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泽厚的艺术观:中国三次美学论争探讨

李泽厚的艺术观:中国三次美学论争探讨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在对李先生的艺术品的内在构造进行详细阐析之后,对李先生的艺术观进行客观地评价。首先,李先生对艺术品、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史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看法。从李先生对这三个概念内涵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他十分重视艺术与情本体之间的内在关系。随着“情本体”的建立,李先生从自己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出发,总结了艺术与情本体之间的关系——艺术是人类情感本体的物化对应物。

李泽厚的艺术观:中国三次美学论争探讨

诚如李先生自己所言,当代美学很少研究美的本质这种所谓形而上学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艺术和审美的研究上,审美的研究也主要通过艺术(艺术原理、艺术史)来验证和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李先生的艺术观。

在第一章,我们已经将李先生的美学体系划分成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三大部分,并且具体阐释了何谓艺术、艺术作品、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史等相关概念和命题,还对艺术作品进行了层次划分。在这一节,我们论述的重点将转移到李先生的艺术观经历了一个怎样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问题上,还将重点考察他是如何从一开始将艺术看作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映逐步转变到越来越重视情感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将艺术与情本体联系起来界定艺术的内涵这个过程本身。最后,在对李先生的艺术品的内在构造进行详细阐析之后,对李先生的艺术观进行客观地评价。

首先,李先生对艺术品、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史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看法。关于艺术品,李先生认为,它是作为人类内在自然人化组成部分的情感本体或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而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本体的物态化,艺术史就是人类的心理——情感本体世代相承的人类心灵文化历史,同时建构和丰富着人类不断成长发展的心理情感本体。从李先生对这三个概念内涵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他十分重视艺术与情本体之间的内在关系。但是李先生一开始并不是这么看待艺术的,我们通过考察他的整个艺术观发展演变历史就可以发现,李先生的艺术观经历了从认识论到情感论的嬗变过程,下面将进行具体论述。

在李先生美学思想的早期,整个中国学术界深受苏联美学思想的影响,倾向于从认识论和反映论的角度来看待美学和艺术问题,李先生当时也认为,尽管艺术和科学所采用的方式或形式不同,但都是为了认识和反映世界的本质。因此,他说:“艺术是客观生活的反映,艺术家主观情趣的抒发,也正是为了更深刻地反映。所以,美客观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艺术美只是生活美的集中的反映,意识形态在这里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是为了反映而必须的一种手段和工具。”[131]。李先生早期对美感特点的揭示既具有主观直觉性,又具有客观功利性,因此,美也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具体形象性和客观社会性。从这样的美学理论出发,他认为,艺术是“一个社会性和形象性相统一的生活的真实、形象的真理”[132],并提出了“优美的艺术是内容(社会性、思想性、政治标准)和形式(形象性、艺术性、艺术标准)的完满和谐的统一”的观点。[133]他还进一步指出:“艺术作品的力量是它能够最深刻地反映出真实的生活的客观。”[134]当然,在这个阶段,李先生也不是完全不谈情感的,他也知道情感的艺术中的作用是不可能视而不见的,只不过“情感”在这阶段的作用更多的是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真实,把握反映出那种深远的生活的本质、规律和理想。他说:“情感,和思想一样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样,其价值和意义并不在于它们自身,而只在于它们能使人更深入地反映世界(从而改造世界)。”[135]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李先生对艺术的看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那时起,他写了一系列关于形象思维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情感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在他于1978年写的《关于形象思维》一文中,他不再将艺术家抒发情感看作是对生活的本质和真理的反映,而是指出:“作家艺术家在所塑造的各种人物、场景、情节中,总涂上了一层主观的情感色彩,把自己的爱憎好恶给予了他所构思所想象的人物、事件和对象。”[136]在《形象思维续谈》这篇文章中,李先生更是实现了从认识论到实践论、价值论的飞跃。对于艺术的作用,他有了新的见解,指出:“(艺术)不在模仿,也不在或主要不在狭义的认识。艺术主要不是教人去认识狭义世界,而是教人去行动,去改造世界。它主要是使人激励起来,团结起来,去改造自己的环境,而不只在给人一种认识而已,它毋宁是给人一种情感的力量。”[137]在《形象思维再续谈》这篇文章中,他对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格外重视,并且指出:“多年来,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的文艺理论不但对文艺和文艺创作中的情感问题研究注意极为不够,而且似乎特别害怕谈情感……其实,艺术如果没有情感,就不成其为艺术。我们只讲艺术的特征是形象性,其实,情感性比形象性对艺术来说更为重要。艺术的情感性常常是艺术生命之所在。”[138]把情感视作艺术的生命,情感是艺术的最高价值的观点是西方很多著名的美学家所持的观点,李先生显然受到了苏珊·朗格的“情感的逻辑形式”说和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说的影响。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艺术就是对情感的处理,在我称之为符号,科林伍德称之为‘语言’的东西中,它包括了情感的详尽叙述和表现。”[139]克莱夫·贝尔则在《艺术》一书中对艺术品如此界定:“一切审美方式的起点必须是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唤起这种感情的物品,我们称之为艺术品。”[140]李先生在《美感的二重性与形象思维》一文中就提到以上二者的理论来论证情感因素在美感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情本体”的建立,李先生从自己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出发,总结了艺术与情本体之间的关系——艺术是人类情感本体的物化对应物。在《美学四讲》中,他将艺术与情本体联系起来考察,界定了艺术品的内涵:“何谓艺术品?只有当某种人工制作的物质对象以其形体存在诉诸人的此种情感本体时,亦即此物质形体成为审美对象时,艺术品才现实地出现和存在。”[141]“情感本体或审美心理结构作为人类的内在自然人化的重要组成,艺术品乃是其物态化的对应品。”[142]在此基础上,李先生将艺术品划分为三个层面:形式层、形象层和意味层,这三个层面都体现了情感本体的积累与发展。

