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生产是配合比设计、配料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一系列过程的综合。要保证生产出的混凝土质量合格,必须在各个环节给予严格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制作而成的,任何一种组成材料的质量偏差或不稳定都会造成混凝土整体质量的波动。水泥要严格按其技术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并按有关条件进行品种的合理选用,特别要注意水泥的有效期;粗、细骨料应控制其杂质和有害物质含量,若不符合要求应经处理并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采用天然水现场进行拌和的混凝土,对拌合用水的质量应按标准进行检验。水泥、砂、石、外加剂等主要材料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或进场复验报告。
2.配合比设计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应按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与和易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和易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检验配合比的依据。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生产时应检验配合比设计资料、试件强度试验报告、骨料含水率测试结果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3.生产、使用、养护等过程的控制(www.xing528.com)
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称量准确,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应控制在水泥、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1%。每工作班抽查不少于一次,各种衡器应定期检验。
混凝土运输、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应随时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试件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实际观察、检查施工记录。在运输、浇筑过程中要防止离析、泌水、流浆等不良现象发生,并分层按顺序振捣,严防漏振。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应随时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