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车辆结构模态分析-车辆结构有限元分析

车辆结构模态分析-车辆结构有限元分析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ANSYS Apdl操作平台上,模态分析的操作步骤与在ANSYS Workbench平台上相同:①建立一个工程项目;②修改材料数据;③建立/导入几何模型;④建立有限元模型,包括划分网格、施加载荷;⑤进行求解;⑥查看分析结果。图6-21 启动ANSYS Apdl1.建立一个模态分析项目进入前处理器选择菜单GUI:Preprocessor。命令:/FILNAME,Modal,0。MP,PRXY,1,0.3。按照如图6-28所示进行设置,将悬臂梁模型分为10份,即单元长度为100mm。

车辆结构模态分析-车辆结构有限元分析

在ANSYS Apdl操作平台上,模态分析的操作步骤与在ANSYS Workbench平台上相同:①建立一个工程项目;②修改材料数据;③建立/导入几何模型;④建立有限元模型,包括划分网格、施加载荷;⑤进行求解;⑥查看分析结果。首先启动ANSYS Apdl,如图6-21所示。

978-7-111-43416-0-Chapter06-27.jpg

图6-21 启动ANSYS Apdl

1.建立一个模态分析项目

(1)进入前处理器

选择菜单GUI:Preprocessor。

命令:/PREP7。

(2)添加标题

选择菜单GUI:Utility Menu﹥File﹥Change Title...。

新标题为:Modal Analysis。

命令:/TITLE,Modal Analysis。

(3)修改工作名

选择菜单GUI:Utility Menu﹥File﹥Change Jobname...。

键入工作名:Modal。

命令:/FILNAME,Modal,0。

(4)选择分析类型

确定分析类型为模态分析,选择菜单GUI:Solution﹥Analysis Type﹥New Analysis﹥Mo-dal。

命令:ANTYPE,2。

(5)定义单位制

命令行输入/units,si,然后单击回车键,定义单位为国际单位制,即长度m;力:N;压强/压力:Pa;面积:m2;质量:kg。

2.定义材料属性

(1)定义各向同性线性材料

GUI: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弹出窗口如图6-22所示。

键入的材料参数如下:

弹性模量(Young s modulus EX):2.068e11。

泊松比(PRXY):0.3。

命令:

MP,EX,1,2.068e11。

MP,PRXY,1,0.3。

(2)定义材料密度

GUI: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Structural﹥Density弹出窗口如图6-23所示。

978-7-111-43416-0-Chapter06-28.jpg

图6-22 定义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978-7-111-43416-0-Chapter06-29.jpg

图6-23 定义材料密度

输入密度值“7830”,如图6-23所示,单击OK按钮

命令:

MP,DENS,1,7830。

注意:

动态分析过程中,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模量都必须进行准确定义

3.建立几何模型

(1)定义关键点(梁的端点)

选择菜单GUI: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nts﹥In Active CS,弹出如图6-24所示的对话框,按照如图所示进行设置。

978-7-111-43416-0-Chapter06-30.jpg

图6-24 定义梁的左侧端点

单击Apply按钮,接下来定义关键点2,如图6-25所示,单击OK按钮,完成右侧端点定义。

978-7-111-43416-0-Chapter06-31.jpg

图6-25 定义梁的右侧端点

命令:

定义1#关键点:k,1,0,0。

定义2#关键点:k,2,1,0。

(2)定义直线(梁的实体模型)

通过关键点定义直线(悬臂梁模型),选择菜单GUI: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Lines﹥Straight Line,单击鼠标左键拾取图形界面上的两个关键点,然后单击鼠标中键确认,在1#和2#关键点之间生成一条直线。

命令:L,1,2。

4.建立有限元模型

(1)选择单元

1)定义单元。选择菜单GUI: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弹出如图6-26所示的对话框。

选择BEAM3(二维弹性梁)单元,如图6-26所示,单击OK按钮。

命令:ET,1,BEAM3。

2)定义实常数。选择菜单GUI: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Add,弹出BEAM3实常数窗口(Real Constants for BEAM3),如图6-27所示。

由于采用国际单位制,相关参数的计算一定要基于国际单位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填写后如图6-27所示。

横截面面积

面积=0.01×0.01=0.0001m2

978-7-111-43416-0-Chapter06-32.jpg

图6-26 定义单元

截面惯量

截面惯量978-7-111-43416-0-Chapter06-33.jpg978-7-111-43416-0-Chapter06-34.jpg(www.xing528.com)

命令:R,1,0.0001,833.33333,0.01。

(2)生成网格

1)设定网格尺寸。选择菜单GUI:Preprocessor﹥Meshing﹥Size Cntrls﹥ManualSize﹥Lines﹥All Lines...,弹出如图6-28所示的对话框。

按照如图6-28所示进行设置,将悬臂梁模型分为10份,即单元长度为100mm。

命令:LESIZE,ALL,,,10。

978-7-111-43416-0-Chapter06-35.jpg

图6-27 定义BEAM3实常数

978-7-111-43416-0-Chapter06-36.jpg

图6-28 定义网格尺寸

2)划分网格。选择菜单GUI:Preprocessor﹥Meshing﹥Mesh﹥Lines﹥Pick All。

命令:LMESH,1。

(3)施加载荷/约束

在关键点(梁的端点)定义位移约束,选择菜单GUI: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On Keypoints,在弹出的对话框选择1#关键点,固定(Fix)1#关键点所有自由度(ALL DOFs)。

