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蓬洲村:霞露黄氏族谱和当代发展

蓬洲村:霞露黄氏族谱和当代发展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霞露,亦称下路,旧属北门外。黄氏为霞露社的主要姓氏,其族近年出版有族谱。以故族众咸推为霞露黄氏族长。成为族长后,他还顺应废科举的潮流,在霞露黄氏宗祠创办新学。清末民国时期,霞露黄氏家族既有黄长江这样的族长,又有黄若澄这样的儒商世家,依稀可见霞露黄氏在当时的情况。如今,随着执掌族事的族老的年轻化,霞露黄氏以霞露江夏堂和宗族为切入点,推动多种宗族建设事业,呈现一种全新气象。

蓬洲村:霞露黄氏族谱和当代发展

霞露,亦称下路,旧属北门外。黄氏为霞露社的主要姓氏,其族近年出版有族谱。从其谱牒观察,黄氏最早的文献材料,始于清末。时任族长黄长江(坡臣)有文《始祖老圃公事略》,其中记载黄氏入蓬经过:

黄氏居鸥汀背数世,业已巨族,逢有明肇基安定,乃谋另辟根基。公承父命,出外寻求创族之地,乃由府城沿南而下,经龙溪而抵江,占居北门外下路。谓下路毗居蓬洲所城,有兵防所在,宜策安全;况堪舆之象,此地实管江之龙脉,又有桑浦山翠拱,且近于鸥汀背,方便省祖。如此数利,乃定居于斯,辟地筑宅,森领公(按:老圃之父)亲来,并议谋于翁氏盛族,配慈心翁氏太孺人。太孺人来归,极力辅助公事业,以坚定公定居之志。[12]

关于黄氏的起源,民间又流传另一则故事。云,黄老圃尚在襁褓时,有大水祸及鸥汀,其家将没,乃母将他放在水桶,沿水流至蓬洲北门外,为北门外翁族长者收留,抚养长大,并在翁家为仆,又私通翁府小姐。为成婚事,遂与小姐谋,乃得翁族位于鸡母阿的风水佳地,从而使黄氏人丁逐渐壮大。这一传说,完全无稽。旧时议婚,门户相对是第一要旨,翁、黄两族相背而居,完全不可能有私通款曲之事发生。而私谋风水佳地的说法,在潮汕各地颇为流传,多半是无中生有。其次以墓地为陪嫁,在北门外翁氏一族中颇为常见,上文已述。

由此可见,黄长江所谓的议婚翁族,更为可信。在这份事略文字中,提到黄老圃治世法则:

公秉承耕读旧家风,购地拓荒,勤耕勤读,道德立世,向为里人称道。故吾氏一族,自勖斋公入潮,已历六百余年,老圃公创族于下路,也已历五百余年。族人多既能农工,又擅书诗,无论内外。数世乃下,有女孙某,适举登翁梅斋,即大司马襄毅公,讳万达之母也。祖姑以侍读友爱待梅斋先生,并垂教襄毅公也,而举登翁、下路黄二氏世代友好,互有通姻,盖莫祖姑承老圃公遗德以发扬光大者也。[13]

黄坡臣像

在明中期时,黄氏一族成为翁梅斋的戚族,当然也就渐成地方望族了。民间盛传,黄氏在当时出现“十八秀才”之说。现在的桑浦山中,尚存多处当年的黄氏墓葬,确有功名勒碑。只可惜的是,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

清末时,黄长江执掌族务,他是如何治族的?从近年岭海诗社副社长周修东为其所撰的小传可知,曰:

处士家穷,龆龄则有志向学,攻苦不少怠。顾数奇,文战屡不利,太息良久,因弃儒而攻岐黄术。潜心钻研,医技日精,名遂骎骎起。复兼营恒仁堂药材铺,医药相辅,患者为便。于困滞者屡赠医施药,久之无倦色,人多赖全活者。是以家声日益长,业且拓而大之。至于族中祭祀,必诚必敬;人有缓急,调停处分。以故族众咸推为霞露黄氏族长。清末废科举,乃审时势,排异议,于祖祠主持创办新式学校,培养族中子弟,顺应潮流,造就新人。族里颂德,久而不衰。[14](www.xing528.com)

