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元军大举伐日接连招致两次惨败,忽必烈征日之心仍旧不死。为维护声望,“弘安之役”两年后,忽必烈命阿塔海为东征行省丞相,高丽国王王愖为左丞相,同时命舟师习水战,储备粮草,募集兵卫两万余人,准备秋季再次大举伐日。
1282年七月,高丽国王王愖请缨,愿意举国之力建造战舰一百五十艘,臂助元朝征日之举。1283年,忽必烈命高丽筹集军粮二十万石,并命“右丞阇里帖木儿及万户三十万人,蒙军习舟师者二千人,特默齐万人,习水战者五百人,征日本”。并责令江南各行省大造船只,按人头摊派造船数量和造船材料,加上修缮兵器,弄得民生凋敝,怨声载道。
四月,第三次征日的准备工作已达到巅峰,忽必烈不惜血本,并从五卫军[1]中抽调两万人以填充讨伐日本的军事力量。五卫军是忽必烈设置的中央军队,由亲军都指挥统辖,分前、后、左、右、中五卫,以汉军为主体,称之为汉人卫军。
尽管如此,第三次东征日本的步履仍然迟缓不展,无论是元廷官员,还是民间,反对举兵伐日的呼声一天高过一天。
1283年五月,刑部尚书崔彧见状,上言百姓黎民之苦,请求忽必烈暂停征日之举,奏曰:“江南盗贼,相挺而起,凡二百余所,皆由拘刷水手,兴造海船,民不聊生,激而成变。日本之役,宜姑止之。又,江西四省军需,宜量民力,勿强以土产所无。凡给物价与民者,必以实。召募水手,当从其所欲。伺民气稍苏,我力粗备,三二年后,东征未晚也。”又曰:“昨中书奉旨,差官度量大都州县地亩,本以革权势兼并之弊,欲其明白,不得不于军民诸色人户通行核实。又因取勘畜牧数目,初意本非扰民,而近者浮言胥动,恐失农时。”又言:“各路每岁选取室女,宜罢。宋文思院小口斛出入官粮,无所容隐,宜颁行。”
淮西尉宣使、西夏将军世家之后昂吉儿上奏说:“臣闻兵以气为主,而上下同欲者胜。比者连事外夷,三军屡衄,不可以言气;海内骚然,一遇调发,上下愁怨,非所谓同欲也。请罢兵息民。”
南台御史大夫姜卫亦遣使上奉曰:“倭不奉职贡,可伐而不可怒,可缓而不可急。向者师行期迫,战船不坚,前车已覆,后当改辙。为今之计,预修战舰,训练士卒,耀兵扬武,使彼闻之,深自备御,迟以岁月,俟其疲怠,出其不意,乘风疾往,一举而下,万全之策也。”
因伐日之心空前高涨,崔彧、昂吉儿及姜卫的劝谏之言根本入不了忽必烈的耳朵,诚然,江南风生水起的反叛及越南抵抗,使东征的难度日趋增高。
为反对东征日本带来的沉重负担,南方人民的反抗斗争渐成风起云涌之势。致使造船的进度年复一年地拖延下来,忽必烈的伐日计划几乎严重受挫。据史料统计,至元二十年(1283),大小起义二百余起,至元二十六年(1289),增加到四百余起。几乎南方各地都有起义事件的发生,尤以浙、闽、广、交界地区最为剧烈。从1280年到1286年间,漳州陈吊眼、许夫人,福州林天成,南康杜可用,廉州霍公明、郑仲龙,福建黄华,四川的赵和尚都先后起兵。起义的首领大都是南宋抗战将领张世杰的旧部,多打着恢复南宋的旗号。
两月后,江西道宣慰使史弼上奏忽必烈说,连日建造东征船只,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建议忽必烈放缓东征步伐,采取宽舒民怨的政策。
为稳定大元帝国内动荡不安的因素,忽必烈下诏,命令诸地暂缓造船事宜,“所造征日本船,宜少缓之,所拘商船悉给还”。而后,征日工作时紧时缓地进行着,只要条件允许,忽必烈荡平日本之心仍沸腾不已。
既然利用军事手段在短期内难以实施平日的计划,忽必烈认为日本“倾向佛乘,欲聘有道衲子,劝诱以为附庸”,便另辟蹊径,试图借助佛教手段迫使日本俯首称臣。1283年八月,派普陀山僧人如智与提举王君治前往日本,后遇台风而还。
1284年,忽必烈再次派遣江西行省参政王积翁与僧人如智出使日本。王积翁原为南宋的福建制置使,元军越仙霞岭进兵入闽时,王积翁献闽图籍降元有功。他任职福建时,曾监管过和高丽、日本、马来亚、暹罗诸国海上通商,自诩“能谕日本”,对忽必烈说:“日本难以力服,可以计取。如令臣去,事成,不至劳师丧财;事不成,亦无损于国威。”愿赴日本为元朝再立大功。便命王积翁、普陀僧如智一行乘“巨舶四艘”赴日,途中王积翁自恃元朝委任的高官,习惯于平时的作威作福,无恶不作,常鞭打水手。七月抵达日本对马岛,结果不愿赴日的舟人任甲“诸舟人共谋,杀积翁”抛尸大海而还,导致这次出使过早夭折。