5.定义模态求解参数

打开分析类型选项窗口。选择菜单GUI:Solution﹥Analysis Type﹥Analysis Options...,弹出如图6-29所示的对话框。

978-7-111-43416-0-Chapter06-37.jpg

图6-29 设定模态分析选项

(1)Mode Extraction Method各选项的含义

1)子空间法。子空间法(Subspace)适用于大型对称矩阵特征值问题求解。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求解控制选项来控制子空间迭代过程,获取比较精确、可信的解。

2)Block Lanczos法。Block Lanczos法主要应用于大型对称矩阵特征值问题求解。

3)Power Dynaimics法。Power Dynaimics法适用于非常大的模型,即自由度数超过10万的模型求解。此法在求解前几阶模态方面精度非常高,可以用来求解结构前几阶模态,了解结构可能的响应情况,然后再采用适用于高阶求解的方法,如子空间法或者Block Lanczos法进行高阶求解。

4)Unsymmetric法。Unsymmetric法用于系统矩阵为非对称矩阵问题求解,如流体—结构耦合问题。

5)Damped法。Damped法用于阻尼作用不可以忽略问题类型的求解,如轴承问题等。对于大多数问题而言,子空间法和Reduced法、Block Lanczos法或者Power Dynaimics法基本够用了,其他两种方法只有在很特殊情况下才可能用到。知道模态提取方法后,ANSYS自动选择合适的求解器。

(2)MXPAND选项

此选项在采用Reduced法、Unsymmetric法和Damped法时才需要设置。但是如果想得到单元求解结果,则不论哪种模态提取方法都需要扩展计算单元结果选项。

(3)Prestress Effect Caculation选项

此选项适合于有预应力结构的模态分析。一般采用默认设置时不考虑预应力。

在本例题中选择子空间法(PCG Lanczos),并在提取几阶模态输出(No.of modes to ex-tract)栏键入“5”。启用模态图形展开(Expand mode shapes)选项,模态展开阶数(No.of modes to expand)栏中键入“5”阶,单击OK按钮。注意到ANSYS系统默认设置为简化法(Reduced Method)。简化法是几种方法中速度最快的,因为它只考虑所有自由度中起到主要作用的自由度。而子空间法(Subspace Method)考虑所有自由度,因此,子空间法更精确,但是需要耗费更多计算时间(尤其是几何形状比较复杂时)。

定义子空间模态分析选项,按如图6-30所示对话框进行设置,然后单击OK按钮。

978-7-111-43416-0-Chapter06-38.jpg

图6-30 子空间法模态分析定义

6.求解

选择菜单GUI:Solution﹥Solve﹥Current LS。

命令:SOLVE。

7.查看分析结果

(1)查看各阶模态对应频率

选择菜单GUI:General Postproc﹥Results Summary,弹出SET,LIST Command的对话框(如图6-31所示),显示出子空间法的分析结果。

978-7-111-43416-0-Chapter06-39.jpg

图6-31 模态分析结果列表

注意:

为了获取精确的高阶模态频率,网格需要划分得更加细密,也就是说,划分网格不应该是现在的10份而是15份或者更高,具体情况依读者所关心的最高模态阶数确定。

(2)查看各阶模态图形

1)首先读入结果。取第一阶模态结果,选择菜单GUI:General Postproc﹥Read Results﹥First Set。

2)显示变形后图形。选择菜单GUI: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Deformed shape。

选择Def+undef edge选项,则第一阶模态将显示在图形对话框(图6-32)。

3)查看下一阶模态形状。选择菜单GUI:General Postproc﹥Read Results﹥Next Set。

显示变形后图形,选择菜单GUI: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Deformed shape,在弹出对话框选择Def+undef edge选项。

978-7-111-43416-0-Chapter06-40.jpg

图6-32 第一阶模态

4)第一阶到第四阶模态图形。重复步骤3)得到第一阶到第四阶模态图形如图6-32~图6-35所示。

第一阶模态如图6-32所示。

第二阶模态如图6-33所示。

第三阶模态如图6-34所示。

第四阶模态如图6-35所示。

5)显示模态动画。通过菜单操作打开动画设置对话框,GUI:Utility Menu﹥Plot Ctrls﹥Animate﹥Mode Shape,弹出Animate Mode Shape对话框(图6-36)。保持默认设置并单击OK按钮。

表6-1为理论分析值与ANSYS解对比,从表中对比可以看出,三者差异不大。

978-7-111-43416-0-Chapter06-41.jpg

图6-33 第二阶模态

978-7-111-43416-0-Chapter06-42.jpg

图6-34 第三阶模态

表6-1 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对比

978-7-111-43416-0-Chapter06-43.jpg

978-7-111-43416-0-Chapter06-44.jpg

图6-35 第四阶模态

978-7-111-43416-0-Chapter06-45.jpg

图6-36 显示模态动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