关于艺术品的形式层、形象层、意味层三个层次的内在构造,以及它们三种分别由原始积淀、艺术积淀和生活积淀发展而来的这部分内容,前文在具体论述李先生“艺术社会学”这部分已经详细阐释过,这里我们需要再次强调指出的是,正是由于李先生对艺术品这三个层次的划分以及对他们发展途径的具体解析,才显示出了艺术丰富复杂的多幅面相,也体现了艺术作品是如何在“积淀”与“突破”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既体现了人类长久积淀下来的艺术作品的浓厚底蕴,又展现了人类永不枯竭的创造力所具有的魅力,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李先生美学思想的精彩之处,需要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继续研究。此外,薛富兴认为,李先生关于艺术的三层次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学术界的肯定和重视。就像波兰的文艺评论家英迦登将文学分为字音层、意义单位、图示化层面及被再现客体四个层面的文学艺术的“层次说”在世界文学批评界独树一帜,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样,李先生关于艺术的形式层、形象层、意味层的三层次说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流行的以内容和形式二分来论艺术的方法的突破,它“触及到了艺术品的个性深层结构,对艺术对象之解析更为细致,同时也摆脱了两分法的逻辑困境”。[143]

当然,本书认为,李先生的艺术论部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李先生论述的视角是人类整体的艺术和艺术作品的来源及发展状况,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更多的是具有发生学上的宏观意义,而在个体艺术创作和对艺术作品的赏析方面则着墨不多,且解释效力较弱;第二,李先生认为艺术品是自然人化的成果,艺术作品自身积淀更多的是人类历史上长久流传下来的艺术风格、情趣,以及艺术创作模式和规则等,而艺术的个体性和创新性则不强,他依然更重“积淀”而非“突破”;第三,“艺术=心理情感本体的外化对应物”这一界定在解释现代甚至后现代艺术作品时已经完全无法阐释清楚,而且在这个界定中所涉及的“情感”始终闪耀着群体、理性的影子,没有为个体、感性、非理性因素留下足够的空间。因此,李先生的艺术观还需要结合时代发展以及艺术理论自身的发展进行调整和改进,这也需要广大的美学工作者共同努力。

至此,李先生早中期美学思想体系中所涉及的诸多范畴和命题已经一一进行了阐释和评价,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李先生早中期美学思想中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的整体框架,也可以看出李先生早期和中期的美学思想与20世纪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两场美学论争有着密切的联系,李先生的美学思想脱胎于这两场美学论争中,又引领了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的发展,因此,在中国美学界,李先生的美学思想体系占有主导性的重要地位。然而,李先生早期和中期的美学思想中依然存在不少的缺陷和矛盾,也正因为此,学术界对其美学思想发起了广泛的质疑与批评,而这同时也促进了李先生对自己的美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探索,从而也促进了中国美学界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美学研究的春天。

【注释】

[1]关于刘再复先生的“文学主体性”理论,详见杨春时:《美学论争:学术形态的内与外——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及其历史经验》,载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197页。

[2]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50页。

[3]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载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0页。

