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淮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水较为充沛。年平均气温14.8℃,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9℃,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7℃。年平均降水量893毫米。全年无霜期229天。
平舆秀公戒师和尚塔,又名普照寺塔,系金代高僧秀公戒师和尚的墓塔。该塔位于平舆县西南约20千米的李屯乡普照寺村北。其西毗汉汝水故道,即汉汝水东岸的堤坝遗址上,地脉高凸,水患不浸,有“水光龙脉”之誉。秀公戒师和尚塔1983年被平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考证,普照寺创建于唐代,又名崇林寺。宋代以梵语摩诃衍译言《大乘》说如来“十智”,其中第六智为“普照一切世间智,如来有大智慧光明,普照了无量世界之智也”,改名为普照寺。又传,该寺以金代高僧普照的法名命名。金太宗时期(1123—1135年),朝廷奉信佛教,各地广建寺院。当时佛教以禅宗最兴盛,园性禅师是金初禅宗导师,弟子有广温、普照等。金熙宗皇统年间(1141—1149年),普照曾在蔡州一带活动,扩建崇林寺,后改名普照寺。秀公戒师和尚俗姓张,河南扶沟人,七岁出家,在许昌郾城县彼岸寺百法院受业,三十余岁主持普照寺,圆寂于金明昌四年(1193年),其弟子广全、广竖、广尔、善超、善惠建造此塔,于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四日告竣,历时九个月。金代普照寺规模较大,有大佛殿、中佛殿、天王殿、关帝殿、毗卢殿及僧舍等建筑,元末毁于战火。
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天竺僧人班丹藏卜云游于此,“仰见该寺院梁栋折坏,唯故址和塔仅存。先复建大佛殿三楹,余皆茅庵”,“自是众僧云集”,规模空前。(www.xing528.com)
清道光元年(1821年)七月,因普照寺“剥以风霜,蠹以乌鼠”,当地乡坤募资重修。首期工程“盖瓦级砖”修大佛殿、炎帝殿、子孙殿,继修中佛殿、天王殿、罗祖殿、钟鼓楼等。咸丰年间,豫南爆发了以陈大喜为首的捻军起义,普照寺毁于兵火,仅遗秀公戒师和尚塔和数十尊石刻佛像。
平舆秀公戒师和尚塔坐南朝北,南偏东5°,六边形七级楼阁密檐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通高15.31米。塔基高1.86米,用23层砖垒砌而成。南侧塔身置券门,方形塔心室。塔身每层顶部用砖砌出普柏枋,上置铺作,承托各层塔檐。塔顶上承石质塔刹,石质六边形刹座上承三重相轮及刹尖,刹杆固定在第七层藻井顶部木板上,上部穿入刹座、相轮及刹尖。二层塔门上方有铭文,记述了金代高僧秀公戒师和尚的生平事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