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泽厚美学思想:解决人类与世界共存矛盾

李泽厚美学思想:解决人类与世界共存矛盾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背景下,后实践美学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抵制过分膨胀的人类中心论。然而,李先生所讲的“天人合一”,首先不是指使个人的心理而是指使整个社会、人类,从而才使社会成员的个体身心与自然发展,处在和谐统一的现实状况里。然而,主体性不但没有消解,而且人类总体的主体性依然处在首要的地位,因此,作为解决人类中心与世界共存矛盾的方案的“人的自然化”的提出,事实上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这在下文还将着重论述。

李泽厚美学思想:解决人类与世界共存矛盾

前文已说,李先生的主体性实践美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人性刚开始自觉的时候提出来的,它使那个时代的人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发现何谓美。然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美感是对人自身的认识和观照”发展到极致,便导致了人对自然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原本应有的和谐状态被科技理性与人的贪欲严重地异化了。在这种背景下,后实践美学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抵制过分膨胀的人类中心论。后实践美学认为,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只有把世界不是当作与人分离的客体,而是当作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与之交往,才可能使之成为审美对象或美。而实践美学把自然当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把自然作为脱离于人本身的客体,并在其身上打上自我的印记且以之为美的做法则不能产生自由的审美。

李先生确乎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己卯五说》中,他特别开出了一节“人的自然化”,来消解之前“自然的人化”所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异化,重新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该章节中,李先生认为,“人的自然化”是“自然的人化”的另一面,是已经“人化”的自然和人的心理重新回归自然的状态。但是,这种“回归”并非回到动物状态,而是指人对自然的依赖和情感关系,使自然和人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实现由工具本体向情感本体的转向。这就是李先生所说的新的“天人合一”,既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天人合一”、“儒道互补”的思想,也借鉴了晚期海德格尔的天、地、神、人的交融合一的美学思想。然而,李先生所讲的“天人合一”,首先不是指使个人的心理而是指使整个社会、人类,从而才使社会成员的个体身心与自然发展,处在和谐统一的现实状况里。“这个‘天人合一’首先不是靠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靠人类的物质实践、靠科技工艺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对这个发展所作的调节、补救和纠正达到。这种‘天人合一’论也即是自然人化论(它包含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两个方面)。”[122]因此,他认为并不必去诅咒科技世界和工具本体,而是要去恢复、采寻、发展和展开科技世界和工具本体中的诗情美意。由此可见,李先生固然看到了主体性理论的自身缺陷,但他也并不认同完全排斥科技理性的中国古典式的“天人合一”,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世界是否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在于在重新审视科技理性的地位和作用后,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否达到了更深层次的交融合一的审美境界,而不是如中国老庄似的“人与物游”的低级的“物我合一”的状态。这点,可以说与晚期的海德格尔不谋而合。“我深信,现代科技世界是在世界上什么地方出现的,一种转变也只能从这个地方准备出来。我深信,这个转变不能通过接受禅宗佛教或其他东方世界观来发生。思想的转变需要求助于欧洲传统及其革新。”[123]

李先生认为,他的主体性的完整内涵一直以来都被很多人忽视。在《走我自己的路——对谈集》中,他对主体性的解释有两种:个体主体性、人类总体的主体性,后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界限,而前者则是他的主体性美学的核心。他用“主体性实践哲学”取代“人类学本体论”,正是因为“人类学本体论”在字面上难以突出个体主体性,而提出“主体性实践哲学”正是为了突出个体主体性。但是总的来说,李先生还是更强调群体与理性制约下的个体主体性,他认为理性与感性、群体与个体应辩证地统一。而这种统一还是倾向于人类总体的主体性的。“不是个人的情感、意识、思想、意志等‘本质力量’创造了美,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这种本质力量创造了美。”[124]然而情况恰恰相反,审美活动首先应该是个体性的活动而非群体性的活动,“它的出发点是个体的人,是个体人的存在之谜而非人类整体的解放问题,是现代个体在意义虚无世界如何创造生命意义的问题,这就使其能够与美学问题相连,因为审美活动首先是个体性的活动,个体生命意义的有限与无限是美学的根本问题。”[125]由此可见,李先生依然强调群体理性对个体感性的制约作用,就连与个体身心密切相关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也是建立在整个社会、人类的和谐统一的现实状况里,他提出“人的自然化”的初衷是消解主体性。然而,主体性不但没有消解,而且人类总体的主体性依然处在首要的地位,因此,作为解决人类中心与世界共存矛盾的方案的“人的自然化”的提出,事实上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这在下文还将着重论述。

有鉴于此,后实践美学就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立场相对立这一问题。杨春时先生在《实践美学的主体性与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126]中,以现代主体间性理论批判实践美学的主体性理论。他提出后实践美学是建立在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上的,即世界不是主体征服的对象,而是自我主体交往的世界主体;二者在平等的、自由的交往中才达到了审美境界。这种批判是在新的、现代的哲学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也是更深刻、前沿的。遗憾的是,对这个问题,实践美学并没有真正注意,也没有积极回应(仅仅有张玉能先生的反批评)。关于这个问题,将在第五章围绕李先生晚期美学思想而展开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的论争时具体展开论述。