从早期黑的、殷弘开始,一直到王积翁、如智,从蒙古到元朝,历经十八年的外交努力,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最终以失败而告终。(www.xing528.com)
1284年,礼部尚书刘宣上书道:“近议复置征东行省,再兴日本之师,此役不息,安危系焉。唆都建伐占城,海牙言平交趾,三数年间,湖广、江西供给船只、军需粮运,官民大扰,广东群盗并起,军兵远涉江海瘴毒之地,死伤过半,即日连兵未解。且交趾与我接境,蕞尔小邦,遣亲王提兵深入,未见报功,唆都为贼所杀,自遗羞辱。况日本海洋万里,疆土阔远,非二国可比。今次出师,动众履险,纵不遇风,可到彼岸,倭国地广,徒众猥多,彼兵四集,我师无援,万一不利,欲发救兵,其能飞渡耶?隋伐高丽,三次大举,数见败北,丧师百万。唐太宗以英武自负,亲征高丽,虽取数城而还,徒增追悔。且高丽平壤诸城,皆居陆地,去中原不远,以二国之众加之,尚不能克,况日本僻在海隅,与中国相悬万里哉!”
对刘宣上书的结果,史载忽必烈“嘉纳其言”。
1286年正月,忽必烈终于做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以“以日本孤远岛夷,重困民力,罢征日本,召阿八赤赴阙,仍散所顾民船”为由,取消征讨日本的诏令。
1286年,即第二次伐日后的五年,忽必烈先后对安南(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缅国(今缅甸)等地用兵,但均没取得进展性的胜利。精疲力竭的忽必烈才意识到元朝虽疆域辽阔,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再对日本执意攻伐下去,不仅劳民伤财,恐怕大元帝国的安危都成了问题。
忽必烈吩咐安童传诏下去,撤销征东行中书省,停止造船,征日之事,容以后再说。《元史》称:“帝以日本孤远岛夷,重困民力,罢征日本,召阿八赤赴阙,仍散所顾民船。”江浙一带军民久苦于是役,消息传来,欢声雷动。后来虽又几次复征之议,但都遭到诸臣的竭力反对,加上连年征讨安南、缅甸、爪哇,造成国力衰弱,兵力不足,才又延缓下来。
忽必烈于1294年去世后,元成宗铁穆耳即位。1298年,好事的江浙省平章政事也速答儿乞用兵日本。成宗回答说:“今非其时,朕徐思之。”
1299年三月,元成宗命妙慈弘济大师、台州临海僧人一山一宁持国书出使日本。国书写道:
有司奏陈,向者世祖皇帝尝遣普陀禅僧如智及王积翁等两人奉玺书通好日本,咸以中途受阻而还。爰自朕临御以来,绥怀诸国,薄海内外,糜有遐遣。日本之好,宜复通问。今如智已老,普陀僧一山一宁道行素高,可令往谕。附商船以行,庶可必达。朕特从其请,盖欲成先帝遗意耳。至于惇好息民之事,王其审图之!
这份国书言辞恳切,绝没有杀伐之气,字里行间洋溢着睦邻友好的诚恳愿望。
一山一宁在平山万寿寺僧西涧土昙及弟子石梁仁恭随行下,于1299年三月,自庆元搭乘日本来华商船远涉重洋,并顺利抵达日本博多。由幕府迎抵镰仓,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热烈欢迎。一山一宁访日,阐明朝廷修复中日睦邻友好本意,结束了当时中日之间的战争状态。留居日本近二十年,为日本佛教界造就了一大批颇有影响的人才。日本后宇法皇在其去世后赐谥“一山国师妙慈弘济大师”封号。这促使了中日战争状态结束,官方友好往来发展。
【注释】
[1]侍卫亲军组织始建于中统元年(1260),是忽必烈仿照中原王朝禁军制度组建的中央军队。第一个卫军组织沿承金制,称为武卫军,兵员三万人左右,士兵来源于中原各汉军万户属下的军队。至元元年(1264),武卫军改名为侍卫亲军,分成左、右两翼。至元八年,左、右翼侍卫亲军改建为左、右、中三卫。至元十六年以后,在侍卫亲军中按照不同的民族分类。原有的三卫军扩充成前、后、左、右、中五卫,以汉军为主体,称之为汉人卫军;后又陆续增设了武卫(1280)、虎贲卫(1297)、大同侍卫(1308,后改为忠翊卫)、海口侍卫(1309)等汉人卫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