这段文字道出了黄长江人生的基本概况,读书、参加科考失利,转而学医。不能治世转治人,这大概就是传统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结使然吧。然后,他开办诊所,兼营药材,可能也是经营不错,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加上办事能力较高,被推选为黄氏的族长。成为族长后,他还顺应废科举的潮流,在霞露黄氏宗祠创办新学。

黄长江的推动,并不是靠一己之力,在同时的族人中,还是有可供他借力的。黄氏族人黄锦镇收藏清末时期的祖宗画像两卷,均有大量题字。一卷名为《黄万胜行乐图》,一卷名为《黄若澄行乐图》,前者为6尺全纸,后者为4尺全纸,均是难得的大画,前者有16则题字,后者有12则题字。据题字推测,两者为父子关系,两幅画像均有署为“照峰”者的题字,前者题为“先祖考大人尊照”,自称为“孙”;后者题为“先考大人尊照”,自称为“男”。关于两人的职业,也可以从这些题字推知。黄照峰题《黄万胜行乐图》中云:“第一功名教育家,凛遵祖训培英华。”而陈龙庆题诗中则有:“夺帜词坛百战身,名山著作有传人。”[15]可见,黄万胜在清末时应该也是读书人,似乎没有功名,但是有著述。可惜的是,现在都不能看到了。虽然不能出仕,黄万胜依然“凛遵祖训”从事教育工作。《黄若澄行乐图》则出现落款为“魏之英”的题字,尊称为“若澄贤东君大人”,东君,尊称主人也。显然两人之间应该是雇佣关系,那么黄若澄肯定是家境殷实,而且经营着比较像样的营生,才能雇佣到如此风雅的员工。但是他究竟是做什么生意的,在这些题字中却未露半点消息。这些题诗,都是在写他是怎样的乐于林下而已,反映了他传统的价值取向——他更希望自己是一位士人,而不是商人。

《黄万胜行乐图》 黄氏后人/藏

《黄若澄行乐图》 黄氏后人/藏

这两卷画像题诗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黄若澄行乐图》的题诗作者与黄若澄之间,基本是平辈称呼,因此基本可以确定他们是相互认识的,而且有些还是交往密切的好友。但是《黄万胜行乐图》的题诗作者与黄万胜之间,基本都是自谦晚辈,而且还大多不相识,如一位自署为“愚世侄带溶”的题诗小序有云“万胜伯台大人德高行古,久闻贤声,未由拜识。壬午春,薄游江,萍寄若澄兄处,推解既殷,情怀复洽,偶因道及,盖其先德也”;又如署为“晚生燕如陈书翼”的题诗中云“恨我缘悭难拜识”;再如署为“愚世侄棉江石农马应麟”题诗后跋有“澄翁以先尊行乐图嘱题,余固拙于诗者,然属知交,乌可不如命”。[16]从这些题诗可以推测出,这一卷《黄万胜行乐图》上的题诗应该是黄若澄请人题上的。

黄若澄在创作这两卷画像时,其父画像大,而他自己的画像较小,这多半就是古人提倡孝道的表现。他的这两卷画像,涉及的文人雅士众多,花费自然不会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黄若澄家族的殷实。同时,还应该注意到黄若澄之子照峰在他画像上的题字:“君子为邻洵古风,渔樵耕读教儿童。一人一艺尽天职,男愿终身学界中。”黄照峰希望在学界工作,或者就是教学,总之是他对于生活仍然颇有底气,这当然也是一种个人实力的体现。

清末民国时期,霞露黄氏家族既有黄长江这样的族长,又有黄若澄这样的儒商世家,依稀可见霞露黄氏在当时的情况。他们的出现,对宗族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工作。如今,随着执掌族事的族老的年轻化,霞露黄氏以霞露江夏堂和宗族为切入点,推动多种宗族建设事业,呈现一种全新气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