筑众多,仅高层幕墙建筑就达到1500余幢,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也有几百幢,成为全球高楼建筑数量第一的城市,建筑带厚达20多公里。原先纵横密布的河道和绿地被不透水、不透气的“混凝土森林”取代,气候调节功能丧失,不少建筑群横亘在常年风向走道上,阻隔了风的流动,形成静风和微风带,大气交换补充困难,热风难以散发。另外,高层建筑中大面积幕墙玻璃互相反射,使城市充斥耀眼的反光,上述因素都加剧了热岛效应。

对于城市高层建筑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应实行总量控制,应构筑一定的开放空间,如绿地、广场等,使建筑与空间错落有致;对于已建成的高层建筑区域,则应按照高密度生态环境指标进行环境评估,采取有效对策,尽量减少热岛效应。

(一)植被与绿化体系

我国民间素有“树木花草栽庭院,空气新鲜人舒展”之说。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绿化不仅能净化、美化环境,而且有益于人类健康长寿。众所周知,建筑的绿化体系不仅仅是景观要求,还要将其功能化、系统化,融入整体小生态圈,通过绿化的生态性、层次性达到住区保水、调节小气候、涵蓄雨水、降低污染、隔绝噪声等目的,为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室外空间,同时满足住区生态环境、休闲活动、景观文化功能的需要。因而要求利用植物、水体、地形和园林小品、休憩空间等构成有特色的住区集中绿地和宅间绿地开放空间等。

树木和花草被称为空气中烟尘的过滤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净化空气。据法国首都巴黎环保局统计,1hm树林一天可放出氧气700kg,吸收1t左右的二氧化碳,并可同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硫,分泌出多种杀菌素,因而大量的植树造林和人工绿化的作用,能有效地避免城市中的大气污染。

城市规划中必须创造一个整体连贯而有效的自然开敞绿地系统,虽然现今许多城市规划在城市及其郊外建立了动植物园或自然保护区,但由于建设的人为影响,特别是城镇道路建设往往割断自然景观中生物迁移、觅食的途径,破坏了生物生存的环境地和各自然单元之间的生态廊道,从而改变了生物群体原有的生态习性。在城市和住区规划中,应形成整体的绿地系统,通过合理配置,栽种适量的乔木灌木和草地,使它们在生态上相互作用,形成良好的小环境,既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可为动植物创造适当的生存环境。

在欧洲,不仅在城市随处可见大片精心培植的公共草地和私家草地,而且在乡村也可见到大片的人工草地或天然草场。草木的根系使土质松软,暴雨时,不仅土壤和植被的根系可以吸收大量雨水,即便是绿叶和树枝上截留的雨水也是十分可观的,二者均阻止暴雨急速泻入江湖。欧洲是世界上植被保护得最好的地方,也是最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大洲,这是欧洲几百年投入与经营的结果,非常值得推广借鉴。(www.xing528.com)

在绿化中应保持绿化物种的多样性。生态学认为,物种多样性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同时,植物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也将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有数据表明,同样面积的乔木、灌木和草坪组成的覆层结构的综合效益(如释氧固碳、蒸腾吸收、减尘杀菌及减污防风等)为单一草坪的4~5倍,而养护管理投入之比为1:3。一般来说,乔灌草复合型群落大于灌草型群落,而后者又大于单一草坪。所以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应避免盲目使用大面积的单一草坪,而应采用综合生态效益更佳的复合林地绿化。

立体绿化是绿化技术的创新,主要包括首层绿化、中层绿化、屋顶绿化以及墙面绿化。首层绿化可采用架空实现,既能够将室外环境延续到建筑中,增加空间创造良好的休憩、停留空间;中层绿化可在中层设计一个面积较大的平台;屋顶绿化可采用蓄水覆土种植屋面,再在屋面上种一些花草或灌木,形成一个空中花园;至于墙面绿化,可在墙面上设计由柱子和圈梁形成的构架,再加设种植槽和喷灌系统,以便于植物植根和生长。

(二)水土保持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每年有100多亿吨沃土付之东流,相当于流失1000万亩耕地上的30厘米厚耕作层,所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而有机质的损失则永难弥补。

水土流失是造成我国每年荒漠化面积以惊人的速度扩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大危害是使河床抬高,水患频繁。我国西部地域广阔、地形起伏大、河川水系类型复杂,大范围的毁林开垦和人类活动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它是造成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对东部的发展形成了威胁。为了控制水土流失,必须解决好退耕还林(草)及河流综合治理问题。

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水土保持状况好转,绿色建设才有前提,同时要防止建设过程中对水土保持的负面影响。例如,现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建筑物和混凝土等阻水材料所覆盖,形成生态学上的“人造沙漠”,因此在选择铺地材料时应选用透水性或“多孔”的铺地材料,对于环境大有好处。在城市建设和住区建设中应注意力争保留最多的绿地,因为绿化的自然土壤和地面是最自然、最环保的保水设计;注意在挡土墙、护坡、停车场、负重小的路面等大面积铺砌部位,尽可能采用植草砖、碎砖、空心水泥砖等透水铺面。对于无法保证足够裸地和透水铺装的高密度开发地区,可采用人工设施辅助降水渗入地下,常见的设施有渗透井、渗透管、渗透侧沟等。

按照国际上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地面应尽量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采用自然排水系统,以利于雨水的渗透,理想指标是80%的裸露地具有透水功能。水泥、沥青地面除不透水外,导热性也很高,而石板路及植草砖路等,其缝隙中的草、土壤和水分能起到降低地面温度的作用,为某小区绿化步道的透水设计。所以,巴黎、伦敦等世界名城,除了车流量高的交通干道需要耐磨、降噪、经得起压的高强度路面外,步行街、人行道、停车场等处大多为生态道路,数世纪以前的石板路也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