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先生的主体性实践美学思想的分期问题,学术界似乎已经达成了一个普遍共识,即将李先生的美学思想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李先生坚持用实践的观点来解释外在自然的人化与内在自然的人化,并认为人性结构是人类社会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另外,在对人性结构的研究中,李先生挖掘了人性的主体性的双重内容和含义,并且以人类群体的工艺——社会的结构面(工具本体)作为决定人类个体的文化——心理结构面(心理本体)的方面,从而建构起他的人类群体性的实践美学思想体系。也正因为李先生早期美学思想的群体性、物质性、理性倾向偏离了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因此学术界对他的主体性实践美学思想提出了质疑和驳难,并以此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学术争论,李先生也开始对自己的美学体系进行了反思和发展,从1988年《华夏美学》和1989年《美学四讲》的问世开始,直到后来的《历史本体论》(2002年)、《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2005年)、《人类学历史本体论》(2008年)等著作的相继问世,李先生的美学思想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转向:其一就是研究方向从美学概论(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转向了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和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精神的挖掘,提出了“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巫史传统”等范畴来解释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吸收西方近现代哲学美学思想的过程中,使中国美学在获得现代性转型的过程中又在一定程度上坚守本民族的审美特色;其二就是提出了诸如“人的自然化”、“情本体”的范畴与早前的“自然的人化”和“情本体”相对,充分注重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也使他的美学思想适应美学的现代性转换要求。
本书认为,这种将李先生的整个美学思想作早期和晚期的分期性陈述,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使得李先生的主体性实践美学这一时间跨度很大、体系结构庞大的美学体系做到一目了然、一清二楚,而且有助于掌握李先生美学思想体系的发生、发展和深化的全过程。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分法尚显简单,因为从李先生的美学思想脱胎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间又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到90年代中国又引入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等多元思想这么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来看,李先生的美学思想至少应该包含发生、发展和深化这三大阶段。本书比较赞同徐碧辉和王丽英两位学者在《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这篇文章中对李先生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所作的三个阶段的划分:(1)实践美学的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的从认识论到实践论的转向;(2)实践美学的发展完善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自然的人化说”以及“积淀说”;(3)实践美学的深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提出了“情本体”与“人的自然化”。[80]对于徐、王两位学者的这种划分,本书基本赞同,但是又在这三个发展时期中增添了李先生的许多思想观念和研究成果,比如应对上文中提到的李先生实践美学的深化时期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分析了李先生是如何通过提出诸如“度”、“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巫史传统”与“儒道互补”等一系列范畴和概念来通往他的美学思想体系的归宿——“情本体”的。同时,为了论述方便和简要起见,笔者将上文提到的李先生主体性实践美学思想体系的萌芽期、发展完善期和深化期分别用早期、中期和晚期来表述,尽量做到言简意赅。而本书的大体思路便是在分阶段阐释和分析李先生在这三大阶段中所提出的美学思想和美学范畴的基础上,结合学术界在不同阶段围绕李先生的主体性实践美学思想所展开的评价和争论,试图用一种较为客观、公正的态度和视角去评价李先生的美学思想体系。最后,采用一种跳出当前方兴未艾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论辩和争论的视角,更加关注李先生在讲述他的美学思想过程中所提出的几大有待解决的难题,也更加期待中国美学的现代性转型这个更为重要关键的问题。当然,李先生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在他的三个阶段中存在着交叉现象,相同的美学范畴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发展,呈现不同的面貌,并且这种划分也不可能做到相当精确的地步,因此,应将重点放在具体阐释和分析他的美学思想和范畴的发生、发展和完善的演变过程之上,并对之作出适当的评价。
下面简短地对李先生美学思想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进行一番勾勒式的描述,对下文的具体阐释先作一个提纲式的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美学界展开了有关美的主客观性问题的大讨论,李先生在那场美学讨论中脱颖而出,他既不同意吕荧、高尔泰把美与美感等同,完全从人的主观感受出发去解释审美现象而无视客观事物对人的审美心理的影响的观点;也不同意蔡仪将美看成是与人无关的,只强调美的客观性的思想;当然,也不同意朱光潜先生的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加上客观对象的所谓“主客观统一”的想法。他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实践观点作为自己美学思想的主要理论依据,提出了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的观点,既适应了特定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比起其他三派(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更具理论优势。当然,他的“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的观点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这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学术环境和李先生自身的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下一章在具体评价这场美学大讨论的时候将会具体阐发。通过这场美学大讨论,李先生在美学界崭露头角,他的主体性实践美学也是在这个阶段初具雏形的。可以说,他的实践观一方面来自马克思经典的实践概念,另一方面是在对蔡仪和朱光潜的批判中发展成熟起来的。此外,他的“自然的人化”这一学说也是一方面受到马克思《手稿》的影响,一方面又在与高尔泰、朱光潜、蔡仪的论辩中发展起来的。