【注释】

[1]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310页。

[2]薛富兴:《李泽厚晚期实践美学的基本理路》,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4年第40卷第1期。

[3]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对谈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420页。

[4]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76页。

[5]郭玉生:《对实践范畴和实践美学的再思考》,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8期第5期。

[6]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08页。

[7]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8]李泽厚:《美学四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9]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52页。

[10]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47页。

[11]夏中义:《选择的批判之批判》,载《学术月刊》1994年第2期。

[12]邹华:《美学上的浪漫主义——高尔泰与20世纪中国美学》,载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13页。

[13]邹华:《美学上的浪漫主义——高尔泰与20世纪中国美学》,载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16、717页。

[14]邹华:《美学上的浪漫主义——高尔泰与20世纪中国美学》,载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14页。

[15]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3~44、103~104页。

[16]李西建:《中国实践美学问题的发展历程》,载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页。

[17]李西建:《中国实践美学问题的发展历程》,载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313页。

[18]李西建:《中国实践美学问题的发展历程》,载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页。

[19]邹华:《美学上的浪漫主义——高尔泰与20世纪中国美学》,载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20页。

[20]邹华:《美学上的浪漫主义——高尔泰与20世纪中国美学》,载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21页。

[21]邹华:《美学上的浪漫主义——高尔泰与20世纪中国美学》,载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24页。

[22]陈炎:《积淀与突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23]陈炎:《积淀与突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24]陈炎:《积淀与突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25]陈炎:《积淀与突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26]陈炎:《积淀与突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8页。

[27]陈炎:《积淀与突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28]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36页。

[29]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页。

[30]之所以选择这三篇文章,是因为这一阶段杨春时先生在他的《走向后实践美学》一书中就收录了这三篇论文,足见其代表性。

[31]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页。

[32]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33]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34]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35]李泽厚:《第四提纲》,载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36]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37]详见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化批判》,第八章“当代文化思潮批判”中第一节“新保守主义与新理性主义批判”,载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89~195页。

[38]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39]潘知常:《再谈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

[40]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第九章第六节“潘知常:美在生命”,载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1]潘知常:《再谈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

[42]潘知常:《再谈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

[43]潘知常:《再谈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

[44]潘知常:《再谈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

[45]潘知常:《再谈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

[46]潘知常:《再谈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

[47]潘知常:《美学的重建》,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8期。

[48]潘知常:《再谈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

[49]潘知常:《再谈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

[50]潘知常:《美学的重建》,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8期。

[51]朱立元编:《当代中国美学新学派——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52]蒋孔阳:《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论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1页。

[53]蒋孔阳:《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论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页。

[54]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62页。

[55]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56]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57]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344页。

[58]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5页。

[59]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页。

[60]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页。

[61]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www.xing528.com)

[62]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7页。

[63]蒋孔阳:《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论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64]朱立元:《蒋孔阳的美学思想:寻找存在论的根基——蒋孔阳美学思想新论探之二》,载《学术月刊》2003年第12期。

[65]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66]张玉能:《创造美学的建构和发展》,载朱立元主编:《当代中国美学新学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67]蒋孔阳:《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论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68]喻立平:《论蒋孔阳美学体系的动态结构》,载朱立元主编:《当代中国美学新学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1~42页。

[69]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5~41页。

[70]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71]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72]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73]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3页。

[74]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75]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76]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77]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78]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3页。

[79]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80]杨春时:《乌托邦的建构与个体存在的迷失——李先生〈第四提纲〉质疑》,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5期。

[81]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82]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8~49页。

[83]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84]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85]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2页。

[86]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87]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88]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89]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90]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91]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92]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93]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94]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95]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96]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97]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98]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对谈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99]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对谈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100]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3卷第3期。

[101]王柯平主编:《跨世纪的论辩:实践美学的反思与展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102]王柯平主编:《跨世纪的论辩:实践美学的反思与展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103]薛富兴:《李泽厚先生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理论根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主体性实践哲学之规定》,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04]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对谈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90页。

[105]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5~156页。

[106]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对谈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37页。

[107]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03页。

[108]李泽厚:《己卯五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页。

[109]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7页。

[110]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载李泽厚:《李先生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9页。

[111]李泽厚:《主体性的哲学提纲之三》,载李泽厚:《李先生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48~651页。

[112]李泽厚:《华夏美学》,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27~231页。

[113]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8页。

[114]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0~211页。

[115]李泽厚:《主体性的哲学提纲之四》,载李泽厚:《李先生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62页。

[116]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4~125页。

[117]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68页。

[118]薛富兴:《新康德主义: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要素分析》,载《哲学动态》2002年第6期。

[119]杜书瀛、张婷婷:《文学主体论的超越和局限》,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120]陈炎:《积淀与突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121]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122]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83页。

[123]海德格尔:《只还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载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资料》第五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4页。

[124]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3页。

[125]章辉:《告别实践美学——评两种实践美学发展观》,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3期。

[126]杨春时:《主客体关系与当代美学建构:实践美学的主体性与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