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合作: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成果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合作: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成果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态势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也用事实证明了怀特海的“相关性原理”。每天数以万计的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给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增加了其治理难度。中国政府决定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支持世卫组织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合作: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态势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也用事实证明了怀特海的“相关性原理”。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数以万计,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10多个,除南极洲之外的六大洲无一幸免。每天数以万计的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给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增加了其治理难度。各国除了严格的防控举措,还需有效开展联防联控、疫情监测、信息共享、医疗援助等国际合作,进而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应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核心领导地位,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The Global Outbreak Alert and Response Network)及公共卫生紧急行动中心可发挥信息枢纽、决策指导与援助中心的作用,团结协作开展医疗救治,建立以《国际卫生条例》(2005)为国际法适用规则,以国际贸易为动力的联防联控机制。

19—20世纪是国际卫生合作的黄金时代。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前半期,主要在欧洲建立了停船检疫监督体制;第二阶段从1851年第一次国际卫生会议的召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建立了以国际卫生会议为主要机制的传统国际传染病控制体制;第三阶段是“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了以世界卫生组织为核心的现代国际传染病控制体制。

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国际上最大的公共卫生组织,拥有丰富的全球技术网络,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各区域办事处、国家办事处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汇总了现有机构和网络,随时准备为应对疫情而开展协作。该网络汇集了对国际关注的疫情予以快速鉴别、确认和应对的人力和技术资源。

世卫组织于2012年建立了公共卫生紧急行动中心网络,以确定并促进与公共卫生紧急行动中心有关的最佳实践和标准,同时为各会员国的公共卫生紧急行动中心能力建设提供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的PAGne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以共享包括影响国际旅行交通的公共卫生应急准备和反应的有关港口、机场和地面口岸的公共卫生活动信息,汇集了与国际旅行和交通有关的公共卫生官员和主要合作伙伴的网络。PAGnet的目标是为保护人口健康和预防、检测和控制疾病及其传播媒介通过国际旅行和运输的国际传播作出贡献。PAGnet的具体目标是:利用合作伙伴的技术专长,在港口、机场和地面口岸以及与国际旅行和运输有关的公共卫生活动方面实现协作;促进全球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手段的协调。(www.xing528.com)

联合国基金会、瑞士慈善基金会与世卫组织共同创建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团结应对基金,以广泛募集资金,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及其合作伙伴协助各国应对COVID-19大流行疫情。该基金独辟蹊径,发动世界各地的个人、公司和机构直接为全球应对工作捐款。资金将用于COVID-19战略防范和应对计划中所列的各项行动,使所有国家,特别是那些最脆弱和风险最大的国家以及卫生系统最薄弱的国家,做好准备和采取措施应对COVID-19危机,包括快速发现病例,阻止病毒传播,以及照护受影响的人。为一线卫生工作者提供防护装备,向诊断实验室供应设备,改善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建立和维护重症监护室,加强供应链,加快疫苗和治疗工具的研发工作,并采取其他关键行动,扩大公共卫生措施,以应对这一大流行疫情。COVID-19团结应对基金由(在美国注册的)联合国基金会和(在瑞士注册的)瑞士慈善基金会代管。这两个基金会都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关系,因此能够有效地向世卫组织转交资金,支持世卫组织开展COVID-19应对工作。中国政府决定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支持世卫组织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在传染病防控的国际法机制方面主要依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规定。《国际卫生条例(2005)》不仅将管控范围扩展到所有“公共卫生风险”,而且将世卫组织确立为全球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旗手”,赋予其依托“全球疫情紧急反应网”(GOARN)进行国际协调的法律职权,表明传染病控制国际法的重心从检疫协调转移到全球监测。《国际卫生条例(2005)》要求各缔约国发展、加强和保持其快速并有效应对公共卫生风险和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随着健康权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贸易机制在保护公共健康权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在WTO(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规则中,同传染病防控密切相关的协议就有三个,其分别是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应用协议(SPS)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这使得WTO日益成为传染病控制的国际法律机制的中心。

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第一时间同世界各国共享新冠病毒基因组信息、搭建数据和科研成果共享平台、积极开展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为各国疫苗和药物研发作出重要贡献。截至2020年4月11日,中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在内的物资援助。中国还向世卫组织捐助2000万美元,累计向11国派出13批医疗专家组,同150多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举行了70多场专家视频会。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现了同国际社会携手抗疫的坚定决心。中国抗疫行动被誉为世界标杆,中国抗疫成效给世界带来希望。世界共同欢迎中方宣布的五项举措——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国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并建立运输和清关绿色通道;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中国将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并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国家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克服当前困难。这些建设性举措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抗疫的重点和难点,承载着中国为推动国际抗疫合作而积极贡献力量的真诚意愿,彰显出中国始终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大国担当。[4]2020年6月17日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题为“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充分证明了中国团结抗疫的决心和行动。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中国倡导的团结合作,能够汇聚磅礴之力,能够通往最终胜利。

诚如怀特海有机宇宙论所揭示的,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人或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只有树立整体意识,团结合作、守望相助、共同应对、形成合力,才可能最终战胜疫情,否则任何一个地区的漏洞都可能在全球产生蝴蝶效应。在全球性问题面前,各个国家要超越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个体利益等方面的差异共同采取政策,构建政策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形成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应强化现有国际组织、国际机制的领导力和号召力,支持联合国及世卫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建立相应危机预警和危机应对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治理中全球治理中的整体地位与世卫组织的国际地位,对其进行更多赋权和赋能,如建立公共卫生基金,开展科研攻关、疫苗研发、数据分享、抗疫援助,实现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一盘棋”。推动二十国集团从短期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改革,加强其机制化和制度化建设。增设一些新的制度性安排,如可以参考维和的一些制度性安排,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系统。加强大国合作,形成大国责任共同体。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世界各国应摒弃零和思维,团结合作、风雨同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制度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政策共同体、行动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共同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发展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