20世纪80年代,美学界又掀起了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大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当年风靡一时的“美学热”现象。之前在第一次美学讨论中形成的美学四派在这个时期均有所发展。其中,蔡仪把审美当作客观美的反映活动,形成了反映论美学;高尔泰的“主观派”美学则把审美与人类自由联系起来,提出了“美是自由的象征”的命题;朱光潜在这个阶段也接受了实践观点,把审美当成一种特殊的实践即艺术生产去看待,从而为上一阶段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的学说找到了理论依据,建立了理论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先生依旧将马克思的《手稿》作为自己的哲学和美学的理论依据,继续深化实践观点,确立了自己美学思想的“实践本体论”基础,并与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相互区别。此外,在这个时期,他也扩展了“自然的人化”的内涵,提出了“内在自然的人化”的命题,并且用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积淀说”作为沟通“外在自然人化”与“内在自然人化”的桥梁,并且认为审美心理(以及总体的文化——心理结构)都是实践的积淀物,从而建立了实践美学。另一方面,李先生还在这个时期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了康德的先验主体性理论,扬弃了康德主体性概念中的先验性,“从马克思的实践观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补充、深化康德,又以康德的内在主体性扩充马克思实践观之人本精神,同时发现了对马克思和康德的辩证否定,主体性实践哲学即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来。”[81]于是,李先生的“主体性实践美学”体系在这个时期就建立起来了。在20世纪80年代呼唤主体性的气氛中,李先生的“主体性实践美学”更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因此,20世纪80年代的这场美学论争,奠定了李先生的“主体性实践美学”思想体系的主导地位,当时出现的“美学热”即“实践美学热”,很多人成为李先生“主体性实践美学”的拥护者。另外,在这个阶段的末期(20世纪80年代末),李先生从美的哲学的研究转向了审美心理学与艺术社会学的研究,阐述了审美的过程和结构,提出了“美的矛盾二重性”、“建立新感性”等命题和美学主张,并且在艺术社会学部分探讨了艺术、艺术品的概念和内涵,揭示了艺术作品的形式层、形象层、意味层三个层次以及它们分别由原始积淀、艺术积淀和生活积淀“积淀”而来等美学问题。
早在李先生中期美学思想的晚期(20世纪80年代末),他的美学思想就出现了转向的迹象,这在他于20世纪80年代写作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1985年)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1987年)这两本书中已经初见端倪(如他在这两本书中提到了“实用理性”、“乐感文化”这两个美学范畴)。到了《美学四讲》的时候(1989年),他又提出了“人的自然化”这个美学概念,以弥补“自然的人化”理论之不足和缺陷,在此基础上他将“人的自然化”分成三个层次,并且将“人的自然化”的第三个层次上升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最后,他甚至喊出了“回到人本身吧,回到人的个体、感性和偶然吧”,“情感本体万岁,新感性万岁,人类万岁”这样的呼声,可见,“情本体”在《美学四讲》中已经出现了萌芽,后来在1998年出版的《论语今读》这本书中,李先生首次明确提出了“情本体”这个概念,从而,他的美学思想发生了从工具本体向心理本体(情本体)的真正转换,适应了现代中国人的个体追求和审美需求。当然,这种转向依然没有脱离李先生原有的美学思想体系,后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杨春时先生就敏锐地觉察到李先生的这种转向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其美学体系自身的矛盾,反而还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这部分内容将在评述李先生晚期美学思想这一章节中展开论述。最后,在《己卯五说》(1999年)、《历史本体论》(2002年)、《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2005年)、《人类学历史本体论》(2008年)等书中,李先生继续深入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的软件硬件之说,分析“天人合一”境界在“人的自然化”中的影响,“情本体”的内涵、来源、特征等更加具体深入的问题,并且还提出了“儒道互补”、“儒法互用”、“宗教性道德与社会性道德”、“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理性化的巫传统”、“度作为第一范畴”等概念和范畴,丰富了李先生的哲学美学思想,也深入揭示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精髓和缺陷,为中国找到适合于本土文化精神的美学现代性转换找到原创性的话语。至于这些概念和范畴的优缺点,在下文具体展开时将作具体分析。而这里对李先生三个阶段的分期概述与前文通过对李先生的《哲学自传》(2003年)的梳理之后所归纳总结出来的符合李先生本意的“三阶段”说基本吻合,这里只是对其大概情况再作一次描述,以使下文的具体论述具有充分的理论和史料双方面的资料和事实支撑,从而使得学术研究自身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书立意在对李先生早中晚期三个阶段中所提出的重要美学思想、概念和范畴作深入阐述的基础上,评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史上三次大规模的美学大讨论对李先生美学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在第三次美学论争中(20世纪90年代有关“超越实践美学”问题的论争),以后实践美学为主的诸多美学流派和个人围绕着李先生的主体性实践美学为中心对实践美学的质疑和批评,从中引出对李先生的美学思想体系和整个实践美学阵营的深入思考。最后,笔者采取跳出中国历史上这三次美学大讨论的视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论争,一方面对李先生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进行全方位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希望用“第三只眼”(更为宏大的视野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场在中国美学界影响深远的美学论争进行客观的评价,继而探索李先生实践美学思想的发展空间,思考中国美学现代性转型这种更为重要的问题。
最后,因为李先生的美学思想体系是一个既具有共时性又具有历时性的纵横捭阖的美学体系,又因为其美学思想体系与其他思想家、美学家的美学思想和观念又有多重关联,因此,本书既注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李先生的美学思想发展和与其相关的其他美学流派的思想演变发展状况,又十分注重从理论体系自身对李先生的美学思想进行纵深剖析和逻辑推演,同时还注重用比较的视野来考察李先生的美学思想范畴与其他学者和学派的相关美学范畴之间的异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李先生的美学思想,并对其作出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李先生十分注重美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历史感,本篇论文也力求做到史论结合,对美学范畴和命题的阐释和评析都紧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并且用一种整体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李先生的美学思想体系。因此,紧贴时代脉搏的历史感、发展的眼光、比较研究的研究方法、层级论析的理论思维方式和史论结合的论述方式是本书所追求的目标和本书特色之所在,并贯穿全书。
【注释】
[1]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17~330页。
[2]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页。
[3]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319页。
[4]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0页。
[5]李泽厚对于马克思为什么不是成功的经济学家以及他与马克思的哲学有何异同有专门的解释,详见他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中的《哲学自传》这部分后面的注释[1]、[2]。
[6]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0页。
[7]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1页。
[8]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2页。
[9]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2~323页。
[10]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3页。
[11]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3页。
[12]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页。
[13]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页。
[14]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325页。
[15]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5页。