[4]李泽厚:《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载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7]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162页。

[8]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9]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10]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页。

[11]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6页。

[12]李泽厚:《李泽厚近年答问录》,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270页。

[13]徐碧辉:《论实践美学的自然的人化学说》,载《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4]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94~495页。

[15]李泽厚:《己卯五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

[16]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522~523页。

[17]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10页。

[18]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9页。

[19]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11页。

[20]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5~106页。

[21]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载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2页。

[22]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0页。

[23]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9页。

[24]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页。

[25]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页。

[26]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页。

[27]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5页。

[28]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63页。

[29]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64页。

[30]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7页。

[31]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9页。

[3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4页。

[33]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9页。

[34]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7页。

[35]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页。

[36]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6页。

[37]马克思:《资本论》,载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6页。

[38]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9页。

[39]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1页。

[40]郭文成:《积淀的突围——试论李泽厚的积淀论》,载《美与时代》2003年第1期。

[41]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4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3页。

[43]李泽厚:《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载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0页。

[44]李泽厚:《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载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1页。

[45]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9页。

[46]李泽厚:《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载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1页。

[47]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8页。

[48]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6页。

[49]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6页。

[50]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3页。

[51]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9~60页。

[52]蒋孔阳:《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论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1页。

[53]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页。

[54]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7~348页。

[55]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页。

[56]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9页。

[57]蒋孔阳:《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论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58]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59]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60]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页。

[61]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页。

[62]刘纲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当代美学问题》,载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页。

[63]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5页。

[64]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67页。

[65]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80页。

[66]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http://acad.cnki.net/kns55/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QueryID=1&CurRec=1,2007,第31页。

[67]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http://acad.cnki.net/kns55/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QueryID=1&Cur Rec=1,2007,第31页。(www.xing528.com)

[68]王生平:《李泽厚美学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127页。

[69]李志宏:《美本质研究将怎样终结——再论“美是什么”是伪命题》,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

[70]徐碧辉:《论实践美学的自然人化学说》,载《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1]徐碧辉:《论实践美学的自然人化学说》,载《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2]阎国忠:《给实践美学提十个问题》,载《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3]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00页。

[74]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4页。

[75]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载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0页。

[76]薛富兴:《新康德主义: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要素分析》,载《哲学动态》2002年第6期。

[77]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2页。

[78]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00~101页。

[79]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523页。

[80]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载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81]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4页。

[82]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4页。

[83]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载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4页。

[84]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33页。

[85]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载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页。

[86]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第三个提纲》,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39页。

[87]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第三个提纲》,载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39~240页。

[88]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89]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75页。

[90]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75页。

[91]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92]中英光:《评李泽厚的主体性论纲》,载《学术月刊》1998年第9期。

[93]中英光:《评李泽厚的主体性论纲》,载《学术月刊》1998年第9期。

[94]徐碧辉:《从人类主体性到个体主体性——论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主体性观念》,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3卷第4期。

[95]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7页。

[9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05页。

[9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6页。

[98]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载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99]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63页。

[100]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95页。

[10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64页。

[10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页。

[103]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35页。

[104]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6页。

[105]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5页。

[106]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522~523页。

[107]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4~105页。

[108]李泽厚:《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载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6页。

[109]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9页。

[110]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54页。

[111]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37页。

[112]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19~120页。

[113]荣格:《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黄奇铭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78页。

[114]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115]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310页。

[116]汝信、王德胜:《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10页。

[117]邱明正:《建构——积淀与超越的中介》,载《学术月刊》1994年第4期。

[118]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0页。

[119]李泽厚:《美学四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120]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5页。

[121]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4页。

[122]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19页。

[123]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19页。

[124]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1页。

[125]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2页。

[126]李泽厚:《美学论集》,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版,第680页。

[127]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0页。

[128]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0~41页。

[129]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1页。

[130]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4页。

[131]李泽厚:《“意境杂谈》,载李泽厚:《门外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146页。

[132]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载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133]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载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134]李泽厚:《“意境”杂谈》,载李泽厚:《门外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145页。

[135]李泽厚:《“意境”杂谈》,载李泽厚:《门外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146~147页。

[136]李泽厚:《关于形象思维》,载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66页。

[137]李泽厚:《形象思维续谈》,载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138]李泽厚:《形象思维再续谈》,载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页。

[139]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41页。

[140]克莱夫·贝尔:《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页。

[141]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0页。

[142]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1页。

[143]薛富兴:《李泽厚晚期实践美学的基本理路》,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