[16]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5页。
[17]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页。
[18]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页。
[19]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328页。
[20]李泽厚:《哲学自传》,载《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8页。
[21]章辉在《李泽厚前期美学思想的贡献及其局限》[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6卷第5期],刘再复在《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中均如此概括,但本书与他们的具体阐释又有所不同,请详加比较。
[22]借鉴刘再复在《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中第二节“李泽厚美学体系图式”中的“李泽厚美学图式(二)美学史论中对中国美学的划分”,但在具体归纳和阐释中又与刘先生有所不同,请详加比较。
[23]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页。
[24]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7~18页。
[25]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0页。
[26]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7页。
[27]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8页。
[28]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3~34页。
[29]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57~258页。
[30]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1页。
[31]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1页。
[32]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5页。
[33]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64页。
[34]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96页。
[35]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97页。
[36]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75页。
[37]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4~105页。(www.xing528.com)
[38]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7页。
[39]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7页。
[40]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8页。
[41]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9页。
[42]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5页。
[43]这部分内容详见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美感”一章第三节“审美的过程和结构”中的“审美理解”一部分。
[44]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9页。
[45]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21页。
[46]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23页。
[47]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29页。
[48]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36~137页。
[49]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0页。
[50]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0页。
[51]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1~142页。
[52]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3页。
[53]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0页。
[54]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1~152页。
[55]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3页。
[56]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3~154页。
[57]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4页。
[58]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7页。
[59]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8页。
[60]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60页。
[61]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9~160页。
[62]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62页。
[63]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63页。
[64]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71~172页。
[65]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75页。
[66]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98页。
[67]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99页。
[68]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02页。
[69]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05页。
[70]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03页。
[71]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09页。
[72]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09页。
[73]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3~55页。
[74]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页。
[75]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42004/.
[76]李泽厚:《华夏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77]李泽厚:《华夏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
[78]李泽厚:《华夏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231页。
[79]李泽厚:《华夏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80]徐碧辉、王丽英:《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6卷第1期。
[81]薛富兴:《新康德主义: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要素分析》,载《哲学动态》2002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